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车邻邻":众华车跑起来轱辘响粼粼,
# 邻邻:同辚辚,车行声。
"有马白颠":高头骏马额顶雪白如戴星。
# 白颠:马额正中有块白毛,一种良马。也称戴星马。,有:语助词。
"未见君子":贵族青年还没进去见君子,
# 君子:此是对友人的尊称。
"寺人之令":等着守门的小臣通禀传令。
# 寺人:宦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寺人者,即侍人之省,非谓《周礼》寺人之官也。”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盖近侍之通称,不必泥历代寺人为说。”
"阪有漆":君子门前高坡上栽着漆树,
# 漆:漆树,乔木。,阪:山坡。
"隰有栗":洼地里生长着茂盛的板栗。
# 栗:栗树,落叶乔木。,隰:低湿的地方。
"既见君子":他诚惶诚恐地拜见了君子,
"并坐鼓瑟":君子邀他并肩坐下奏乐器。
# 鼓瑟:弹奏。,并坐:同坐。
"今者不乐":啊呀趁现在快及时行乐吧,
# 今者:现在。
"逝者其耋":人生易老转眼八十日偏西。
# 耋:八十岁,此处泛指老人。,逝:往。
"阪有桑":君子门前高坡上栽着蚕桑,
"隰有杨":洼地里长着茂盛的大叶杨。
# 杨:古代杨柳通名。一说指蒲柳,落叶乔木。
"既见君子":他诚惶诚恐地拜见了君子,
"并坐鼓簧":君子邀他并肩坐把笙吹响。
# 簧:古代乐器名,大笙。
"今者不乐":啊呀趁现在快及时行乐吧,
"逝者其亡":啊呀趁现在快及时行乐吧,说不定哪天闭眼进了天堂。
# 亡:死亡。
1. 写作手法
正衬:“有马白颠”,诗文中特地点明马“白额”的特征,当然是要突出它的珍贵,更重要的则是借此衬托自己的尊贵。
2. 分段赏析
《诗经》此篇开篇以赋体叙事,展现新兴贵族阶层的宴游场景。首章首句通过马车声响的细致描摹,暗示主人公的社会地位与心境。“邻邻”之声既体现车驾之精良,亦暗含听觉审美的愉悦感。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刻意强调驾车之马“白额”特征——这一毛色特征在周代贵畜体系中具有特殊象征意义,所谓“白额为瑞”的观念,实为贵族身份认同的视觉符号。通过物象符号的选择,作者完成双重书写:既突显赠礼之贵重,更折射出主宾双方的身份默契。(首章叙事分析)次章起转用比兴手法,“阪有漆,隰有栗”的程式化起兴,符合春秋宴饮诗的惯用模式。重点呈现宴饮过程中“并坐鼓瑟”的场景,折射出主客间超越礼仪规范的亲密关系。第三章“今者不乐”的劝酒辞,实为当时士阶层生命意识的集体投射。这种以宴饮及时行乐为主题的表达,与《古诗十九首》“为乐当及时”的生命哲学形成互文关系。值得辨析的是,诗中流露的感伤并非消极避世,而是特定历史阶段贵族群体“对有限生命的审美化把握”(李山《诗经的文化阐释》)。
# 赋也。是时,秦君始有车马及此寺人之官。将见者,必先使寺人通之,故国人创见而夸美之也。”(第二章)“兴也。阪则漆矣,隰则有栗矣。既见君子,则并坐鼓瑟。失今不乐,则逝者其耋矣。
宋朱熹《诗集传》
# 自古创业之君,未有不略去礼文,上下交欢足以济。此亦秦所以成霸之本也。
清李光地《诗所》
上一篇:先秦·佚名《孺子歌》
下一篇:先秦·佚名《维天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