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ēng
mín

朝代:先秦作者:《诗经·大雅》浏览量:2
tiān
shēng
zhēng
mín
yǒu
yǒu
mín
zhī
bǐng
hào
shì
tiān
jiān
yǒu
zhōu
zhāo
xià
bǎo
tiān
shēng
zhòng
shān
zhòng
shān
zhī
róu
jiā
wéi
lìng
lìng
xiǎo
xīn
xùn
shì
shì
wēi
shì
tiān
shì
ruò
míng
mìng
shǐ
使
wáng
mìng
zhòng
shān
shì
shì
bǎi
zuǎn
róng
kǎo
wáng
gōng
shì
bǎo
chū
wáng
mìng
wáng
zhī
hóu
shé
zhèng
wài
fāng
yuán
wáng
mìng
zhòng
shān
jiāng
zhī
bāng
guó
ruò
zhòng
shān
míng
zhī
míng
qiě
zhé
bǎo
shēn
fěi
xiè
shì
rén
rén
yǒu
yán
róu
zhī
gāng
zhī
wéi
zhòng
shān
róu
gāng
guān
guǎ
wèi
qiáng
rén
yǒu
yán
yóu
máo
mín
xiān
zhī
zhī
wéi
zhòng
shān
zhī
ài
zhù
zhī
gǔn
zhí
yǒu
quē
wéi
zhòng
shān
zhī
zhòng
shān
chū
zhēng
jié
jié
měi
huái
怀
bāng
bāng
luán
qiāng
qiāng
wáng
mìng
zhòng
shān
chéng
dōng
fāng
kuí
kuí
luán
jiē
jiē
zhòng
shān
shì
chuán
guī
zuò
sòng
qīng
fēng
zhòng
shān
yǒng
huái
怀
wèi
xīn

译文

上天生育众百姓,有事物就有法则。百姓秉持常性,喜好美好品德。上天监视周朝,昭告旨意到下方。保佑这位天子,生下仲山甫。仲山甫的美德,柔和美好为准则。美好仪容面色,处事小心翼翼。效法古代训诫,努力实践威仪。顺从天子旨意,颁布明确命令。君王命令仲山甫,做诸侯的榜样。继承你祖先功业,保卫君王自身。发布接受王命,是王的喉舌。在外颁布政令,四方得以推行。严肃的王命,仲山甫执行。邦国好坏,仲山甫明辨。既明达又智慧,以此保全自身。早晚不懈怠,侍奉君王一人。人们有话说,软的就吞下,硬的就吐出。唯有仲山甫,软的不吞,硬的不吐。不欺侮孤寡,不畏惧强暴。人们有话说,德行轻如羽毛,百姓少能举起。我谋划此事,唯有仲山甫能践行。爱惜他却难相助,君王职责若缺失,唯有仲山甫能补全。仲山甫出行祭路神,四匹公马强壮。征夫行动敏捷,常怕赶不上。四马行进有力,八只车铃锵锵响。君王命令仲山甫,去东方筑城墙。四马强健奔腾,八只车铃喈喈鸣。仲山甫前往齐国,盼他早日归。吉甫作此诗篇,和穆如清风。仲山甫长途思念,以此慰藉他的心。

逐句剖析

"天生烝民":上天生育众百姓,

# 烝民:意即庶民,泛指百姓,是春秋战国时代及之前历代对“百姓”的称谓。烝:众。

"有物有则":有事物就有法则。

# 则:法则,规则。,物:有类别的万物。

"民之秉彝":百姓秉持常性,

# 秉彝:保持常性。秉,顺从,保持。彝,常理,常性。

"好是懿德":喜好美好品德。

# 懿:美。

"天监有周":上天监视周朝,

# 监:看,观察。

"昭假于下":昭告旨意到下方。

# 假:通“徦”,至。,昭:明,光明。

"保兹天子":保佑这位天子,

# 天子:指周宣王。,兹:此。,保:保佑。

"生仲山甫":生下仲山甫。

# 仲山甫:人名,樊侯,为宣王卿士,字穆仲。

"仲山甫之德":仲山甫的美德,

"柔嘉维则":柔和美好为准则。

# 则:符合法则。,柔嘉:柔和善美。

"令仪令色":美好仪容面色,

# 色:对人的和颜悦色。,令:善。

"小心翼翼":处事小心翼翼。

# 翼翼:谨慎的样子。

"古训是式":效法古代训诫,

# 式:用,效法。,古训:先人的遗教。

"威仪是力":努力实践威仪。

# 力:勤,熟习。,威仪:指礼节。

"天子是若":顺从天子旨意,

# 若:选择。一说顺。,是:语助词。

"明命使赋":颁布明确命令。

# 赋:颁布,推行,落实。,明命:成命。

"王命仲山甫":君王命令仲山甫,

"式是百辟":做诸侯的榜样。

# 百辟:百君,指众诸侯。辟:君,此指诸侯。

"缵戎祖考":继承你祖先功业,

# 祖考:先祖,先父。,戎:你。,缵:继承。

"王躬是保":保卫君王自身。

# 保:监护,教养。,躬:身体。

"出纳王命":发布接受王命,

# 出纳:指受命与传令。

"王之喉舌":是王的喉舌。

# 喉舌:代言人。

"赋政于外":在外颁布政令,

# 外:朝廷之外。,赋:布。

"四方爰发":四方得以推行。

# 发:执行,施行。,爰:乃,于是。

"肃肃王命":严肃的王命,

# 肃肃:严肃。

"仲山甫将之":仲山甫执行。

# 将:行。

"邦国若否":邦国好坏,

# 若否:好坏。若,顺。

"仲山甫明之":仲山甫明辨。

# 明:辨明。

"既明且哲":既明达又智慧,

# 哲:智。

"以保其身":以此保全自身。

# 保:守。

"夙夜匪解":早晚不懈怠,

# 解:通“懈”。

"以事一人":侍奉君王一人。

# 一人:指周天子。

"人亦有言":人们有话说,

"柔则茹之":软的就吞下,

# 茹:吃。

"刚则吐之":硬的就吐出。

# 刚:坚硬的。

"维仲山甫":唯有仲山甫,

"柔亦不茹":软的不吞,

# 柔亦:“柔亦”二句:意谓不欺软,不怕硬。

"刚亦不吐":硬的不吐。

"不侮矜寡":不欺侮孤寡,

# 矜:通“鳏”,老而无妻。

"不畏强御":不畏惧强暴。

# 强御:强悍。

"人亦有言":人们有话说,

"德輶如毛":德行轻如羽毛,

# 輶:轻。

"民鲜克举之":百姓少能举起。

# 克:能。,鲜:少。

"我仪图之":我谋划此事,

# 仪图:揣度。

"维仲山甫举之":唯有仲山甫能践行。

"爱莫助之":爱惜他却难相助,

# 爱:敬爱。

"衮职有阙":君王职责若缺失,

# 阙:缺。,职:犹“适”,即偶然。,衮:绣龙图案的王服。

"维仲山甫补之":唯有仲山甫能补全。

"仲山甫出祖":仲山甫出行祭路神,

# 祖:祭路神。

"四牡业业":四匹公马强壮。

# 业业:马高大的样子。

"征夫捷捷":征夫行动敏捷,

# 捷捷:马行迅疾的样子。,征夫:此处指随行人员。

"每怀靡及":常怕赶不上。

# 靡及:不至,顾不上,指不能完成使命。,每:每每,常常。

"四牡彭彭":四马行进有力,

# 彭彭:形容马蹄声杂沓。

"八鸾锵锵":八只车铃锵锵响。

# 八鸾:一马二鸾,四马八鸾,指一辆马车。鸾,通“銮”,车铃。

"王命仲山甫":君王命令仲山甫,

"城彼东方":去东方筑城墙。

# 东方:指齐地,齐地在镐京的东面。,城:筑城。

"四牡骙骙":四马强健奔腾,

# 骙骙:同“彭彭”。

"八鸾喈喈":八只车铃喈喈鸣。

# 喈喈:象声词,铃声。

"仲山甫徂齐":仲山甫前往齐国,

# 徂:往。

"式遄其归":盼他早日归。

# 遄:快,速。,式:语助词。

"吉甫作诵":吉甫作此诗篇,

# 吉甫:尹吉甫,宣王大臣。

"穆如清风":和穆如清风。

# 穆:和美。

"仲山甫永怀":仲山甫长途思念,

# 怀:思。,永:长。

"以慰其心":以此慰藉他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大雅·烝民》是《诗经》中的一首四言诗,由周宣王重臣尹吉甫创作,旨在赞颂贤臣仲山甫的德行与功绩,并表达对其出使齐国的送别之情。全诗共八章,每章八句,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意。诗歌开篇点明天命与人事的关系,以“天生烝民,有物有则”强调万物皆有法则,引出仲山甫作为天命所归的贤臣形象。诗中通过“柔嘉维则”“令仪令色”等词,刻画了仲山甫温和谨慎、恪守礼法的品格;又以“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展现其明辨是非、忠于职守的智慧。诗中“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等句,借民间谚语对比世俗态度,凸显仲山甫刚正不阿、不欺弱不畏强的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大雅·烝民》一诗的创作背景与主旨历来存在多元诠释。据《毛诗序》记载,此诗为周宣王重臣尹吉甫所作,旨在颂扬其“任贤使能”的政治举措,认为诗中通过表彰仲山甫的德行,间接反映了周王室中兴的历史进程。朱熹在《诗集传》中则提出不同见解,指出诗中虽提及宣王命仲山甫筑城于齐的史实,但全篇以送别场景为核心,应视为尹吉甫为仲山甫饯行所作的赠诗。清代学者郝敬在两者之外另辟蹊径,结合《春秋》笔法提出新解:诗中“衮职有阙”“式遄其归”等表述暗含规谏之意,认为仲山甫作为德才兼备的辅弼重臣,本应常侍君侧,出镇齐地实属不必要的人事安排,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朝政的隐忧。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赞扬仲山甫的美德和辅佐宣王的政绩的诗,体现了周代政治伦理思想及作者对礼治秩序的推崇。

2. 分段赏析

首章着重颂扬仲山甫乃顺应天命而生的非凡人物,以此总领全诗。开篇四句郑重引出“人性”这一命题,蕴含深刻的哲理意味。前人多将其视为最早的“性善论”依据,故孟子在《告子章》中引用此四句,并结合孔子的阐释作为论证“性善”的理论支撑。然而细察全诗,诗人并非刻意倡导“性善论”,实则是借“天赋予人善性”之意,为后文歌颂仲山甫奠定基础。第二至第六章不遗余力地赞美仲山甫的德行、才学与政绩:其一称其有德,遵循古训而行,深得周天子信赖;其二赞其能承继祖先基业,成为诸侯效仿的典范,是周天子忠实的代言人;其三述其洞察国事、明智忠贞,以勤勉政务报效周王;其四扬其性格刚直,既不畏惧强权势力,亦不欺凌弱势群体;其五则呼应前文,强调其德高望重的根本在于自身持续修养、德行积累,最终成长为朝廷中匡正缺失的重臣。诗人对仲山甫推崇至极,极尽美化之能事,塑造出一位德才兼备、肩负重任、忠于职守且关系国家命运的贤臣形象。第七、第八章方转入核心,叙述仲山甫奉周王之命前往东方督导修筑齐城之事,尹吉甫临别作诗相赠,既慰藉远行之人的辛劳,又祝愿其早日功成归来。全诗虽以对仲山甫个人的颂扬与惜别为基调,但通过诗中对仲山甫行事风格与内心世界的刻画,仍可大致窥见处于西周衰微之际的贵族阶层,对国家中兴事业的艰难有着清醒认知与隐忧,同时对能够力挽狂澜的辅佐重臣怀有深切的崇敬与渴盼。

3. 作品点评

诗中对仲山甫的诸多颂扬之辞,既根植于现实、真实可感,亦未尝不融入理想化的想象,其中寄托着诗人所属阶层的殷切期待。全诗结构严谨有序,表达手法灵动多变,堪称后世送别诗的参考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语意高妙,探微入奥,又别是一种风格,大约以理趣胜。

明孙鑛《批评诗经》

# 古人作诗自知自赏如此。

明钟惺《评点诗经》

# 《三百篇》说理始此,盖在宣王之世矣。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 开端四语,性命精微之奥,一篇诗旨函盖于此。

清牛运震《诗志》

# 诗美仲山甫德之纯粹而克全,故推本性善以言之。

清戴震《诗补传》

# 工于发端,与上篇同一高浑有势。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丝衣》

下一篇:先秦·左丘明《石碏谏宠州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