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ìn
nán
shān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2
xìn
nán
shān
wéi
diān
zhī
yún
yún
yuán
zēng
sūn
tián
zhī
jiāng
nán
dōng
shàng
tiān
tóng
yún
xuě
fēn
fēn
zhī
mài
yōu
zhān
shēng
bǎi
jiāng
shǔ
zēng
sūn
zhī
wéi
jiǔ
shí
shī
bīn
shòu
寿
kǎo
wàn
nián
zhōng
tián
yǒu
jiāng
yǒu
guā
shì
shì
xiàn
zhī
huáng
zēng
sūn
shòu
寿
kǎo
shòu
tiān
zhī
qīng
jiǔ
cóng
xīng
xiǎng
kǎo
zhí
luán
dāo
máo
xuè
liáo
shì
zhēng
shì
xiǎng
fēn
fēn
shì
kǒng
míng
xiān
shì
huáng
bào
jiè
wàn
shòu
寿
jiāng

译文

终南山山势绵延不断,这里是大禹所辟地盘。成片的原野平展整齐,后代子孙们在此垦田。划分地界又开掘沟渠,田陇纵横向四方伸展。冬日的阴云密布天上,那雪花坠落纷纷扬扬。再加上细雨溟溟濛濛。那水分如此丰沛足量,滋润大地并沾溉四方,让我们庄稼蓬勃生长。田地的疆界齐齐整整,小米高粱多茁壮茂盛。子孙们如今获得丰收,酒食用谷物制作而成。可奉献神尸款待宾朋,愿神灵保佑赐我长生。大田中间有居住房屋,田埂边长着瓜果菜蔬。削皮切块腌渍成咸菜,去奉献给伟大的先祖。他们的后代福寿无疆,都是依赖上天的赐福。祭坛上满杯清酒倾倒,再供奉公牛色红如枣,先祖灵前将祭品献好。操起缀有金铃的鸾刀,剥开牺牲公牛的皮毛,取出它的鲜血和脂膏。于是进行冬祭献祭品,它们散发出阵阵芳香。仪式庄重而有条不紊。列祖列宗们驾临徜徉,愿神灵赐以宏福无量,子孙们享福万寿无疆。

逐句剖析

"信彼南山":终南山山势绵延不断,

# 南山:即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南。,信:即“伸”,延伸。南山:即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南。

"维禹甸之":这里是大禹所辟地盘。

# 甸:治理。,禹:大禹。,维:是。

"畇畇原隰":成片的原野平展整齐,

# 原隰:泛指全部田地。原:广平或高平之地。隰:低湿之地。,畇畇:土地经垦辟后的平展整齐貌。畇:平整田地。

"曾孙田之":后代子孙们在此垦田。

# 田:田:垦治田地。疆指划定大的田界,理则指细分其地亩。,曾孙:后代子孙。

"我疆我理":划分地界又开掘沟渠,

# 理:田中的沟陇,此处亦用作动词。疆指划定大的田界,理则细分其地亩。,疆:田界,此处用作动词,划田界。

"南东其亩":田陇纵横向四方伸展。

# 南东:用作动词,指将田陇开辟成南北向或东西向。

"上天同云":冬日的阴云密布天上,

# 同云:天空布满阴云,浑然一色。,上天:冬季的天空。

"雨雪雰雰":那雪花坠落纷纷扬扬。

# 雰雰:纷纷。,雨雪:下雪,“雨”作动词,降落。

"益之以霡霂":再加上细雨溟溟濛濛。

# 霡霂:小雨。,益:加上。

"既优既渥":那水分如此丰沛足量,

# 渥:湿润。,优:充足。

"既沾既足":滋润大地并沾溉四方,

# 足:充分。一说通“浞”,湿润。,沾:沾湿。

"生我百谷":让我们庄稼蓬勃生长。

"疆埸翼翼":田地的疆界齐齐整整,

# 翼翼:整齐貌。,埸:田界。

"黍稷彧彧":小米高粱多茁壮茂盛。

# 彧彧:同“郁郁”,茂盛貌。

"曾孙之穑":子孙们如今获得丰收,

# 穑:收获庄稼。

"以为酒食":酒食用谷物制作而成。

"畀我尸宾":可奉献神尸款待宾朋,

# 畀:给予。

"寿考万年":愿神灵保佑赐我长生。

"中田有庐":大田中间有居住房屋,

# 庐:草庐,房屋。一说“芦”之假借,即芦菔,今称萝卜。

"疆埸有瓜":田埂边长着瓜果菜蔬。

"是剥是菹":削皮切块腌渍成咸菜,

# 菹:腌菜。

"献之皇祖":去奉献给伟大的先祖。

# 皇祖:先祖之美称。

"曾孙寿考":他们的后代福寿无疆,

"受天之祜":都是依赖上天的赐福。

# 祜:福。

"祭以清酒":祭坛上满杯清酒倾倒,

# 清酒:清澄的酒,祭祀时用。

"从以骍牡":再供奉公牛色红如枣,

# 牡:雄性兽,此指公牛。,骍:赤黄色(栗色)的牲畜。

"享于祖考":先祖灵前将祭品献好。

"执其鸾刀":操起缀有金铃的鸾刀,

# 鸾刀:带铃的刀。

"以启其毛":剥开牺牲公牛的皮毛,

# 毛:取牛毛是为向神显示其色纯一。

"取其血膋":取出它的鲜血和脂膏。

# 膋:脂膏,此指牛油。

"是烝是享":于是进行冬祭献祭品,

# 享:祭献,上供。或以为“烝”,即蒸煮之“蒸”。享,即“烹”,煮。,烝:冬祭。

"苾苾芬芬":它们散发出阵阵芳香。

# 苾:浓香。

"祀事孔明":仪式庄重而有条不紊。

# 明:礼仪周备。

"先祖是皇":列祖列宗们驾临徜徉,

# 皇:祖先神因得到献祭而更加赫赫伟大。一说即“暀”之假借,归往,前来享受献祭的意思。

"报以介福":愿神灵赐以宏福无量,

"万寿无疆":子孙们享福万寿无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小雅·信南山》出自我国古代首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是一首周王用于祭祖祈福的乐歌,着重刻画了农业生产的景象,鲜明地展现出周朝作为农耕社会的独特文化印记。诗篇共六章,每章六句。起始一章讲述了开辟整治疆土之事;第二章描绘了天气顺遂、润泽庄稼的画面;第三章围绕着用酒食祭祀祖先展开;第四章提及以瓜制作祭品用于献祭;第五章写献上清酒与纯色公牛等牺牲;第六章则表明祭祀典礼圆满完成。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写景摹物全然采用白描,诗人真挚深沉的情感,在质朴的字句间自然流淌。其细节刻画极为精妙,生动且真实,能让读者仿若置身于当时庄重而充满生机的祭祀场景与农事活动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众多经典之作,《小雅·信南山》便是其中之一。这是一首具有特殊意义的乐歌,主要围绕周王祭祖祈福展开,同时也对农业生产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淋漓尽致地彰显出周朝作为农耕社会的文化风貌。该诗结构规整,共六章,每章均为六句。开篇首章,呈现的是开疆辟壤、整治田地的画面;第二章则诉说着风调雨顺,为庄稼生长带来福音;第三章聚焦于以酒食敬奉祖先的场景;第四章讲述用瓜类制成祭品用于祭祀;第五章描绘献上清醇美酒与祭祀牲畜的情形;第六章则表示祭祀仪式顺利完成。从写作手法看,此诗写景状物时,纯粹运用白描。诗人的深厚情感,不着痕迹地融入在字里行间。其细节之处的刻画更是可圈可点,真实生动,仿佛能让读者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当时的场景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田园诗,也是一首祭祀祈福诗。描写了农业生产的景象,鲜明地展现出周朝作为农耕社会的独特文化印记,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2. 写作手法

白描:采用铺陈直叙的方法,比如自然景物的白描,勾勒田园风光“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直叙南山乃大禹治水后开辟的良田,以极简语言交代地理背景与历史渊源,无修饰词却点明土地的神圣性与开垦历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用“畇畇”(平整貌)直接描绘高低起伏的原野被整治为良田的景象,“曾孙”(代指周王)作为耕作者的身份自然带出,画面感鲜明。“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以“疆”(划分田界)、“理”(梳理沟渠)、“南东其亩”(田垄纵横)直白勾勒农田规划的井然有序,仿佛可见农夫劳作的场景,语言质朴如实地记录。

3. 分段赏析

《小雅·信南山》的首章,围绕开疆拓土展开。开篇“信彼南山,维禹甸之”,诗人着眼于周代京畿地区,认为这片畿内广袤土地,是当年大禹治水时所开辟。毛传将“甸”训为治,郑笺进一步解释为“禹治而丘甸之”,提及“丘甸”是田地划分的两个等级,依据《周礼·地官·小司徒》,明确了井田制的层级划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坐实了井田制起源于夏代的说法,孔疏也承此说。不过,孙毓曾质疑大禹治水时未必进行了丘甸其田,且虞夏之制中关于井邑丘甸的调法并无记载。但郑、孔之说仍具参考价值。首章末二句“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亦值得关注。疆理田土是古代井田制的关键部分,古人极为重视。毛传解释“疆”为画经界,“理”为分地理。王安石、长乐刘氏等学者的解释更为具体,涉及经界划分、沟渠疏导等。“南东其亩”与井田制相关,指依地形水势治田,田陇有南北向和东西向。郑笺对“衡从”有具体训释,《左传·成公二年》中晋郤克伐齐一事,国佐引此诗说明先王定田土疆界是因地制宜的,晋国强令齐国改变田陇走向有违先王之道。此事在其他典籍也有记载,情节略有不同,郭沫若认为这些记载是井田制的有力证明。第二章描绘风调雨顺之景。天上彤云密布,雪花纷飞,随后小雨润泽,使得五谷得以丰收。第三章讲述酒食祭祖。地界规整,庄稼繁茂,曾孙收获后酿酒,祭祀神主,款待宾客,祈愿能安享清福,万寿无疆。第四章围绕瓜菹献祭。田中有庐舍,地畔种瓜,将瓜处理后腌渍上供,敬奉先祖,祈求曾孙受上天护佑,长命百岁。“中田有庐”一说与井田制关联,邱氏、董氏等认为公田内有八家共居的庐舍。《孟子》《榖梁传》等典籍也有相关记载,说法大致相同。但郑笺、孔疏认为庐舍是农民田间劳作的临时住所,郭沫若则另辟蹊径,认为“庐”假借为“芦”,是一种植物,与瓜相对。第五章写清酒牺牲。先以清酒祭献,再用红色雄牛为牲,曾孙作为主祭,手持带鸾铃的刀,处理祭品,将其干干净净敬献给先祖。第六章表明祭典礼成。冬祭进献祭品,香气芬芳,祭祀庄重,祈求先祖庇佑子孙大福大贵,万寿无疆。此诗笔调灵动,抒情意味浓厚。写景颇具特色,诗人善用不同笔触展现自然景物。写田原,从大处勾勒,突出田界沟洫,以终南山为背景,尽显辽阔雄浑;写冬雪,从天地角度描绘,画面壮观;写春雨,则笔触轻柔。冬雪与春雨景致不同,经诗人组合,刚柔并济,美感独特。“既优既渥,既霑既足”连用四个动词,精准描绘雪雨状态,用词生动,运笔细腻。全诗以白描写景状物,字里行间饱含诗人深情。

4. 作品点评

由于年代的久远,井田制的具体规制在后世已难以确切稽考,相关说法众多,观点各异,难以达成一致。而《小雅·信南山》一诗,为后人研究古代井田制留存了诸多珍贵且具参考意义的信息,在学术探究的道路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赋也。此诗大指,与楚茨略同,此其篇首四句之意也。言信乎南山者,本禹之所治,故其原隰垦辟,而我得田之,于是为之疆理,而顺其地势水势之所宜,或南其亩,或东其亩也。

宋朱熹《诗集传》

# 《楚茨》烝尝之祭也,其仪差详;《信南山》荐新之祭也,其仪差略。

宋王质《诗总闻》

# 田事,冬雪宜大,春雨宜小。雰雰以言雪大,霢霂以言雨小。优、渥、沾、足,皆承雨言,则夏亦可知矣。”“上篇(指《楚茨》)铺叙闳整,叙事详密;此篇则稍略而加以跌荡,多闲情别致,格调又自不同。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 何氏楷亦云:‘《楚茨》《信南山》同为一时之作。《楚茨》详于后而略于前,自祭祊以前,但以‘祀事孔明’一语该之。《信南山》详于前而略于后,自荐熟以后,但以‘祀事孔明’一语该之。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诗经·小雅》《小旻》

下一篇:先秦·佚名《杜蒉扬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