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ēng
nián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2
fēng
nián
duō
shǔ
duō
yǒu
gāo
lǐn
wàn
亿
wéi
jiǔ
wéi
zhēng
qià
bǎi
jiàng
kǒng
jiē

译文

丰收年景谷物多,高大粮仓一座座,储存亿万新稻粮。酿成美酒甜又香,献给祖先来品尝。配合祭典很适当,普降恩泽多吉祥。

逐句剖析

"丰年多黍多稌":丰收年景谷物多,

# 稌:稻子,稻谷。,黍:小米。,丰年:丰收之年。

"亦有高廪":高大粮仓一座座,

# 高廪:高大的粮仓。,亦:句首助词。

"万亿及秭":储存亿万新稻粮。

# 万亿及秭:周代以十千为万,十万为亿,十亿为秭。万、亿、秭,都是形容数量极多。

"为酒为醴":酿成美酒甜又香,

# 醴:甜酒。此处是指用收获的稻黍酿造成清酒和甜酒。

"烝畀祖妣":献给祖先来品尝。

# 祖妣:指男女祖先。,畀:给予。,烝:进献,指献祭。

"以洽百礼":配合祭典很适当,

# 百礼:指祭祀时的各种礼仪。,洽:合于,配合。

"降福孔皆":普降恩泽多吉祥。

# 皆:普遍,多。一说嘉,美好。,孔:很,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周颂·丰年》是《诗经》中的一篇,属周代祭祀农神的乐章。此诗以平实笔触记述丰收盛况,前半部分通过“丰年多黍多稌”等句展现谷物丰饶的景象,将农人辛勤劳作的动态过程凝练于丰收图景的静态描摹之中;后半部分具体陈述以新酿黍酒“为酒为醴”祭祀先祖神灵的仪典,既表达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亦寄托着对来年风调雨顺的殷切期许。全诗采用赋体直陈其事,语言质朴简练,七章结构层次分明,前四句聚焦物产丰饶,后三句转向祭祀礼仪,完整呈现了周人“以农为本”的礼乐文化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毛诗序》认为《丰年》一诗的主旨在于“秋冬报祭”。郑玄注解指出,“报”的具体形式包含秋季的尝祭与冬季的烝祭。由于丰收多集中于秋季,故自秋收至冬初期间举行系列祭祀仪式(《毛传》所谓“以洽百礼”),实属顺理成章。《周颂·丰年》当属周人在丰年之际举行的报祭乐歌。周人每年有近十个月的农事祭祀活动,主要分为两类:春耕至秋收前的祈年祭,旨在祈求神明庇佑作物丰产;及至秋收冬藏后的报祭,对象涵盖天宗、祖先及被神格化的植物神祇(如后稷即被视为谷物之神)等。此诗所载的祭祀仪典,正是周人在秋冬时节对天地祖宗的感恩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诗经中的一首四言颂诗,也是周人庆丰年祭田神的乐诗。诗歌以丰收庆典为题材,主要运用赋法,表达了对祖先神灵庇佑的感恩,更寄托了对来年风调雨顺的期盼。体现了周人“以农为本”的礼乐文化传统。

2. 写作手法

寓动于静:“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诗开篇描绘丰收景象,以密集的谷物意象、高大粮仓及庞大数字在静态铺陈中暗含农事劳作的时序流动,以静写动,简洁展现丰收,又留想象空间。赋:“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直接罗列黍、稻等农作物,以及高耸粮仓的景象,展现物产丰饶。强化丰收的真实性与盛大感,奠定全诗质朴基调。直抒胸臆:“降福孔皆”一句,既表达出对神灵赐福的赞颂,又流露出对神灵进一步普遍赐福的期盼,直白的表达出人们对福祉的渴望。

3. 分段赏析

“丰年多黍多稌”,开篇勾勒丰收图景,点明丰年之际黍稷盈畴,以直陈手法奠定丰收根基,为后文张本。“亦有高廪”,此句递接前文,摹绘巍峨廪实,暗指谷物丰储,进一步强化丰收气象,侧面彰显农业生产之繁盛。“万亿及秭”,采用虚数修辞,“万亿”“秭”极状粮储之巨,深化丰收盛况带来的视觉冲击,突显西周王畿的殷实强盛。“为酒为醴”,述以嘉禾酿制醇醪,既展现丰收物的转化利用,亦揭示祭仪筹备过程,体现丰收成果的仪式化运用。“烝畀祖妣”,昭示将醴酒粢盛奉祀先祖,经由祭祀先祖,传达对祖灵护佑的感戴,达成天人交感,蕴含对先祖功德的崇奉与对天命眷顾的铭感。“以洽百礼”,意谓以丰腆祭品完备各类祀典,彰显因岁稔而祀事周备,能恪守各种礼仪制度,展现对祭祀仪轨的虔敬态度。“降福孔皆”,既是对神灵已赐恩典的颂扬,又是对更广福祉的祈请,折射出面对自然规律与命运无常时,民众渴求神灵庇佑的深切诉求,体现对现世安稳与来日福祉的双重期许。

4. 作品点评

全诗用笔严谨,对仗工整,语言简洁质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赋也。此秋冬报赛田事之乐歌,盖祀田祖先农方社之属也。

宋朱熹《诗集传》

# 《笺》以秋冬报为尝烝,王安石以丰年属天地之功,故以此诗为祭上帝。陈祥道引《丰年》以证《礼》,谓秋报者,季秋之于明堂也。吕祖谦谓以祈为郊(祭天),则季秋大飨明堂,安知不并歌《丰年》之诗以为报欤?曹粹中谓秋冬大飨,及祭四方八蜡,天地百神,无所不报,同歌是诗。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角弓》

下一篇:先秦·佚名《清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