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èi
fēng
·
·
shuò
shǔ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2
shuò
shǔ
shuò
shǔ
shí
shǔ
sān
suì
guàn
kěn
shì
jiāng
shì
yuán
suǒ
shuò
shǔ
shuò
shǔ
shí
mài
sān
suì
guàn
kěn
shì
jiāng
shì
guó
guó
guó
yuán
zhí
shuò
shǔ
shuò
shǔ
shí
miáo
sān
suì
guàn
kěn
láo
shì
jiāng
shì
jiāo
jiāo
jiāo
shuí
zhī
yǒng
háo

译文

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照顾。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土有幸福。那乐土啊那乐土,才是我的好去处。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麦!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优待。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国有仁爱。那乐国啊那乐国,才是我的好所在!大田鼠呀大田鼠,不许吃我种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对我不慰劳!发誓定要摆脱你,去那乐郊有欢笑。那乐郊啊那乐郊,谁还悲叹长呼号?

逐句剖析

"硕鼠硕鼠":大田鼠呀大田鼠,

# 硕鼠:大老鼠。一说田鼠。

"无食我黍":不许吃我种的黍!

# 黍:黍子,也叫黄米,谷类,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毋,不要。

"三岁贯女":多年辛勤伺候你,

# 三岁贯女:侍奉你多年。三岁,多年,说明时间久。三,非实数。贯,借作“宦”,侍奉,也有纵容、忍让的意思。女,同“汝”,你,指统治者。

"莫我肯顾":你却对我不照顾。

# 莫我肯顾:“莫肯顾我”的倒装。顾,顾惜、照顾的意思。

"逝将去女":发誓定要摆脱你,

# 女:一作“汝”。,去:离开。,逝:通“誓”,表态度坚决的词。

"适彼乐土":去那乐土有幸福。

# 乐土:安居乐业的地方。,适:往。

"乐土乐土":那乐土啊那乐土,

"爰得我所":才是我的好去处。

# 所:处所,此指可以正当生活的地方。,爰:乃,于是,在那里。

"硕鼠硕鼠":大田鼠呀大田鼠,

"无食我麦":不许吃我种的麦!

"三岁贯女":多年辛勤伺候你,

"莫我肯德":你却对我不优待。

# 德:加恩,施惠 ,感激。

"逝将去女":发誓定要摆脱你,

"适彼乐国":去那乐国有仁爱。

# 国:域,即地方。

"乐国乐国":那乐国啊那乐国,

"爰得我直":才是我的好所在!

# 直:同“值”,价值,报酬。一说通“职”。王引之《经义述闻》说:“当读为职,职亦所也。”

"硕鼠硕鼠":大田鼠呀大田鼠,

"无食我苗":不许吃我种的苗!

"三岁贯女":多年辛勤伺候你,

"莫我肯劳":你却对我不慰劳!

# 劳:慰劳。

"逝将去女":发誓定要摆脱你,

"适彼乐郊":去那乐郊有欢笑。

"乐郊乐郊":那乐郊啊那乐郊,

"谁之永号":谁还悲叹长呼号?

# 永号:长叹,长歌呼号,永远叫苦。号,呼喊。,谁之:一说即唯以。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谁,同“唯”。之,其,表示诘问语气。一说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魏风・硕鼠》作为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深刻反映了古代劳动者对残酷剥削的强烈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热切憧憬。诗中将贪得无厌的剥削者喻为硕鼠,生动展现其贪婪狡黠的丑恶嘴脸——它们肆意掠夺,全然不顾劳动者生死,致使百姓难以生存,不得不踏上寻觅理想家园的征程。全诗三章,每章八句,借硕鼠作比,喻体选择精准,直白揭露社会不公。同时,诗歌在情感铺陈上层层递进,反复咏叹,形成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硕鼠》约创作于东周春秋时期魏国奴隶制衰落之际,其作者当为饱受苛政剥削的底层民众或代言文人。关于《硕鼠》的创作主旨与背景,历代学者见解不一。《毛诗序》认为此诗意在“刺重敛”,直指国人讽刺国君横征暴敛、如大鼠般蚕食百姓,且不施善政又畏惧民众;朱熹在《诗序辨说》中则提出,该诗或是借硕鼠讽刺官吏,并非直接将君主比作硕鼠。自人类步入阶级社会,被剥削阶级的反剥削斗争从未停歇。在奴隶社会,逃亡是奴隶反抗的主要方式,殷商卜辞中“丧众”“丧其众”的记载便是佐证。到西周到东周春秋时期,随着奴隶制走向衰落,奴隶的反抗进一步升级,从单纯逃亡发展为聚众斗争,像《左传》记载的郑国“萑苻之盗”与陈国筑城者的抗争事件。《硕鼠》便诞生于这样的历史浪潮之中。此外,自古还有观点认为,此诗是姬姓魏国濒临灭亡之际的产物,为它的创作背景增加了另一种理解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社会现实题材的四言古诗,借“硕鼠窃食”的景象写出了被剥削者对贪婪统治者的愤恨与反抗。

2. 写作手法

比喻:以“硕鼠”比喻贪婪的剥削者,取老鼠性喜窃食、贪得无厌的特性,与统治者掠夺百姓粮食的行径高度契合。“无食我黍(麦、苗)”的呼告,将鼠的生物习性与剥削行为直接关联,形成喻体与喻指的紧密对应,使抽象的阶级压迫通过具体物象得以具象化,既凸显批判的尖锐性,又让情感表达更具感染力。

3. 分段赏析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开篇以“硕鼠”直呼剥削者,将贪婪的奴隶主比作偷吃粮食的大老鼠,形象贴切又充满愤恨。“无食我黍”以命令式语气发出警告,似是农人指着硕鼠的痛斥,直白有力。“三岁贯女”写农人多年供养剥削者,“贯”字道尽辛劳与隐忍,而“莫我肯顾”则揭露对方的冷漠寡恩,多年付出换不来一丝顾念,“汝”与“我”的对立关系在这一供一取中鲜明展现,暗含对“谁养活谁”这一根本问题的质问。“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人在认清剥削本质后,发出决绝的宣言。“逝将去女”的“逝”字如利刃出鞘,斩破长久的压抑,展现出反抗的坚定决心。“乐土”的反复咏叹,是对理想中无剥削世界的憧憬:那里有“我所”,是农人应得的安身之所。这一想象虽带有乌托邦色彩,却是被压迫者对公平生存权的本能渴望,如暗夜里的星火,点燃了对现实的批判与对未来的期许。“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第二章换“麦”字承续控诉,粮食从“黍”到“麦”,暗示剥削的范围之广。“莫我肯德”相较“莫我肯顾”,更强调剥削者的忘恩负义,农人不仅未被顾念,连基本的感激都得不到。“德”字在此既是道德层面的苛责,更是对剥削者贪婪本性的揭露,将双方的矛盾从物质掠夺推向情感漠视的更深层。“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乐国”是“乐土”的延续,“直”字点明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不仅要生存,更要活得正当、有尊严。这一呼喊超越了个体诉求,上升为对社会公正的集体向往。诗人用“直”取代“所”,使理想图景从“安身”进阶到“公平”,展现出被压迫者意识的深化,即便现实中难以实现,却为后世树立了反抗剥削的精神标杆。“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末章以“苗”字收束,从成熟的粮食到青苗,可见剥削已深入到农作的源头,连未成熟的幼苗都被觊觎,凸显剥削的残酷与无度。“莫我肯劳”指剥削者从不慰劳农人,连一句辛劳的体恤都无,彻底撕下了统治者“仁政”的伪装,暴露出其冷血本质。“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乐郊”是理想的终极寄托,“谁之永号”以反问收束,描绘出一幅没有哀号的乐土图景:在那片乐郊,谁还会长久哭泣?这一反问实则是对现实中“永号”不断的控诉,以理想之境反衬现实之苦。全诗以“硕鼠”起兴,三章层层递进,从物质掠夺到情感漠视,从个体反抗到集体理想,用最朴素的语言喊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如重锤击响了反剥削的战鼓,千年后仍振聋发聩。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纯用比法,喻义鲜明,将掠夺者比作令人厌弃的大老鼠,极为形象。《诗经》里这类以物喻人的诗作连同此篇共三篇,其余为《周南·螽斯》与《豳风·鸱鸮》。三者都借事物比拟人事,却各有不同。另两篇可视为寓言诗,全篇以物咏志,深层意思藏在对事物的描写中。此篇用硕鼠喻掠夺者虽与以鸱鸮喻恶人相似,但《豳风·鸱鸮》后半仍以鸟的视角控诉鸱鸮,寓意包含在整体形象里,容易有不同的解读;而此篇后半部分则是直接以人斥责老鼠,寓意更直白,用来比喻的事物和所指的对象呈现明显的对应关系。《毛诗序》称老鼠“贪而畏人”,重敛者“蚕食百姓……如大鼠一般”,这种理解与后世人们的认知高度契合,正是源于这种直白的对应。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比也。民困于贪残之政,故托言大鼠害己而去之也。

宋朱熹《诗集传》

# 叠呼“硕鼠”,疾痛切怨。

清牛运震《诗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弹歌》

下一篇:先秦·吕不韦《人有亡斧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