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ēi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2
zhī
bēi
yǒu
yǒu
měi
rén
shāng
zhī
mèi
wéi
pāng
tuó
zhī
bēi
yǒu
jiān
yǒu
měi
rén
shuò
qiě
quán
mèi
wéi
zhōng
xīn
yuān
yuān
zhī
bēi
yǒu
hàn
dàn
yǒu
měi
rén
shuò
qiě
yǎn
mèi
wéi
zhǎn
zhuǎn
zhěn
bēi
shí
yán
líng
gōng
jūn
chén
yín
guó
nán
xiāng
yuè
yōu
gǎn
shāng
yān

译文

池塘四周有堤坝,长着蒲草与荷花。那边有个俊人儿,我该如何不想他。日夜思念难做事,眼泪鼻涕如雨下。在那池塘水岸边,长着蒲草与莲花。那边有个俊人儿,身材修长容貌好。日夜思念难做事,内心郁闷愁难熬。池塘四周堤坝高,中有荷花与蒲草。那边有个俊人儿,身材修长风度好。日夜思念睡不着伏枕辗转多烦恼。《泽陂》,是讽刺当时的时政。说陈灵公和大臣们在国内放纵淫乱,男女之间相互爱慕,人们忧思感伤啊。

逐句剖析

"彼泽之陂":池塘四周有堤坝,

"有蒲与荷":长着蒲草与荷花。

# 蒲:香蒲,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在河滩上。

"有美一人":那边有个俊人儿,

"伤如之何":我该如何不想他。

# 伤:因思念而忧伤。按《尔雅》注引《鲁诗》作“阳”,《尔雅·释诂》:“阳,予也。”

"寤寐无为":日夜思念难做事,

# 无为:没有办法。一说无所作为,百无聊赖的意思。

"涕泗滂沱":眼泪鼻涕如雨下。

# 滂沱:本意是形容雨下得很大,此处比喻眼泪流得很多,哭得厉害。,泗:鼻涕。,涕:眼泪。

"彼泽之陂":在那池塘水岸边,

"有蒲与蕳":长着蒲草与莲花。

# 蕳:莲蓬,荷花的果实。一说兰草。《鲁诗》作“莲”。

"有美一人":那边有个俊人儿,

"硕大且卷":身材修长容貌好。

# 卷:鬓发之美。头发卷曲而美好的样子。一作“婘”,好貌。《毛传》:“卷,好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即婘之省借。……《广雅》:‘婘,好也。”朱熹《诗集传》:“卷,鬓发之美也。”

"寤寐无为":日夜思念难做事,

"中心悁悁":内心郁闷愁难熬。

# 悁悁:忧伤愁闷的样子。

"彼泽之陂":池塘四周堤坝高,

"有蒲菡萏":中有荷花与蒲草。

# 菡萏:荷花,莲花。

"有美一人":那边有个俊人儿,

"硕大且俨":身材修长风度好。

# 俨:庄重威严,端庄矜持。《毛传》:“俨,矜庄貌。”

"寤寐无为":日夜思念睡不着

"辗转伏枕":伏枕辗转多烦恼。

# 辗转:指反复不定,翻来覆去的样子。

"《泽陂》":《泽陂》,

"刺时也":是讽刺当时的时政。

"言灵公君臣淫于其国":说陈灵公和大臣们在国内放纵淫乱,

"男女相说":男女之间相互爱慕,

"忧思感伤焉":人们忧思感伤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国风・泽陂》出自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陈风》,全诗三章,每章六句,每章意思基本相同。诗人以池塘边的香蒲、兰草、莲花起兴,叙述主人公看见这些植物,便想到自己恋慕的心上人,不禁心烦意乱,情迷神伤,晚上难以入睡,一腔愁闷发而为歌。诗中细节描写出色,如“寤寐无为,涕泗滂沱”等句,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此诗诗意显豁,弥漫着一股清新的气息。全诗通过起兴手法和细腻的情感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深切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古代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毛诗序》提出此诗是讽刺陈灵公和大夫孔宁、仪行父与夏姬通奸,使得国内淫乱风气盛行。现代学者大多觉得这是一首女子思念少年的情歌,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位男子追求心上人没能成功,于是满心烦闷,抒发为歌,才唱出了这一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诗经诗,也是一首闺怨题材的情歌。介绍了主人公在池塘边看到香蒲、荷花等植物,想起心中恋慕的人,因思念而日夜难眠、流泪伤心的情景。描绘了主人公对心上人“硕大且卷”“硕大且俨”的美好印象。体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强烈渴望与无奈。营造了一种因思念而忧愁的氛围。表达了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深切爱恋与相思之苦。

2. 写作手法

起兴:“彼泽之陂,有蒲与荷”等句,以池塘边的植物起兴,引出对心上人的思念。复沓:三章结构重复,仅替换“荷”“蕳”“菡萏”等字,通过意象变换增强韵律感,同时层层递进地渲染愁绪,从“涕泗滂沱”到“辗转伏枕”,情感愈发深沉。白描:“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辗转伏枕”,以“寤寐无为”凝练概括昼夜难安的状态,“涕泗滂沱”直白描绘痛哭流涕的模样,“辗转伏枕”刻画深夜翻覆难眠的细节,不加修饰的白描手法,具有感染力。细节描写:“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辗转伏枕”等细节,生动展现主人公的思念之苦。

3. 分段赏析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点明水泽池塘边,蒲草与荷花共生,以蓬勃景物起兴,暗示生命与情感的萌发。“有美一人,伤如之何”:直言心中有一美男,因思念而痛苦无奈,“伤如之何”反问强化情感张力。“寤寐无为,涕泗滂沱”:昼夜难安,痛哭流涕,细节描写凸显思念之深与求而不得的绝望。“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换“荷”为“蕳”(莲蓬),景物细化,延续起兴手法,暗示情感的持续。“有美一人,硕大且卷”:赞美男子健壮俊美,“硕大”突出体魄,“卷”(通“婘”,俊俏)刻画容貌,展现具体的审美标准。“寤寐无为,中心悁悁”:失眠烦闷,内心煎熬,较第一章的痛哭,情感转为压抑的悒郁。“彼泽之陂,有蒲菡萏”:再换“蕳”为“菡萏”(莲花),景物升华,以荷花的高洁象征男子品格。“有美一人,硕大且俨”:补充男子“俨”(庄重)的神态,使形象更立体,体现对内在气质的倾慕。“寤寐无为,辗转伏枕”:从烦闷到辗转反侧、伏枕难眠,情感递进至极致,以动作收束,余味悠长。

4. 作品点评

《泽陂》是《诗经・陈风》中的抒情诗,其价值体现在三方面:其一,以自然意象与真挚情感的融合,开创了“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对后世《离骚》等作品影响深远;其二,诗中女子直率的情感表达,如“涕泗滂沱”“伤如之何”,展现了先秦女性在婚恋中的主动性,与后世礼教束缚下的含蓄形成鲜明对比;其三,复沓结构与细节描写的结合,使情感层层递进,呈现出“环环往复,愈转愈深”的特点。此外,诗中“硕大且卷”“硕大且俨”的审美标准,为研究先秦人体美学提供了珍贵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兴也。此诗之旨,与《月出》相类。言:彼泽之陂,则有蒲与荷矣。有美一人,而不可见,则虽忧伤而如之何哉!寤寐无为,涕泗滂沱而已矣。

宋朱熹《诗集传》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鄘风·君子偕老》

下一篇:先秦·左丘明《子产论尹何为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