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pán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2
huáng
shí
zhōu
zhì
gāo
shān
duò
shān
qiáo
yuè
yǔn
yóu
tiān
zhī
xià
póu
shí
zhī
duì
shí
zhōu
zhī
mìng

译文

光明壮丽我周邦!登上巍巍高山上。高山小丘相连绵,千支万流入河淌。普天之下众神灵,齐聚这里享祭祀,大周受命永久长。

逐句剖析

"於皇时周":光明壮丽我周邦!

# 时:是,此;一说为“明”字传写之误。,皇:伟大。,於:赞美词。

"陟其高山":登上巍巍高山上。

# 陟:升,登高。

"嶞山乔岳":高山小丘相连绵,

# 岳:高大的山。,乔:高。,嶞:低矮狭长的山。

"允犹翕河":千支万流入河淌。

# 河:黄河。,翕:汇合,聚合;一说通“洽”,洽水又作郃水,流经陕西郃阳东注于黄河。,犹:通“沋”,沋水在雍州境内;一说通“猷”,顺。,允:通“沇”,沇水为古济水的上游;一说语助词。

"敷天之下":普天之下众神灵,

# 敷:同“普”,遍。

"裒时之对":齐聚这里享祭祀,

# 对:封国,疆土;一说配合,配祭。高亨《诗经今注》:“‘裒’,即古‘袌’字。用衣裹物为袌,即包括之包。”“时,世也。对,封疆,边界。裒时之对,包括当今各诸侯国的疆界。”,时:通“侍”,承受;一说是,此。,裒:聚集,包聚。

"时周之命":大周受命永久长。

# 时:通“侍”,承受;一说是,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周颂·般》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一篇作品。近现代学者通常认为,它是《大武》乐舞中某一个乐章的唱词。全诗只有一章,共有七句,每句都是四个字。内容主要讲述巡守、封禅以及祭祀山川等活动,其中描绘了山川的景象。诗的语言很简洁,通过使用表示空间广阔的字词,以及以山峰、河流这类最能展现空间感的事物,隐喻周室的广大,整体风格雄浑,呈现出天下归附周室、圣王统一天下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周颂・般》是周武王巡狩时祭祀山川所用的乐歌。《毛诗序》记载:“《般》,用于巡守时祭祀四岳河海。般,即乐之意。”后世学者多推断它为周成王时期的作品。在近现代,不少学者认为此诗是《大武》乐章中的歌辞。《大武》最初创作于武王伐纣胜利后告祭宗庙之际,当时仅有三成。《逸周书・世俘》有相关记录,武王班师回镐京后的四月辛亥日,“进献俘虏、殷王鼎,武王恭敬行礼,执珪持宪,祭告天帝及祖宗神灵。”到了第四天,“甲寅日,在牧野祭告伐殷之事,武王佩戴赤白旗帜,籥人演奏《武》乐,武王入场,《万》舞进献,《明明》演奏三遍。”由此,王国维在《说勺舞象舞》中推测,《大武》的六成是由原来的三成与《三象》合并而成,这六成既能分开表演,也能单独呈现,名称也因此有所不同。 周武王去世后,周公摄政期间,东南地区多次爆发大规模叛乱。依据《史记》记载,先是管叔、蔡叔与武庚发动叛乱,随后又有淮夷之乱,但并无周公征讨江南叛乱的相关记载。不过,《鲁颂・閟宫》有“抵御戎狄,惩戒荆舒”之句。孟子认为这些话与事皆出自周公(见《孟子・滕文公上、下》),这与《吕氏春秋・古乐》中的记载相契合。由此看来,周公征讨江南叛乱应是事实。从内容上看,《周颂・般》应是天子巡狩时祭祀山河的文辞。而巡狩本身就涵盖镇压叛乱的意义。诗中宣称天下疆土尽归周室,显然是针对那些叛乱不服者。因此,这首诗应作于周公平定叛乱之时。诗题《般》意为盛大的快乐,平定叛乱后,天下太平,远方邦国纷纷来朝,自然值得大肆庆祝。所以,这首诗最初可能是周公历经数年平乱,在班师回朝途中祭祀山川的祷辞,后来成为《大武》四成的歌诗,用以展现平乱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祭祀诗。诗中描绘了巡守、封禅、祭祀山川等活动,通过描写山川壮丽之景,以表示的字词和山河意象,隐喻周室的广袤强盛,体现出天下归服、圣王一统天下的恢宏气势,表达了对周王朝统治稳固、天下太平的歌颂与祈愿。

2. 分段赏析

《周颂・般》满溢对周王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的赞颂,契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气象。开篇以“於皇时周”起笔,将叹美词“於”、形容词“皇”置于主语“时周”之前,先声夺人,语气强劲,若调整词序为“时周皇矣”,则气势锐减,足见语言艺术之精妙。“於皇时周”四字,直白赞叹周朝。周作为首个自称“华夏”的朝代,文化影响深远,亦是孔子推崇的礼乐典范,后世读及含“周”的古文,常将其视作中华民族共有的国度风范。“陟其高山”写登临高山之举,既是巡视四海时的登山临水、祭拜天地,也为下文铺展视野。置身高处,“嶞山乔岳,允犹翕河”的景象尽入眼帘:俯瞰小山、仰望高山,远眺众河汇聚,尽显王者的格局与巡视山河的眼界,亦成就颂诗的磅礴气势。正因有这般俯仰天地的胸襟豪情,方有结尾的升华:“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这既道天下归心、时局顺遂,也彰显国家的天时地利人和。

3. 作品点评

《周颂・般》位居《周颂》末篇,篇幅虽短,却气贯长虹,其势堪比山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赋也。言美哉,此周也。其巡守而登此山以柴望。又道于河以周四岳。凡以敷天之下,莫不有望于我,故聚而朝之方岳之下,以答其意耳。

宋朱熹《诗集传》

# 短调大气魄,有山立雷郁之概。

清牛运震《诗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东门之墠》

下一篇:先秦·《诗经·小雅》《小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