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泽之陂":池塘四周有堤坝,
"有蒲与荷":长着蒲草与荷花。
# 蒲: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在河滩上。
"有美一人":那边有个俊人儿,
"伤如之何":我该如何不想他。
# 伤:因思念而忧伤。按《尔雅》注引《鲁诗》作“阳”,《尔雅·释诂》:“阳,予也。”
"寤寐无为":日夜思念难做事,
# 无为:没有办法。一说无所作为,百无聊赖的意思。
"涕泗滂沱":眼泪鼻涕如雨下。
# 滂沱:本意是形容雨下得很大,此处比喻眼泪流得很多,哭得厉害。,泗:鼻涕。,涕:眼泪。
"彼泽之陂":在那池塘水岸边,
"有蒲与蕳":长着蒲草与莲花。
# 蕳:莲蓬,荷花的果实。一说兰草。《鲁诗》作“莲”。
"有美一人":那边有个俊人儿,
"硕大且卷":身材修长容貌好。
# 卷:鬓发之美。头发卷曲而美好的样子。一作“婘”,好貌。《毛传》:“卷,好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即婘之省借。……《广雅》:‘婘,好也。”朱熹《诗集传》:“卷,鬓发之美也。”
"寤寐无为":日夜思念难做事,
"中心悁悁":内心郁闷愁难熬。
# 悁悁:忧伤愁闷的样子。
"彼泽之陂":池塘四周堤坝高,
"有蒲菡萏":中有荷花与蒲草。
# 菡萏:荷花,莲花。
"有美一人":那边有个俊人儿,
"硕大且俨":身材修长风度好。
# 俨:庄重威严,端庄矜持。《毛传》:“俨,矜庄貌。”
"寤寐无为":日夜思念睡不着
"辗转伏枕":伏枕辗转多烦恼。
# 辗转:指反复不定,翻来覆去的样子。
"《泽陂》":《泽陂》,
"刺时也":是讽刺当时的时政。
"言灵公君臣淫于其国":说陈灵公和大臣们在国内放纵淫乱,
"男女相说":男女之间相互爱慕,
"忧思感伤焉":人们忧思感伤啊。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诗经诗,也是一首闺怨题材的情歌。介绍了主人公在池塘边看到香蒲、荷花等植物,想起心中恋慕的人,因思念而日夜难眠、流泪伤心的情景。描绘了主人公对心上人“硕大且卷”“硕大且俨”的美好印象。体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强烈渴望与无奈。营造了一种因思念而忧愁的氛围。表达了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深切爱恋与相思之苦。
2. 写作手法
起兴:“彼泽之陂,有蒲与荷”等句,以池塘边的植物起兴,引出对心上人的思念。复沓:三章结构重复,仅替换“荷”“蕳”“菡萏”等字,通过意象变换增强韵律感,同时层层递进地渲染愁绪,从“涕泗滂沱”到“辗转伏枕”,情感愈发深沉。白描:“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辗转伏枕”,以“寤寐无为”凝练概括昼夜难安的状态,“涕泗滂沱”直白描绘痛哭流涕的模样,“辗转伏枕”刻画深夜翻覆难眠的细节,不加修饰的白描手法,具有感染力。细节描写:“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辗转伏枕”等细节,生动展现主人公的思念之苦。
3. 分段赏析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点明水泽池塘边,蒲草与荷花共生,以蓬勃景物起兴,暗示生命与情感的萌发。“有美一人,伤如之何”:直言心中有一美男,因思念而痛苦无奈,“伤如之何”反问强化情感张力。“寤寐无为,涕泗滂沱”:昼夜难安,痛哭流涕,细节描写凸显思念之深与求而不得的绝望。“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换“荷”为“蕳”(莲蓬),景物细化,延续起兴手法,暗示情感的持续。“有美一人,硕大且卷”:赞美男子健壮俊美,“硕大”突出体魄,“卷”(通“婘”,俊俏)刻画容貌,展现具体的审美标准。“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失眠烦闷,内心煎熬,较第一章的痛哭,情感转为压抑的悒郁。“彼泽之陂,有蒲菡萏”:再换“蕳”为“菡萏”(莲花),景物升华,以荷花的高洁象征男子品格。“有美一人,硕大且俨”:补充男子“俨”(庄重)的神态,使形象更立体,体现对内在气质的倾慕。“寤寐无为,辗转伏枕”:从烦闷到辗转反侧、伏枕难眠,情感递进至极致,以动作收束,余味悠长。
4. 作品点评
《泽陂》是《诗经・陈风》中的抒情诗,其价值体现在三方面:其一,以自然意象与真挚情感的融合,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对后世《离骚》等作品影响深远;其二,诗中女子直率的情感表达,如“涕泗滂沱”“伤如之何”,展现了先秦女性在婚恋中的主动性,与后世礼教束缚下的含蓄形成鲜明对比;其三,复沓结构与细节描写的结合,使情感层层递进,呈现出“环环往复,愈转愈深”的特点。此外,诗中“硕大且卷”“硕大且俨”的审美标准,为研究先秦人体美学提供了珍贵资料。
# 兴也。此诗之旨,与《月出》相类。言:彼泽之陂,则有蒲与荷矣。有美一人,而不可见,则虽忧伤而如之何哉!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而已矣。
宋朱熹《诗集传》
上一篇:先秦·佚名《鄘风·君子偕老》
下一篇:先秦·左丘明《子产论尹何为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