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dōng
mén

朝代:先秦作者:佚名浏览量:2
chū
dōng
mén
yǒu
yún
suī
yún
fěi
cún
gǎo
jīn
liáo
yuán
chū
yīn
𬮱
yǒu
suī
fěi
gǎo
liáo

译文

漫步城东门,美女多若天上云。虽然多若云,非我所思人。唯此素衣绿头巾,才让我乐又亲近。漫步城门外,美女多若茅花白。虽若茅花白,亦非我所怀。唯此素衣红佩巾,才让我爱又欢欣。

逐句剖析

"出其东门":漫步城东门,

# 东门:城东门,是郑国游人云集的地方。

"有女如云":美女多若天上云。

# 如云:形容女子众多。

"虽则如云":虽然多若云,

# 虽则:虽然。

"匪我思存":非我所思人。

# 思存:想念。思:语助词。存:一说在;一说念;一说慰藉。,匪:非。

"缟衣綦巾":唯此素衣绿头巾,

# 綦巾:暗绿色头巾。,缟:白色;素白绢。

"聊乐我员":才让我乐又亲近。

# 员:同“云”,语助词。一说友,亲爱。,聊:且,愿。

"出其𬮱阇":漫步城门外,

# 闉阇:城门外的护门小城,即瓮城门。

"有女如荼":美女多若茅花白。

# 荼:茅花,白色。茅花开时一片皆白,此亦形容女子众多。

"虽则如荼":虽若茅花白,

"匪我思且":亦非我所怀。

# 思且:思念,向往。且:语助词。一说慰藉。

"缟衣茹藘":唯此素衣红佩巾,

# 茹藘:茜草,其根可制作绛红色染料。此指绛红色衣巾。“缟衣”“綦巾”“茹藘”之服,均显示此女身份之贫贱。

"聊可与娱":才让我爱又欢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出其东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以男子的视角展开,描述他走出城东门,看到众多美丽的女子。然而,他并未为这些女子所动,心中只想着那位身着素衣、系着淡绿色头巾的女子。诗篇不仅展现了当时男女之间纯粹而美好的爱情,还以一种委婉含蓄的方式,对那些在感情中喜新厌旧、见异思迁之人予以批评。全诗共分为两章,每章六句,语言质朴无华,简洁明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毛诗序》认为此诗是“闵乱”之作,郑国内乱之际,兵革不息导致男女离散,夫妻相弃,民众内心充满忧虑与恐惧,渴望能守护住自己的家庭,这首诗便是这种情感的体现。朱熹在《诗集传》里提出此诗乃某人见诸多淫奔之女后有感而发。这些女子虽容貌美丽且人数众多,却并非自己真正所思慕之人,反而觉得家中的妻子,尽管家境贫寒,服饰简陋,却能让自己心生安乐,以此表达对糟糠之妻的坚守与深情。姚际恒则在《诗经通论》中否定前两说,他认为,此诗并非淫奔之诗,诗中提及的“缟衣綦巾”的女子,实则是主人公的妻子,这首诗传达的是对妻子的忠贞爱意。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引用《夏小正》传“缟衣为未嫁女所服之”的记载,推断诗中主人公的爱恋对象乃是其恋人。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爱情诗​​。它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男子面对众多佳丽时对心上人的忠贞不渝,体现了先秦时期平民阶层纯洁的爱情观,同时含蓄批判了见异思迁的浮薄风气。

2. 写作手法

渲染:“有女如云”“有女如荼”,用“如云”“如荼”极力形容女子的美丽动人,毫不掩饰的赞叹之语,将主人公瞬间被吸引的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为后文其情感的转折和对意中人的钟情做铺垫。反衬:“有女如云”“有女如荼”,以众多美女的盛妆华服、美丽动人来反衬男主人公心中“缟衣綦巾”“缟衣茹藘”的心上人。男主人公坚定选择意中人后,那些众多美女在其心上人的对照下黯然失色,从而更加突出了男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对比:“有女如云”描绘众多女子如云般繁多、轻盈且衣饰鲜丽,和“缟衣綦巾”对比,突出其朴素淡雅;“有女如荼”形容女子穿着白色服装如漫天飞舞的白茅花,和“缟衣茹藘”相对,凸显其素衣红裙的出众。

3. 分段赏析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这两章诗句复叠而出,巧妙之处在于皆从男主人公的视角展开描绘,生动表现出他在刹那间目睹众多美女时,内心油然而生的惊讶与赞叹之情。“如云”一词,将众多女子的体态轻盈之姿刻画得入木三分,在那五彩斑斓、飞彩流丹的场景中,愈发显得她们衣饰鲜丽夺目,缤纷色彩令人目不暇接;“如荼”则生动展现了众女的青春活力与美好,恰似菅茅之花绚烂盛开,让她们的笑靥更加灿烂,整个人焕发出蓬勃生气。面对着如此众多的美丽女子,即便是心如枯木、性若顽石之人,恐怕也难免会目光被吸引,心中泛起涟漪,怦然心动。就在迈出城门的那一刻,此诗的主人公同样被眼前这“如云”“如荼”的美女阵容所吸引。他那毫不掩饰的赞叹之语,正是内心那份突然涌起且难以自抑之情的真实表露。然而,人的情感世界复杂而奇特,“爱情”更是微妙难测。“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虽则如荼,匪我思且”,在众多美女面前已然心动的主人公,当真正要做出关乎内心所爱的抉择时,说出的话语却如此出人意料。这两个“虽则……匪我……”的转折句,以一种不容置疑、坚定不移的语气,淋漓尽致地彰显出主人公对爱情的情有独钟。好奇的读者不禁要问:究竟是怎样的女子,能如此幸运地成为他心中的挚爱?“缟衣綦巾,聊乐我员”、“缟衣茹藘,聊可与娱”这两句,带着主人公无限的喜悦与自豪,将他的那位恋人清晰地推到了读者眼前。倘若你还知晓,“缟衣綦巾”、“缟衣茹藘”皆为“女服之贫贱者”(朱熹语),恐怕在感到惊奇之余,更会对主人公心生敬意。原来,他情有独钟的,竟是这样一位身着素衣绿巾的贫贱女子!在主人公心中,只要两心相知相惜,又何须在意贵贱贫富之分——这便是世间最弥足珍贵的真挚爱情。主人公以决然的语气,否定了对“如云”“如荼”美女的选择,而以饱含喜悦与自豪的结句,唯独钟情于那“缟衣茹藘”的心上人,由此足见他对这位女子的爱意之深。此时再回首品味诗章开篇对东门外“如云”“如荼”美女的赞叹之笔,便会发现,这其实都只是一种巧妙的渲染与反衬。那些身着盛妆华服的众多女子,在“缟衣綦巾”的心上人的映照下,顿时黯然失色。这源自主人公至深至真的爱情投射在这首诗中的动人光彩。在它的照耀下,这段贫贱之恋绽放出超越任何世俗势利的独特价值与美感。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的语言质朴平实,不刻意雕琢,却自有一种色彩美感。全诗两章结构一致,所写皆为真实的场景与真挚的情感,却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韵。诗中虽未出现呼天抢地的激昂誓言和生死相依的爱情表白,但在这平淡诉说中,读者却能真切体察到主人公内心深处涌动的炽热爱意。诗歌通过抑扬跌宕的情调变化,真实地展现出主人公起伏不定的心理历程,读来含蓄蕴藉,韵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却是个识道理人所作,郑诗虽淫乱,此诗却如此好。

宋朱熹《朱子语类》

# 小序谓“闵乱”,诗绝无此意。按郑国春月,士女出游,士人见之,自言无所系思,而室家聊足娱乐也。男固贞矣,女不必淫。以“如云”“如荼”之女而皆谓之淫,罪过罪过!人孰无母、妻、女哉!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先秦·佚名《承宫樵薪苦学》

下一篇:先秦·佚名《采薇(节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