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裘豹祛":他穿着羔羊皮袄,袖口装饰着豹皮,
# 豹祛:镶着豹皮的袖口。祛,袖。,羔裘:羊皮袄。羔,羊之小者。
"自我人居居":对待我们这些人态度傲慢无礼。
# 居居:即“倨倨”,傲慢无礼。,自我人:对我们。自:对于,对待。我人:我等人,我自己。
"岂无他人":难道没有别人可交?
"维子之故":只是为你顾念情义。
# 故:指爱。一说故旧,旧情。,子:你。,维:惟,只。
"羔裘豹褎":他穿着羔羊皮袄,袖子用豹皮装饰,
# 褎:同“袖”,衣袖口。
"自我人究究":对我们却傲慢腔调。
# 究究:心怀恶意不可亲近的样子,指态度傲慢。
"岂无他人":难道没有别人可交?
"维子之好":只是为你顾念旧交。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诗中通过描写卿大夫的服饰、态度及友人的怨愤,体现“怨而不怒”的诗教特点,讽刺了官员侮慢故旧的行径。
2. 写作手法
反复:两章均以“羔裘豹袪/褎,自我人居居/究究”开头,重复描写卿大夫身着饰有豹皮的羔裘、态度傲慢的形象,通过句式与内容的重复,强化其因服饰华贵而显露的优越感与对故旧的侮慢,突出人物的傲慢无礼。设问:两章结尾均用“岂无他人?维子之故/好”的设问句,自问自答间表明故旧并非没有其他交往对象,只是念及旧情才未离去,既凸显故旧重情的个性,又以温和的语气暗含对卿大夫的批评,使情感表达“怨而不怒”,符合传统诗歌含蓄委婉的表达特点。
3. 分段赏析
第一章:“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两句描写卿大夫的服饰与态度。“羔裘豹袪”写其穿着羔羊皮袄,袖口饰有豹皮,尽显服饰华贵,暗示其政治地位,此人为初入政坛的“政治新秀”,借服饰彰显身份。“自我人居居”则刻画其傲慢神态,“居居”形容态度傲慢无礼,活画出其因新获权位而产生的强烈优越感与目中无人的姿态,与故旧形成对比。“岂无他人?维子之故”以自问自答收束,表明故旧老友虽无其官阶高,却重情谊,不因对方地位变化而改变心意,“维子之故”强调念及旧情,凸显故旧的重情个性与对友人的忠诚。第二章:“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延续对卿大夫服饰与态度的描写,“豹褎”与首章“豹袪”呼应,进一步强调其服饰的奢华与身份的显贵,而“究究”与“居居”义近,均形容傲慢之态,强化其因地位提升而对故旧的侮慢,展现其不低调的优越感与得意忘形之状。“岂无他人?维子之好”再次以自问自答表达故旧的立场,“维子之好”与“维子之故”相承,表明故旧并非没有其他交往之人,只是念及旧日情谊与彼此交好之情,不愿因对方态度变化而轻易舍弃这份关系,既体现故旧的情感坚守,也暗含对卿大夫傲慢行径的委婉批评,整体语气“怨而不怒”,符合传统诗歌“温柔敦厚”的特质。
4. 作品点评
从结构而言,《羔裘》极为简洁,艺术层面也未展现过多独特之处,最显著的是采用反复吟咏、回环往复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在《诗经》中极为常见,充满民歌民谣的质朴韵味,由此也充分体现出《诗经》与民歌的紧密关联。另外,诗中运用的设问与作答形式,在《诗经》作品里也时有出现。这种修辞手法用于表达讽刺意味或强烈情感,具有极佳的适配性。
# 此篇“羔裘豹祛”,指卿大夫而言也无疑。即下云“岂无他人,维子之故”,亦其民欲去而不忍去之意也,则大夫之贤否可知,即民情亦大可见。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上一篇:先秦·佚名《韩奕》
下一篇:先秦·佚名《皇皇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