文章解析

fàn
lóng
zhōu

朝代:隋作者:杨广浏览量:2
zhú
qiān
fàn
guī
zhōu
yán
xuán
jiù
zhèn
xià
yáng
zhōu
jiè
wèn
yáng
zhōu
zài
chù
huái
nán
jiāng
běi
hǎi
西
tóu
liù
pèi
liáo
tíng
bǎi
zhàng
zàn
kāi
shān
zhào
ōu
jiāng
dōng
zhǎng
jiān
chēng
yán
jiàn
yóu

译文

千艘龙舟首尾相接,浩浩荡荡地驶向归程,我将重返故地扬州,再续往昔的风流。试问扬州究竟在何处?它位于淮南之畔、长江北岸、海西之地间。暂且松开六条缰绳,放下百丈长的纤缆,让开山的号子停歇,静听江涛的呢喃。这怎能与江东的弹丸之地相比,扬州的天地,分明是一片明镜般的浩瀚。

逐句剖析

"舳舻千里泛归舟":千艘龙舟首尾相接,浩浩荡荡地驶向归程,

# 归舟:归家的舟船。,泛:漂浮。漂流。,舳舻:船头和船尾的并称。多泛指前后首尾相接的船。李斐曰:“舳,船后持柂处也。舻,船前头刺櫂处也。言其船多,前后相衔,千里不绝也。”

"言旋旧镇下扬州":我将重返故地扬州,再续往昔的风流。

#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等,曾是江南重镇。古“九州”之一,古代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旧镇:以前的重镇。,言旋:说是凯旋。回还。言,语首助词。《诗·小雅·黄鸟》:“言旋言归,复我邦族。”

"借问扬州在何处":试问扬州究竟在何处?

"淮南江北海西头":它位于淮南之畔、长江北岸、海西之地间。

# 海西头:沧海东海的西头。,江北:长江以北。

"六辔聊停御百丈":暂且松开六条缰绳,放下百丈长的纤缆,

# 百丈:极言高或远。,御:驾御。,聊停:聊以暂停。,六辔:古一车四马,马各二辔,其两边骖马之内辔系于轼前,谓之軜,御者只执六辔。辔,缰绳。

"暂罢开山歌棹讴":让开山的号子停歇,静听江涛的呢喃。

# 棹讴:摇桨行船所唱之歌。,开山:劈开山川。,暂罢:暂时罢止。

"讵似江东掌间地":这怎能与江东的弹丸之地相比,

# 掌间地:手掌之间的地方。小地方。,讵似:怎似。讵,岂,怎。

"独自称言鉴里游":扬州的天地,分明是一片明镜般的浩瀚。

# 游:游览。游船。,鉴:镜子。,称言:称赞说是。讲话;叙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泛龙舟》为隋代隋炀帝杨广所作。全诗围绕泛龙舟下扬州的行程展开,通过叙事与设问结合的手法,描绘了舳舻千里的宏大行舟场景,同时介绍扬州的地理位置,展现行舟中的暂停与歌谣之声,最后以对比收束,感慨扬州之景。采用直白的叙事方式,间以设问引发关注,语言通俗流畅。此诗反映了隋炀帝对扬州的特殊情感与巡游经历,虽带有帝王享乐色彩,但对研究隋代行舟文化及扬州地理风貌有一定意义,展现了隋代诗歌中少见的纪行题材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隋朝第二位皇帝

杨广(569~618),即隋炀帝。隋朝皇帝,隋文帝杨坚次子。又名英。初封晋王,以阴谋获宠,代兄勇为太子。在位期间,营建东都洛阳,开掘运河,修筑长城,开辟驰道,四出巡游;又完善三省六部制,省并州县,整顿户籍,兴办学校,确立科举取士制度。杨广文学造诣很高,其诗文作品“并存雅体,归于典制”。他的《白马篇》《纪辽东二首》,皆以功名自期,尚武豪雄,辞藻纵横,风格劲健。著有《与越公书》《建东都诏》《冬至受朝》等。有辑本《隋炀帝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泛龙舟》是隋炀帝杨广的诗作,创作于大业元年(605年)其巡幸江都期间。隋炀帝的诗作中,不少篇章都与扬州相关。杨广一生五十年,在扬州停留的时间颇为长久:早年他曾任扬州总管十年(590—600);登基后又三次前往江都,第一次是大业元年(605)八月至次年三月,第二次为大业六年(610)三月至次年二月,第三次自大业十二年(616)七月起,直至在此离世——前后加起来足有十三四年。他对这片土地确实怀有深厚的热爱,最终长眠于此,对他个人而言或许正是如愿以偿。隋炀帝如此眷恋扬州,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其一,他曾长期在此驻守,早已将扬州视为第二故乡,情感深厚;其二,借南游推动南北大运河的修建;其三,以扬州为据点,就近掌控刚纳入统一帝国版图的前南朝旧地。 从客观角度看,隋炀帝多次驻留扬州,促进了长江下游地区的进一步开发,使其成为统一国家重要的财政来源地之一,这对隋唐时期中国的繁荣意义重大且影响积极。尤其在安史之乱后,北方遭受严重破坏,中央政府不得不主要依赖江淮、江南地区的支持,更能看出其影响的深远。固然杨广本人有在此尽情享乐的想法,但我们审视历史问题,必须从大处、从长时段出发;探讨文学史问题时,同样应秉持这样的视角。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以“舳舻千里”极言舟船之多、阵容之盛,“泛归舟”点明行舟的动态。“言旋旧镇下扬州”,“旧镇”指扬州,隋炀帝曾任职扬州总管,此句既含归返旧地之意,又引出下扬州的行程,为全诗定下纪行基调。颔联“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采用设问手法,“借问”引出对扬州位置的解答,“淮南江北海西头”,简洁明了地指出扬州位于淮南、江北、海西头的地理位置,语言通俗却清晰勾勒出扬州的方位特征。颈联“六辔聊停御百丈,暂罢开山歌棹讴”写行舟中的情景,“六辔聊停御百丈”,以“六辔”代指驾车的马,“聊停”表示暂时停下,“御百丈”指行舟时的牵船绳索,此句描绘行舟暂停的画面。“暂罢开山歌棹讴”,“歌棹讴”指行舟时的歌谣,暂罢歌谣,营造出一种动静交替的节奏感。尾联“讵似江东掌间地,独自称言鉴里游”以对比收束,“讵似”意为“怎似”,将扬州与江东对比,“掌间地”言其小,而扬州则是可在“鉴里游”的广阔之地,既感慨扬州之景,也暗含对扬州的偏爱,展现出隋炀帝对扬州的独特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隋·许善心《于太常寺听陈国蔡子元所校正声乐诗》

下一篇:隋·佚名《京师为东安斗场二寺僧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