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óng
zhì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2
xióng
zhì
fēi
zhī
huái
怀
xióng
zhì
fēi
xià
shàng
yīn
zhǎn
jūn
zi
shí
láo
xīn
zhān
yuè
yōu
yōu
dào
zhī
yún
yuǎn
yún
néng
lái
bǎi
ěr
jūn
zi
zhī
xíng
zhì
qiú
yòng
zāng

译文

雄雉在空中飞翔,舒展着五彩翅膀。我如此思念夫君,给自己带来忧伤。雄雉在空中飞翔,叫声随飞翔而忽上忽下。我那诚实的夫君,实让我心劳神伤。看日月迭来迭往,思念是那样悠长。道路相隔真遥远,何时才能回家乡。那些在位君子们,不知我夫德高尚。不贪荣名不贪利,为何让他遭祸殃。

逐句剖析

"雄雉于飞":雄雉在空中飞翔,

# 于:往。一说语助词。

"泄泄其羽":舒展着五彩翅膀。

# 泄泄:鼓翅飞翔的样子。朱熹《诗集传》:“泄泄,飞之缓也。”

"我之怀矣":我如此思念夫君,

# 怀:因思念而忧伤。

"自诒伊阻":给自己带来忧伤。

# 阻:忧愁,苦恼。一说阻隔。,伊:此,这。,自诒:自己给自己。诒,通”贻“,遗留。

"雄雉于飞":雄雉在空中飞翔,

"下上其音":叫声随飞翔而忽上忽下。

# 下上其音:叫声随飞翔而忽上忽下。

"展矣君子":我那诚实的夫君,

# 展:诚,确实。

"实劳我心":实让我心劳神伤。

# 劳我心:即”我心劳“,因挂怀而操心、忧愁。劳,忧。

"瞻彼日月":看日月迭来迭往,

# 瞻:远看,望。

"悠悠我思":思念是那样悠长。

# 悠悠:绵绵不断。

"道之云远":道路相隔真遥远,

# 云:与下句的“云”同为语气助词。

"曷云能来":何时才能回家乡。

"百尔君子":那些在位君子们,

# 百尔君子:你们这些君子。百,凡是,所有。尔,你们。君子,在位、有官职的大夫。

"不知德行":不知我夫德高尚。

# 德行:品德和行为。

"不忮不求":不贪荣名不贪利,

# 求:贪求。,忮:忌恨,害也。一说”贪求“。

"何用不臧":为何让他遭祸殃。

# 不臧:不善,不好。,何用:何以,为何。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雄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现在普遍认为,这首诗表达妻子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同时指责当权者不讲道德。全诗共四章,每章四句。结构上前实后虚,前三章为最后一章做铺垫。前三章用“兴”的手法,通过描述雄雉飞翔的自然景象,引出妻子对丈夫的牵挂、遥望和失落心情;最后用“展矣君子”作转折,从个人思念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指责统治者德行缺失,使诗歌主题得到升华。这种由个人情感到社会关怀的结构安排,让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思想内涵更加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关于此诗的背景,至今存在多种解读。有说法认为是妻子想念戍边的丈夫,也有观点认为是友人之间的思念。《毛诗序》提出:“《雄雉》,刺卫宣公也。淫乱不恤国事,军旅数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旷,国人患之,而作是诗。”而清代学者方玉润则认为,这是友人之间互相勉励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思妇诗。描绘了女子因丈夫远行服役而日夜思念的情景,通过雄雉振翅、鸣声悠远的意象,暗喻征夫离散的无奈与哀愁。诗中既体现了对战争徭役的控诉,又饱含对丈夫安危的牵挂,末章更直指统治者贪欲误国的现实,展现了先秦女性在离乱中深沉的家国情怀。

2. 写作手法

起兴:“雄雉于飞,泄泄其羽”二句,借雄雉舒展双翼、自在翱翔之态,反衬思妇独守空闺的孤寂,引出“我之怀矣,自诒伊阻”的绵长愁绪。“瞻彼日月”更以日月轮转的自然规律,暗喻思念如时光般无尽流淌,将空间阻隔的“道之云远”与时间流逝的“悠悠我思”交织,形成时空交错的抒情张力。全篇以物起情,由景入思,前三章蓄势铺垫,末章方显“不忮不求”的批判升华,结构层次分明。

3. 分段赏析

这首诗的前两章都以雄雉开头。所谓“兴”,就是看到眼前的景物引发心里的感触:诗人看见雄野鸡在天上扑棱翅膀飞得自在,听见它们咕咕的叫声欢快响亮,再想到自己独守空房,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眼前雄雉能看得见拍打的翅膀,听得清咯咯的啼鸣,可出征的丈夫既不能见面,连声音都听不到。先是止不住地回想,接着就愁肠百结,思妇的思念就像叠起的浪头一波接着一波。这两章特意只写雄雉不写双飞,正说明夫妻分离的处境,为后面“怀念”“发愁”的情绪埋下伏笔。写雄雉时抓住“飞”的动作,描写它舒展羽毛的姿态和忽高忽低的啼叫,反复强调这种不停歇的状态,其实是在比喻丈夫服役长久不归,思妇的思念也永无止息。第三章改用日月轮转起兴,既说丈夫离家日子太久,也暗指自己绵长的愁绪。望着天边日月交替,思妇忍不住怅然发问:这遥远的归期到底在哪天?诗中“瞻”字勾勒出思妇凝望天空的画面,她眼前的日月与远方的征人形成空间呼应。前文雄雉的意象与此处的天地相连,构成完整的画面感。“道之云远”承接第一章“自诒伊阻”,前者说空间阻隔,后者讲路途艰难,合起来点明相见无期的现实。"曷云能来"既是对"悠悠我思"的回答,也是凝望后的必然答案:山水阻隔,丈夫确实回不来。字里行间都是对现实的无奈叹息。第四章笔锋一转,担忧丈夫在乱世中如何自处,字字都是深切关爱。古时传说雉鸟品性刚正,常用来比喻君子,《王风·兔爰》里“雉离于罗”就是说贤者遭难。这章“不知德行”反着劝诫之意,借雉鸟的品性提醒丈夫要坚守本心。看似责备实则牵挂,饱含着对丈夫安危的忧思与疼惜。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分两部分。前三章讲的是思念:女主人每天看着太阳起落、月亮圆缺,心里头总惦记着远行服役的丈夫,愁闷得解不开。后一章转为责问:她痛斥那些贵族君子们贪心不足,才害得夫妻分离。前面天天盼夫归是为后面鸣不平打基础,最后把怨气撒向当权者,不再只哭自个儿委屈,让整首诗的格局一下子开阔起来,成了对不公世道的控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妇人以其君子从役于外,故言:雄雉于飞,舒绘自得如此,而我之所思者,乃从役于外,而自遗阻隔也。

宋朱熹《诗集传》

# “实劳我心”“悠悠我思”,从“自诒伊阻”生来,却为末章含蓄起势。此通篇结构贯串处。

清牛运震《诗志》

# 篇法上虚下实,前三章曼声长吟,愁叹之音也;后一章心惧语急,悚切之旨也。全诗皆为“不臧”而言,文阵单行直走。

清陈震《读诗识小录》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斯干》

下一篇:先秦·佚名《狡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