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áng
wěi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2
dūn
háng
wěi
niú
yáng
jiàn
fāng
bāo
fāng
wéi
xiōng
yuǎn
ěr
huò
zhī
yán
huò
shòu
zhī
yán
shè
shòu
yǒu
huò
xiàn
huò
zuò
jué
diàn
jiǎ
tǎn
hǎi
jiàn
huò
fán
huò
zhì
jiā
yáo
jué
huò
huò
è
diāo
gōng
jiān
hóu
jūn
shě
shǐ
jūn
bīn
diāo
gōng
gōu
xié
hóu
hóu
shù
bīn
zēng
sūn
wéi
zhǔ
jiǔ
wéi
zhuó
dǒu
huáng
gǒu
huáng
gǒu
tái
bèi
yǐn
shòu
寿
kǎo
wéi
jiè
jǐng

译文

芦苇丛生长一块,别让牛羊把它踩。芦苇初茂长成形,叶儿润泽有光彩。同胞兄弟最亲密,不要疏远要友爱。铺设竹席来请客,端上茶几面前摆。铺席开宴上菜肴,轮流上桌一道道。主宾酬酢共畅饮,洗杯捧盏兴致高。送上肉酱请客尝,烧肉烤肉滋味好。牛胃牛舌也煮食,唱歌击鼓人欢笑。雕弓拽满势坚劲,四支利箭合标准,发箭一射中靶心,通过有序安排宾客来避免怠慢。雕弓张开弦紧绷,利箭四支手持定。四箭竖立靶子上,排列客位不慢轻。宴会主人是曾孙,供应美酒味香醇。斟满大杯来献上,祷祝高寿贺老人。龙钟体态行蹒跚,扶他帮他侍者仁。长命吉祥是人瑞,请神赐送大福分。

逐句剖析

"敦彼行苇":芦苇丛生长一块,

# 行苇:道路边的芦苇。行,道路。,敦彼:苇草丛生貌。

"牛羊勿践履":别让牛羊把它踩。

# 践履:践踏。

"方苞方体":芦苇初茂长成形,

# 体:成形。,方苞:指枝叶尚包裹未分之时。

"维叶泥泥":叶儿润泽有光彩。

# 泥泥:苇叶润泽貌。

"戚戚兄弟":同胞兄弟最亲密,

# 戚戚:亲热。

"莫远具尔":不要疏远要友爱。

# 尔:通“迩”,近。,具:同“俱”,都。,远:疏远。

"或肆之筵":铺设竹席来请客,

# 筵:竹席。,肆:陈设。

"或授之几":端上茶几面前摆。

# 几:古人席地而坐时,所依靠的矮脚小木桌,一般是老人才用。

"肆筵设席":铺席开宴上菜肴,

"授几有缉御":轮流上桌一道道。

# 缉御:相继有人侍候。缉,继续。御,侍者。

"或献或酢":主宾酬酢共畅饮,

# 酢:客人拿酒回敬。,献:主人对客敬酒。

"洗爵奠斝":洗杯捧盏兴致高。

# 奠斝:周时礼制,主人敬的酒客人饮毕,则置杯于几上;客人回敬主人,主人饮毕也须这样做。奠,置。斝,古酒器,青铜制,圆口,有鋬和三足。,洗爵:周时礼制,主人敬洒,取几上之杯先洗一下,再斟酒献客,客人回敬主人,也是如此操作。爵,古酒器,青铜制,有流、柱、鋬和三足。

"醓醢以荐":送上肉酱请客尝,

# 荐:进献。,醢:肉酱。,醓:多汁的肉酱。

"或燔或炙":烧肉烤肉滋味好。

# 炙:烤肉。,燔:烧肉。

"嘉肴脾臄":牛胃牛舌也煮食,

# 臄:牛舌。,脾:通“膍(pí)”,牛胃,俗称牛百叶。

"或歌或咢":唱歌击鼓人欢笑。

# 咢:只打鼓不伴唱,叫“咢”。,歌:配着琴瑟唱,叫“歌”。

"敦弓既坚":雕弓拽满势坚劲,

# 坚:坚固,坚劲。,敦弓:雕弓。敦,通“雕”。

"四鍭既钧":四支利箭合标准,

# 钧:同“均”,合乎标准,指箭头箭尾重量均衡。,鍭:一种箭,金属箭头,鸟羽箭尾。

"舍矢既均":发箭一射中靶心,

# 均:射中。,舍矢:放箭。

"序宾以不侮":通过有序安排宾客来避免怠慢。

# 序宾:安排宾客在宴席上的座位次序。

"敦弓既句":雕弓张开弦紧绷,

# 句:借为“彀”,张弓引满。

"既挟四鍭":利箭四支手持定。

"四鍭如树":四箭竖立靶子上,

# 树:竖立,指箭射在靶子上像树立着一样。

"序宾以不侮":排列客位不慢轻。

# 侮:轻侮,怠慢。

"曾孙维主":宴会主人是曾孙,

# 曾孙:主祭者之称,他对祖先神灵自称曾孙。戴震《诗学女为》:“古者适孙则曰曾孙。《书》曰‘有道曾孙’、《考工记》曰‘曾孙诸侯’是也。此燕族人故称曾孙,明祖之适孙以与同祖之人燕于此也。”

"酒醴维醹":供应美酒味香醇。

# 醹:酒味醇厚。,醴:甜酒。

"酌以大斗":斟满大杯来献上,

# 斗:古酒器。大斗柄长三尺。此指用大勺斟酒以痛饮。

"以祈黄耇":祷祝高寿贺老人。

# 黄耇:黄发的老者,这里是年高长寿之意。,祈:求。

"黄耇台背":龙钟体态行蹒跚,

# 台背:或谓背有老斑如鲐鱼,或谓背驼,总之都是老态龙钟的样子。台,同“鲐”,本指一种背上有黑纹的鱼,后指这种黑纹。

"以引以翼":扶他帮他侍者仁。

# 翼:扶持帮助。,引:引导,此指搀扶。

"寿考维祺":长命吉祥是人瑞,

# 祺:福,吉祥。,寿考:长寿。

"以介景福":请神赐送大福分。

# 景福:大福。,介:借为“丐”,乞求。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行苇》出自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雅・生民之什”,创作于先秦时期,作者不详。主题围绕周代贵族家宴展开,展现了贵族之间的和睦友爱、尊老敬老。先以路旁芦苇起兴,引出兄弟应相亲相爱;接着描绘宴饮的丰盛场景,包括主宾敬酒、美食佳肴、歌舞娱乐;然后写射箭活动,体现对射技的重视;最后以向老者敬酒祈福收尾。运用起兴,如以芦苇起兴引出兄弟情谊;使用叠字,“泥泥”“戚戚”增强语言生动性;还有排比,“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等句增强气势。首章营造融洽氛围,次章刻画宴饮热闹,第三章写射箭有序,末章突出尊老祈福。此诗生动呈现周代贵族家宴状况,体现中华民族睦友爱、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在文学上,场景描绘与细节渲染自然流畅,层次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行苇》的创作者不详,关于创作缘由历来说法不一。一说从汉古文经学观点,《毛诗序》认为此诗体现周家忠厚,因周人忠厚,恩泽及草木,故能内睦九族,外尊事黄耇,以成其福禄。另一说,从部分今文经学观点,认为此诗是专写公刘仁德,诗中言亲戚兄弟,是周王与族人燕飨之诗。在创作相关经历上,因年代久远难以确切知晓,但可推测是在周代贵族生活背景下,为记录或歌颂贵族间和睦、尊老等美德而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杂言古诗,也是一首描写贵族家宴的诗。描绘了周代贵族家宴的盛况,体现了兄弟间的亲密和睦以及对长者的敬重。诗的开头以路边芦苇初生,呼吁牛羊勿践踏,起兴引出兄弟间应亲近,莫疏远。接着正面描写宴饮,铺设竹席、摆放几案,主宾相互敬酒,美食丰富,还有唱歌击鼓等娱乐活动。然后写宴会上的射箭活动,大家依射技排序,井然有序。最后以曾孙为主人,向高龄老人敬酒祈福结尾,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天赐洪福。

2. 写作手法

起兴:开篇以“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起兴,借路旁芦苇的生长状态,引出兄弟之间应相亲相爱的主题,使诗歌开篇自然且富有韵味。排比:“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等句,通过结构相似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气势,突出射箭活动中器具精良、动作规范等特点。

3. 分段赏析

首章以路旁芦苇起兴。新生芦苇,嫩芽初放,叶片润泽,惹人爱怜,让人不禁心生不忍,不愿见牛羊践踏。由对草木的这份仁爱,自然过渡到兄弟间的情谊,凸显出兄弟骨肉相亲相爱乃天经地义之事。如此开篇,让这首描绘家族宴会的诗,自始便弥漫着融洽欢快的气息。第二章径直描绘宴会场景。先是铺排摆筵、设席、授几等事宜,侍从往来忙碌,宴会规模盛大。接着刻画主宾间的敬酒环节,主人敬酒,客人回敬,洗杯斟酒,礼数周全。随后展现佳肴丰盛,“醓”“醢”“脾”“臄”等食材,可助考古代食物搭配;“燔”“炙”等烹调方式,也彰显早期烹饪特点。最后以唱歌击鼓,将宴会热烈气氛推向高潮。第三章叙写宴会上的比射活动。与第二章的详尽铺陈、节奏徐缓不同,此章对射艺过程进行两次刻画,节奏明快。两次皆依开弓、搭箭、射中顺序描写,用词却不尽相同。在对射箭场景描绘后,提及主人“序宾以贤”“序宾以不侮”,体现出主人对胜者厚待,对败者也不失礼遇,使在场宾客皆能心情愉悦。第四章依旧围绕宴会展开,着重表达对长者的敬重。先呈现主人满斟美酒敬奉长者之景,再写主人为长者祈福长寿,其间穿插长者老态与侍者搀扶的细节,让描述生动而不生硬。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生动呈现周代贵族家宴的盛景,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和睦友爱、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写作上,对宴会、比射等场景,既有宏观勾勒,又有微观点染,转换自然,层次分明。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叠字运用精妙,“泥泥”状苇叶润泽,“戚戚”绘兄弟亲昵;排比句式有力,“敦弓既坚,四鍭既钧,舍矢既均”,气势非凡,极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毛首章以四句兴二句,不成文理,二章又不协韵;郑首章有起兴而无所兴。皆误。

宋朱熹《诗集传》

# 老者不射,酌大斗饮之,座中乃不寂寞。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蟋蟀》

下一篇:先秦·佚名《雨无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