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下最深":龟山下是最深的地方,
"恶气何洋溢":邪恶的气味多么浓烈地四处扩散啊。
"涎水瀑龙巢":龙的涎水像瀑布一样从龙巢倾泻而下,
"腥风卷蛟室":带着腥味的风卷进蛟龙居住的地方。
"晓来林岑静":早晨来临,树林山岗一片寂静,
# 林岑:林丘,山林。
"狞色如怒日":潭水那狰狞的色泽就像发怒的太阳。
"气涌扑炱煤":邪恶的气体涌起扑向烟灰煤炱,
"波澄扫纯漆":潭水波平如镜,澄澈得如同扫净的纯漆。
"下有水君府":下面有水神的府第,
"贝阙光比栉":贝壳装饰的宫阙光彩得像梳齿一样密集排列。
"左右列介臣":左右排列着披甲的臣子,
"纵横守鳞卒":纵横守卫着鱼鳞般的士卒。
"月中珠母见":月亮中能看见珍珠母贝,
"烟际枫人出":烟雾弥漫的边际有枫人出现。
"生犀不敢烧":活的犀牛不敢烧煮,
"水怪恐摧捽":害怕水怪会摧折打击人。
"时有慕道者":时常有仰慕道术的人,
"作彼投龙术":施行那种投龙的法术。
"端岩持碧简":慕道者在端正的山岩上拿着碧绿的简牍,
# 岩:一作严。
"斋戒挥紫笔":斋戒之后挥动紫色的毛笔。
"兼以金蜿蜒":还加上金子做的蜿蜒之物,
"投之光焌律":投入水中光芒闪烁有声。
"琴高坐赤鲤":琴高坐在赤色的鲤鱼上,
"何许纵仙逸":在哪里纵情地做神仙般自在的事呢。
"我愿与之游":我愿意和他们一起游玩,
"兹焉托灵质":在这里寄托我的灵气。
晚唐时期文学家
皮日休(834?~883?),唐代文学家。字逸少,后改袭美,号鹿门子、间气布衣等。襄阳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咸通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后参加黄巢军任翰林学士。皮日休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其诗多酬唱咏物之作,也涉及时政弊端,描述人民悲惨生活之作。其诗一种继承新乐府传统,语言平易近人;一种则逞奇丰富。皮日休的散文颇能继承韩柳古文传统,尤其是小品文善于讥刺时弊,抨击黑暗政治,锋芒毕露。其政论小品文被鲁迅之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代表作品有《正乐府》《三羞诗》。著有《鹿门隐书》《忧赋》《皮子文薮》等。
1. 分段赏析
“龟山下最深,恶气何洋溢”,开篇点明投龙潭的位置在龟山下,并强调其深度,同时描绘了潭水周围邪恶气味浓烈扩散的景象,为全诗营造了神秘、恐怖的氛围。“涎水瀑龙巢,腥风卷蛟室”,进一步描绘了潭水中的奇特景象,龙的涎水如瀑布般从巢中倾泻,腥风卷进蛟龙居住的地方,使读者感受到潭水的神秘和危险。“晓来林岑静,狞色如怒日”,描绘了早晨潭水周边的景象,树林山岗寂静,潭水的色泽像发怒的太阳一样狰狞,进一步强化了神秘的氛围。“气涌扑炱煤,波澄扫纯漆”,通过对比邪恶气体的涌起和潭水的澄澈,展现了潭水的奇特和神秘,使读者对潭水的印象更加深刻。“下有水君府,贝阙光比栉”,想象潭水下是水神的府第,贝壳装饰的宫阙光彩密集排列,丰富了诗歌的神话色彩。“左右列介臣,纵横守鳞卒”,描绘了水神府第周围有披甲臣子和鱼鳞般士卒守卫的场景,使水神的府第更加威严、神秘。“月中珠母见,烟际枫人出”,引入了月中珠母和烟际枫人等神话元素,“珠母”一般指珍珠贝母,在古代神话传说里,月亮被视为神秘之地,与众多珍奇异宝相关联。珍珠常被赋予神秘色彩,传说月中有蟾蜍、玉兔捣药等,珍珠贝母在月中的出现,可能和古人认为月亮是孕育珍宝之所的观念有关。在一些神话想象中,月亮有着特殊的灵性和孕育能力,能产出世间罕见的宝物,珠母在月中的显现,增添了一种神秘奇幻的氛围,暗示着此地(投龙潭)如同月宫一样,有着不为人知的神奇和珍稀之物。“枫人”指的是枫树精灵。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记载:“南中有枫子鬼,枫木之老者为人形,亦呼为枫人。”古人认为树木经历漫长的岁月会成精,枫树也不例外。当枫树生长到一定年岁,就会幻化成“枫人”。在烟雾弥漫的边际出现枫人,营造出一种神秘、幽幻的氛围,反映出此地的超自然和神秘莫测,给投龙潭增添了更多的神话色彩和奇幻感,暗示这里存在着人类难以理解和触及的神秘世界。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使读者感受到神秘的氛围。“生犀不敢烧,水怪恐摧捽”,通过生犀不敢烧煮,害怕水怪摧折打击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潭水水怪的恐怖和神秘。“时有慕道者,作彼投龙术”,提及慕道者在此施行投龙术,使诗歌的内容更加丰富,也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端岩持碧简,斋戒挥紫笔”,描绘了慕道者在端正的山岩上拿着碧绿简牍,斋戒后挥动紫色毛笔施行法术的场景,使投龙术的过程更加具体、生动。“兼以金蜿蜒,投之光焌律”,说明慕道者还加上金子做的蜿蜒之物投入水中,光芒闪烁有声,进一步展现了投龙术的神秘。“琴高坐赤鲤,何许纵仙逸”,提及琴高坐在赤色鲤鱼上纵情做神仙之事,引发了读者的想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神仙生活的向往。“我愿与之游,兹焉托灵质”,诗人表达了自己愿意与这些奇幻的事物一同游玩、寄托灵质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神秘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上一篇:唐·杜牧《云》
下一篇:唐·皮日休《酒中十咏·酒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