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同车":姑娘和我同乘车,
# 同车:一说男子驾车到女家迎娶。
"颜如舜华":容貌就像花一样。
# 华:同“花”。,舜:木槿:落叶灌木,夏天开花。,颜:脸。
"将翱将翔":体态轻盈如飞鸟,
# 将翱将翔:形容女子步履轻盈。一说遨游徘徊。翱、翔,飞翔。
"佩玉琼琚":珍贵佩玉泛光芒。
# 琼琚:指珍美的佩玉。
"彼美孟姜":她是美丽姜姑娘,
# 孟姜:姜姓长女。,彼:那,那是。
"洵美且都":举止娴雅又大方。
# 都:闲雅,美。,洵:确实。
"有女同行":姑娘和我同路行,
# 行:路。
"颜如舜英":容貌就像木槿花。
# 英:花。
"将翱将翔":体态轻盈像鸟翔,
"佩玉将将":佩玉锵锵悦耳响。
# 将将:佩玉锵锵悦耳响。美丽姑娘她姓姜,美好声誉人难忘。
"彼美孟姜":美丽姑娘她姓姜,
"德音不忘":美好声誉人难忘。
# 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有女同车》":《有女同车》这首诗,
"刺忽也":是讽刺太子忽的。
"郑人刺忽之不昏于齐":郑国人讽刺太子忽不与齐国通婚。
"太子忽尝有功于齐":太子忽曾经对齐国有功,
"齐侯请妻之":齐侯请求把女儿嫁给他。
"齐女贤而不取":齐国女子贤德,太子忽却不娶她,
"卒以无大国之助":最终因为没有大国的援助,
"至于见逐":以至于被驱逐,
"故国人刺之":所以郑国人作此诗讽刺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贵族男女爱情的四言诗。描绘了贵族男女同车出游的场景,通过描写女子美丽的容颜如木槿花,轻盈的体态似飞鸟,精致的佩饰如玉佩相碰发声,以及她美好的品德声誉,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赞美与爱慕之情。借女子容颜、体态、佩饰等景象,写出了男子对女子的倾慕。
2. 写作手法
铺陈:“颜如舜华”“颜如舜英”描绘女子容颜如木槿花般美丽;体态上,用“将翱将翔”多次强调其轻盈如飞鸟;佩饰上,以“佩玉琼琚”“佩玉将将”细致刻画女子佩戴玉佩的精致与优雅;内在品德则以“洵美且都”“德音不忘”进行强调。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铺陈,全面而生动地展现出女子的美好形象。
3. 分段赏析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开篇点明与女子同车,以木槿花比喻女子容颜,展现其美丽。“将翱将翔”描绘女子体态轻盈,如同飞鸟般灵动。“佩玉琼琚”进一步刻画女子佩戴珍贵玉佩,增添优雅气质。“彼美孟姜,洵美且都”强调女子姓姜且为长女,确实美丽又娴雅,从外在到内在对女子进行赞美。“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此部分继续描述与女子同行,再次以木槿花喻其容颜。“将翱将翔”依旧突出体态轻盈,“佩玉将将”描绘玉佩碰撞发出悦耳声音,展现女子行动时的动人姿态。最后“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强调女子不仅容貌美,品德声誉也美好,令人难以忘怀,深化了对女子的赞美之情。
4. 作品点评
《国风・有女同车》是周代贵族男女间的恋歌。诗以男子视角,赞颂女子容貌昳丽、品德美好。夏秋之交,木槿盛放,诗中男女结伴出游。时而驾车疾驰于乡间道途,时而下车健步而行,洋溢着欢快情绪,节奏明快。
# 此疑亦淫奔之诗,言所与同车之女其美如此,而又叹之曰:彼美色之孟姜,信美矣,而又都也。
宋朱熹《诗集传》
上一篇:先秦·佚名《女曰鸡鸣》
下一篇:先秦·佚名《国风·召南·鹊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