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聊之实":花椒结籽挂树上,
# 聊:同“莍”,亦作“朻”“梂”,草木结成的一串串果实。一说指高木。,椒:花椒,又名山椒。形似茱萸,有刺,其实味香烈,能作调料。花椒多子成串,古人以喻多子。
"蕃衍盈升":累累椒籽升升装。
# 升:量器名。,盈:满。,蕃衍:生长众多。
"彼其之子":看他那个人儿呀,
# 彼其之子:他那个人。子,一说儿子。
"硕大无朋":身材高大称无双。
# 无朋:无比。,硕大:指身体高大强壮。硕,大。
"椒聊且":像一串串花椒呀,
# 且:语末助词,犹“哉”。
"远条且":它的香气飘远方。
# 远条:长的枝条。指花椒的香气远闻。
"椒聊之实":花椒结籽挂树上,
"蕃衍盈匊":累累椒籽捧捧香。
# 匊:“掬”的古字,两手合捧。一说量词。《周礼·考工记·陶人》疏引《小尔雅》云:“匊,二升。”
"彼其之子":看他那个人儿呀,
"硕大且笃":心地忠厚身强壮。
# 笃:厚重,壮实。形容人体丰满高大。一说忠厚。
"椒聊且":像一串串花椒呀,
"远条且":它的香气飘远方。
"《椒聊》":《椒聊》这首诗,
"刺晋昭公也":是用来讽刺晋昭公的。
"君子见沃之盛彊":君子看到曲沃(桓叔)势力强大,
"能脩其政":能够修明政治,
"知其蕃衍盛大":预见到他(曲沃桓叔一系)会繁衍昌盛,
"子孙将有晋国焉":他的子孙将会拥有晋国。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主题有争议,或为赞美男子子孙蕃盛,或为赞美妇女多子,或为女子采椒相关。诗中描绘了花椒树果实累累的景象,借此表达对“彼其之子”身材高大、品质美好等特质的赞美。借花椒树果实繁多的景象,写出对特定人物的赞美。
2. 写作手法
比兴:以花椒树起兴,“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匊)”,描绘花椒果实繁盛,引出对“彼其之子”的赞美,使诗歌开篇自然,以熟悉美好事物喻人,便于读者理解接受。复沓:两章内容基本重复,仅“升”与“匊”、“无朋”与“且笃”等字词有别,通过反复咏唱,强化情感,增强诗歌节奏感与音乐美,营造出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3. 分段赏析
首章以兴法起笔,勾勒出花椒树的蓬勃之美。粗壮盘曲的花椒树,枝叶葱郁,枝头红果串串,清香随风飘散,一派丰收景象,仿佛摘下便有满满一升。以此为基,诗人以椒喻人,赞颂身材高大壮健之人,其家族人丁兴旺,子孙如花椒果实般繁多。此比喻巧妙新颖,增强了诗歌感染力。后两句又回到花椒描写,因中间比喻过渡,已非单纯起兴,而是比兴融合,人椒相互映衬,深化对人物的赞美,意味深长。语尾助词“且”连用,更添情感浓度,倾吐倾慕之情。第二章与第一章大致相似,仅两字之差。这种复沓手法,通过反复咏叹,营造出回环往复、情深意切的艺术氛围。此外,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也是此诗亮点。开篇借常见美好事物起兴,自然流畅,无生硬之感;以物喻人,含蓄展现被赞者的美好品质,便于读者领会与共鸣。
4. 作品点评
关于《椒聊》一诗是赞男还是赞女,争议颇多。《诗经》诞生于父系社会,彼时男性权威至上,生殖崇拜以男性为主,颂扬子孙众多常指向男性生殖能力。单纯将生育归功于女性,实是流于表象。且诗中“硕大无朋”“硕大且笃”等表述,并非典型形容女性之语,与《卫风・硕人》对女性身材的描写对比,差异显著。
# 兴而比也。椒之蕃盛,而采之盈升矣。彼其之子,则硕大而无朋矣。椒聊且,远条且,叹其枝远而实益蕃也。此不知其所指,《序》亦以为沃也。
宋朱熹《诗集传》
上一篇:先秦·佚名《国风·郑风·羔裘》
下一篇:先秦·佚名《頍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