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én
gōng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2
jiē
jiē
chén
gōng
jìng
ěr
zài
gōng
wáng
lài
ěr
chéng
lái
lái
jiē
jiē
bǎo
jiè
wéi
zhī
chūn
yòu
qiú
xīn
huáng
lái
móu
jiāng
shòu
jué
míng
míng
zhāo
shàng
yòng
kāng
nián
mìng
zhòng
rén
zhì
nǎi
jiǎn
yǎn
guān
zhì

译文

群臣百官听我说,应当谨慎做公务。君王赐与你成法,需要研究再调度。农官你们也听令,正是暮春的节令,有何要求说来听?新田旧田如何种?今年麦子长势好,秋天将有好收成。光明无比的上天,赐我丰收好年景。下令那些农夫们:备好锄铲等农具,同看收割的情景。

逐句剖析

"嗟嗟臣工":群臣百官听我说,

# 嗟嗟:重言以加重语气。嗟,发语语气词。

"敬尔在公":应当谨慎做公务。

# 在公:为公家工作。,敬尔:尔敬。尔,第二人称代词;敬,勤谨。

"王厘尔成":君王赐与你成法,

# 成:指成法。,厘:通“赉”,赐。

"来咨来茹":需要研究再调度。

# 茹:调度。,咨:询问,商量。

"嗟嗟保介":农官你们也听令,

# 保介:田官。介者界之省,保介者,保护田界之人。一说为农官之副,一说为披甲卫士。

"维莫之春":正是暮春的节令,

# 莫:古“暮”字,莫之春即暮春,是麦将成熟之时。

"亦又何求":有何要求说来听?

# 求:需求。,又:有。

"如何新畲":新田旧田如何种?

# 新畲:耕种二年的田叫新,耕种三年的田叫畬。

"於皇来牟":今年麦子长势好,

# 来牟:麦子。,皇:美盛。,於:叹词,相当于“啊”。

"将受厥明":秋天将有好收成。

# 明:成。刘瑾《诗传通释》:“古以年丰谷熟为成。”,厥:其,指代将熟之麦。

"明昭上帝":光明无比的上天,

# 明昭:明明,谓明智而洞察。

"迄用康年":赐我丰收好年景。

# 康年:丰年。,迄用:终于。

"命我众人":下令那些农夫们:

# 众人:庶民们,指农人。

"庤乃钱镈":备好锄铲等农具,

# 镈:农具名,除草用,若后世之锄。,钱:农具名,掘土用,若后世之锹。,庤:储备。

"奄观铚艾":同看收割的情景。

# 艾:“刈”的借字,古代一种芟草的大剪刀。铚、艾二字在这里转作动词,指收割作物。,铚:农具名,一种短小的镰刀。,奄观:尽观,即视察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周颂·臣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作者不详。这是周王耕种藉田并劝诫农官的农事诗。全诗共十五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是周王勉励群臣恪尽职守,认真执行已颁布的农业政策;中间四句是周王告诫农官保介抓紧暮春时节,提前规划麦收后的田地整治工作;最后七句写周王见麦苗长势喜人,预见到丰收景象,因而吩咐农人做好收割准备。这首诗采用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重点突出而兼顾细节,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结构条理清晰分明。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周颂》是宗庙祭祀乐歌,其功能在于“以其成功告于神明”。其中,《周颂・臣工》是《周颂》中首篇描写农事的作品。然而,关于此诗产生的具体背景,历代学者观点不一。《毛诗序》称:“《臣工》,诸侯助祭遣于庙也。”但诗文中并未出现与祁年祭祀相关的表述。有人认为它是“藉田礼”之歌,却有反驳意见指出,诗中描绘的暮春麦熟时节,与“藉田礼”通常举行的春耕时间不符;也有人主张其为“庙祭”之歌,可诗中并未涉及具体祭事;还有人觉得是庙祭后周王对助祭诸侯所言,不过诗中明显是对臣工的训勉。众多学者的长篇论述,始终未能达成共识。袁梅在《诗经译注》中提出,这是“赞颂周王省耕、劳群臣、祈丰年的乐歌”,这一观点得到部分认可。 周族本是以农业兴起的民族,凭借当时先进的农业技术建立王朝。立国后,周朝通过解放生产力、推广农业技术等举措,将发展农业确立为国策。周朝制度规定,周王直接掌控大片“藉田”,由农奴耕种。每年春季,周王会率群臣举行“藉田礼”,亲自耕种,以示表率,仪式中也会进行祈祷、演唱乐歌。据传,此诗创作于周成王时期,从诗的口吻判断,确像是周王所言。 该诗被列为《臣工之什》首篇,其下一篇《周颂・噫嘻》开篇便称“噫嘻成王”,由此推测,《周颂・臣工》是以成王口吻所作的训示,故而被置于篇首,二者皆为歌颂成王之作。殷商后王将这类歌颂先王省耕、祈祷神明的诗,配以乐舞,作为宗庙乐歌在特定礼仪中演唱,既是追念先王功绩,也是传承重视农业的思想,延续以农立国的国策,这也是《周颂・臣工》等农事诗被编入《周颂》的原因。从形式上看,此诗与《周颂》其他作品相似,符合宗庙乐歌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农事诗。这首诗是周王在籍田仪式上对臣工和农官的训示与劝勉。全诗通过周王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和指导,既展现了当时严密的农事管理制度,也表达了统治者对农业丰收的期盼和对农事的重视。

2. 分段赏析

第一段:“嗟嗟臣工,敬尔在公。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嗟嗟臣工,敬尔在公”,诗人以“嗟嗟”这一感叹词起笔,加重语气,呼唤群臣百官。“敬尔在公”,明确告诫他们要恭敬地对待自己所承担的公职。在周朝,农业是国家的根本,群臣的职责中必然包含着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与推动,所以这里强调他们要认真履行职责,将精力投入到公共事务,尤其是农业生产相关的事务中去。“王厘尔成,来咨来茹”,“厘”解释为“赐予”或“成法”均可。若释为“赐予”,则是说周王赐予你们成就功业的法则;若释为“成法”,即周王把既定的法则给予你们。无论哪种解释,“来咨来茹”都表明周王希望群臣若有疑问,可以前来咨询、商议。这体现出周王对群臣在农业事务管理上的引导与支持,同时也强调了群臣遇到问题要积极沟通、寻求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农业生产的有序进行。这一段主要是周王对群臣百官的嘱托,提醒他们重视农事,恪尽职守。第二段:“嗟嗟保介,维莫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畲?”“嗟嗟保介,维莫之春”,“嗟嗟”再次强调了语气,“保介”一词存在争议,有人认为是“执甲之士”,即周王左右的卫士;也有人认为是“农官”。结合上下文,这里解释为“农官”更为合理。周王呼唤着农官,此时正值暮春时节。“亦又何求”,周王以反问的口吻询问农官,到了这个时节,还有什么要求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吗?这体现了周王对农官工作的关切,同时也暗示着此时正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各项事务都应按部就班地推进。“如何新畲”,“新畲”指耕种二年的田叫“新田”,耕种三年的田叫“畬”。周王进一步询问农官,对于新田和畬田的耕种,应该如何安排和操作。这一句是周王对农官的具体指示,要求他们抓紧农时,做好耕种工作,不可耽误时节。因为农时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错过最佳的耕种时间,就可能影响农作物的收成。这一段针对分管农业的官吏,给出了较为具体的工作指示。第三段:“於皇来牟,将受厥明。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於皇来牟,将受厥明”,“於皇”是叹美之词,“来牟”指古时大小麦的统称。周王看到麦子长得茂盛,景象喜人,不禁发出赞叹,预想到即将迎来丰收,能够收获到成熟的麦子。“明昭上帝,迄用康年”,周王认为这丰收的景象是上天赐予的,于是向“明昭上帝”表达感恩之情,认为是上帝保佑才使得这一年能够成为康年,即丰收之年。“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周王下达命令,“众人”指农夫们。“庤乃钱镈”,让农夫们准备好锹锄等农具。“奄观铚艾”,“奄”有“尽”“遍”的意思,“铚艾”指收割庄稼的工具和动作,即到秋收的时候,就可以广泛地开展收割工作了。这一段写面对即将到来的丰收,归功于神,并且命众人做好秋收前的准备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戒农官之诗。先言王有成法以赐女,女当来咨度也。

宋朱熹《诗集传》

# 严重真挚中间,正有闲逸生动处。

清牛运震《诗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匪风》

下一篇:先秦·佚名《孺子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