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3
yǒu
zhī
yǒu
huàn
shí
wáng
shì
yuè
yáng
zhǐ
xīn
shāng
zhǐ
zhēng
huáng
zhǐ
yǒu
zhī
wáng
shì
xīn
shāng
bēi
huì
zhǐ
xīn
bēi
zhǐ
zhēng
guī
zhǐ
zhì
běi
shān
yán
cǎi
wáng
shì
yōu
tán
chē
chǎn
chǎn
guǎn
guǎn
zhēng
yuǎn
fěi
zài
fěi
lái
yōu
xīn
kǒng
jiù
shì
zhì
ér
duō
wèi
shì
xié
zhǐ
huì
yán
jìn
zhǐ
zhēng
ěr
zhǐ

译文

一株棠梨生路旁,果实累累挂枝上。国家战事无休止,服役日子又延长。光阴已临十月底,女子心里多悲伤,征人有空应还乡。一株棠梨生路旁,叶子繁茂茁壮长。国家战事无休止,我的心里多哀伤。野草树木又葱绿,女子心里多忧伤,望那征人早还乡!登上北山高山坡,采摘枸杞红红果。国家战事无休止,担心父母心伤悲。檀木役车已破败,拉车四马也疲惫,征人也应快回归!未见征战人归来,忧心忡忡苦苦想。归期已过不见回,为此使我更心伤。既用龟筮又占卜,都说归期不太长,征人不久即回乡。

逐句剖析

"有杕之杜":一株棠梨生路旁,

# 有:句首语助词,无义。

"有睆其实":果实累累挂枝上。

# 实:果实。,睆:果实圆浑貌。

"王事靡盬":国家战事无休止,

# 盬:停止。,靡:没有。

"继嗣我日":服役日子又延长。

# 嗣:延长、延续。

"日月阳止":光阴已临十月底,

# 止:句尾语气词。,阳:农历十月,十月又名阳月。

"女心伤止":女子心里多悲伤,

# 止:句尾语气词。

"征夫遑止":征人有空应还乡。

# 遑:闲暇。一说忙。

"有杕之杜":一株棠梨生路旁,

"其叶萋萋":叶子繁茂茁壮长。

# 萋萋:草木茂盛貌。

"王事靡盬":国家战事无休止,

"我心伤悲":我的心里多哀伤。

"卉木萋止":野草树木又葱绿,

"女心悲止":女子心里多忧伤,

"征夫归止":望那征人早还乡!

"陟彼北山":登上北山高山坡,

# 陟:登山。

"言采其杞":采摘枸杞红红果。

# 杞:即枸杞,落叶灌木,果实小而红,可食,可入药。,言:语助词,无义。

"王事靡盬":国家战事无休止,

"忧我父母":担心父母心伤悲。

# 忧:此为使动用法,使父母忧。一说忧父母无人供养。

"檀车幝幝":檀木役车已破败,

# 幝幝:破败貌。,檀车:役车,一般是用檀木做的,一说是车轮用檀木做的。

"四牡痯痯":拉车四马也疲惫,

# 痯痯:疲劳貌。,牡:公马。

"征夫不远":征人也应快回归!

"匪载匪来":未见征战人归来,

# 匪:非。,载:车子载运。

"忧心孔疚":忧心忡忡苦苦想。

# 疚:病痛。,孔:很,大。

"期逝不至":归期已过不见回,

# 逝:过去。,期:预先约定时间。

"而多为恤":为此使我更心伤。

# 恤:忧虑。

"卜筮偕止":既用龟筮又占卜,

# 偕:合。,筮:以蓍草算卦。,卜:以龟甲占吉凶。

"会言近止":都说归期不太长,

# 会言:合言,都说。一说“会”为聚合(离人相聚),“言”为语助词,无义。

"征夫迩止":征人不久即回乡。

# 迩: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杕杜》出自《诗经》,创作于春秋时期,作者佚名。主题是表达女子对长期在外服役丈夫的思念。全诗分四章,每章七句,通过女子的视角,描述了因王室差事无休无止,丈夫长期在外,自己内心的悲伤、对丈夫的牵挂以及盼其归来的急切心情。运用“兴”的手法开篇,如以“有杕之杜”起兴,引出女子的情感;同时采用赋的手法,直接叙述女子的忧伤和对征夫的思念。第一章以杜梨果实起兴,写女子因丈夫未归而悲伤,盼其有空归来;第二章以杜梨树叶起兴,进一步抒发女子内心的伤悲,渴望丈夫归来;第三章写女子登山采杞,忧念父母,又从檀木车和疲惫的马,联想丈夫归期不远;第四章写女子因丈夫未归而忧心,占卜后得知归期将近,稍感安慰。此诗情感真挚深沉,生动展现了古代妇女在征役背景下的痛苦与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杕杜》由先秦佚名所作,是一位女子因思念长久在外服役的丈夫而写。周朝时征役频繁,丈夫长期在外,空间上相隔万里,时间上无休无止,女子思念之情日益浓烈,遂有此类作品产生,反映了当时征役给百姓家庭带来的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春秋时期的四言诗,也是一首思妇诗。描绘了女子因王室差事不断,丈夫久役未归,从而表达出内心的悲伤、对丈夫的思念以及盼其归来的急切心情,体现了古代妇女在征役下的痛苦和坚贞的爱情。借女子视角及日常景象,写出了对征夫的深切思念和期盼团聚的心情。

2. 分段赏析

《杕杜》的第一章,以“兴”开篇,“有杕之杜,有睆其实”。孤立生长的赤棠,象征着夫妻分离,各自孤苦。赤棠能结出果实,可分离的夫妻却无法尽享相聚之欢,女子睹物生情,感慨万千。从第三句起,以“赋”叙事,王室事务无尽无休,丈夫不能归家,女子的孤独时光不断延续。此时已至十月,一年即将过去,作为妻子,她怎能不忧伤?前几句直抒分离之苦,末句则一转,想象丈夫或许有了空闲,该能回家相聚。前三句的忧伤与后一句的希望相互映衬,深切体现出女子对团聚的渴盼。对于“遑”字,若解为“忙”,则意味着征夫仍忙碌,无法归家,这又透露出女子的失望与沮丧,但她对丈夫的思念始终深沉。第二章与第一章结构、意义相近,同样以“兴”发端。“其叶萋萋”“卉木萋止”,若从时间上与前章接近来看,杜叶未黄,草色尚青,女子却因王事未毕、丈夫未归,痛感年华虚度,青春流逝,满心悲伤;若从时间相隔稍远理解,四季轮回,春天又至,杜叶草木再次葱茏,女子触景生情,忧思难绝。这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以乐景写哀情手法相同。末句“征夫归止”,并非普通的盼望,而是女子望眼欲穿的悲切呼喊。第三章改用赋体。“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女子登北山采枸杞,并非随意之举,而是借事寄托对丈夫的思念。“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是女子的揣想。戍役已久,她想象丈夫乘坐的檀木役车已破旧,拉车的马匹也疲惫不堪,觉得丈夫归期将近。有人认为“幝幝”如同车声,仿佛能听到征夫归途中车轮滚动、马匹艰难奔跑的声音,这进一步体现出女子忧思劳瘁,也拉近了她与丈夫在想象中的距离。第四章依旧是赋体。“匪载匪来”强调女子盼夫归而不得的失落,与唐宋词中“过尽千帆皆不是”“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意境相通。“忧心孔疚”表明她的忧伤已累积成疾。“期逝不至”“而多为恤”则进一步写她的忧郁与失望。然而,“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又让她在失望中看到一丝希望,卜筮结果都说丈夫归期近了,这给她干涸的心灵带来些许慰藉,让她对明天充满期待。

3. 作品点评

关于这首诗的倾诉者,说法不一。《毛诗序》认为是戍役者的口吻,即男思女,但无论是女思男还是男思女,在解读时都存在难点。若为女思男,一、二、三章中“我”的表述难以直接从男思女角度理解;若为男思女,“女心伤止”“女心悲止”等又显得别扭,三、四两章用男方口吻解释也较困难。一种变通方式是将写男方的语句视为女方的猜想,或将写女方的语句及三、四两章当作男方的猜想,以求理解上的统一。总体而言,女思男的解读相对更顺畅,且传统上三、四两章也多从女思男角度去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杕杜》,强调亲情可贵的诗歌。……诗以杜树起兴,与内容十分贴切。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诗经》

# 《杕杜》,劳还役也。役,戍役也。

《毛诗注疏》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振鹭》

下一篇:先秦·佚名《大叔于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