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ng
fēng
·
·
yáng
zhī
shuǐ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2
yáng
zhī
shuǐ
liú
shù
chǔ
zhōng
xiǎn
xiōng
wéi
xìn
rén
zhī
yán
rén
shí
kuáng
yáng
zhī
shuǐ
liú
shù
xīn
zhōng
xiǎn
xiōng
wéi
èr
rén
xìn
rén
zhī
yán
rén
shí
xìn

译文

平缓流动的河水啊,漂不动成捆的荆条。我终究缺少兄弟,只有我和你相依啊。你千万别轻信他人的闲话啊,他们那是在挑拨诳骗你啊。平缓流动的河水啊,漂不动成捆的干柴。我终究缺少兄弟,只有我们两个人相伴啊。你千万别信他人传闲话啊,他们那些人实在不可信啊。

逐句剖析

"扬之水":平缓流动的河水啊,

"不流束楚":漂不动成捆的荆条。

# 楚:荆条。

"终鲜兄弟":我终究缺少兄弟,

# 鲜:缺少。,终:既。

"维予与女":只有我和你相依啊。

# 女:通“汝”,你。

"无信人之言":你千万别轻信他人的闲话啊,

# 言:流言。

"人实迋女":他们那是在挑拨诳骗你啊。

# 迋:通“诳”,欺骗。

"扬之水":平缓流动的河水啊,

"不流束薪":漂不动成捆的干柴。

"终鲜兄弟":我终究缺少兄弟,

"维予二人":只有我们两个人相伴啊。

# 二人:同心者极少的意思。

"无信人之言":你千万别信他人传闲话啊,

"人实不信":他们那些人实在不可信啊。

# 信:诚信,可靠。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郑风·扬之水》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杂言古诗,作者不详,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当下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首妻子向丈夫深情倾诉的诗歌。诗人以真挚的笔触,展现出抒情主人公纯粹的内心世界与赤诚情感。全诗共两章,每章六句,句式以四言为主,巧妙穿插三言与五言,节奏明快且富有变化。诗中语言质朴自然,充满口语化的韵味,字里行间皆是深情,使整首诗情感真挚动人,极具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关于《郑风·扬之水》的创作背景,历来众说纷纭。《毛诗序》提出:“《扬之水》,闵(悯)无臣也。君子闵忽之无忠臣良士,终以死亡,而作是诗也。”朱熹在《诗集传》中则将其判定为“淫者相谓”之辞;闻一多于《风诗类钞》里解读为“将与妻别,临行劝勉之词”;另有观点认为这是“兄弟相规”,旨在告诫亲人团结互信的篇章。 从诗意来看,全篇呈现出妇女向丈夫诉说的口吻。在古代,男子除正妻外可纳妾,且因仕途、从商等原因常离家远行,其在外是否行为不检,妻子往往难以约束。然而,礼教对妇女贞节要求严苛,一旦丈夫听闻有关妻子的风言风语,必然会加以追究;若夫妻往昔感情深厚,丈夫对妻子颇为宠爱,面对流言时便会陷入痛苦纠结。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妻子为消除丈夫因误信流言而产生的疑虑,作出的真诚表白。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杂言古诗,这首诗描写妻子对丈夫的真情告白,表现了女主人公纯洁的内心和对真挚爱情的坚守。

2. 写作手法

起兴:以“扬之水,不流束楚”的自然景象起兴,借平缓流水无法漂动成捆荆条、柴薪的现象,暗示夫妻关系紧密依存,为后文妻子倾诉衷肠作铺垫。

3. 分段赏析

第一章:“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迋女。”首句以“扬之水,不流束楚”起兴,以平缓流水无法漂动成捆荆条的自然现象,暗喻夫妻关系应如“束楚”般紧密依存、不可分割。接着直抒胸臆,“终鲜兄弟,维予与女”点明女子因娘家势单力薄,视丈夫为唯一依靠的处境,语气亲昵而依赖。末两句“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以急切的劝诫,直陈对丈夫的担忧,恳请其切勿轻信流言,情感真挚坦率,凸显女子对婚姻的珍视与对丈夫的信赖。第二章:“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第二章换韵复沓,以“束薪”替代“束楚”,重复兴句结构,强化“夫妻命运捆绑”的象征意义。“维予二人”相较于首章“维予与女”,称谓更显亲密,进一步强调夫妻二人相依为命的关系。末句“人实不信”以双重否定加强语气,直言搬弄是非者不可信任,比首章“人实迋女”更显果决,将女子对谣言的憎恶与对夫妻感情的坚定维护推向高潮。全诗以口语化的质朴语言,层层递进地展现女子面对流言时的忧虑与坦诚,情感基调恳切动人,充满生活气息。

4. 作品点评

《郑风·扬之水》借助蕴含特定意义的兴词抒情,表意含蓄且耐人寻味。诗句以四言为主,首句三言、第五句五言与之搭配,节奏富于变化,同时融入口语化表达的韵味,情感传达真挚恳切,极具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不过兄弟相疑,始因谗间,继乃悔悟,不觉愈加亲爱,遂相劝勉。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野有死麕》

下一篇:先秦·佚名《河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