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曰鸡鸣":女说公鸡已打鸣,
"士曰昧旦":男说天色尚未明。
# 昧旦:天色将明未明之际。
"子兴视夜":你快起来看天空,
# 视夜:察看夜色。,兴:起。,子:你。
"明星有烂":启明星儿亮晶晶。
# 有烂:即“烂烂”,明亮的样子。,明星:即星明,星光明亮。
"将翱将翔":鸟儿将要展翅飞,
# 将翱将翔:指已到了破晓时分,宿鸟将出巢飞翔。
"弋凫与雁":射些鸭雁给你尝。
# 凫:野鸭。,弋:用生丝做绳,系在箭上射鸟。
"弋言加之":射中野鸭和大雁,
# 加:射中。一说“加豆”,食器。,言:语助词,下同。
"与子宜之":为你烹调成佳珍。
# 宜:用适当地方法烹饪。译为烹饪。,与:犹为。
"宜言饮酒":就着美味来饮酒,
# 言:语助词。
"与子偕老":与你携手共此生。
"琴瑟在御":你弹琴来我鼓瑟,
# 御:用,弹奏。
"莫不静好":生活宁静又温馨。
# 静好:和睦安好。
"知子之来之":知你对我真关怀,
# 来:借为“赉”,慰劳。
"杂佩以赠之":送你杂佩表我爱。
# 杂佩:古人佩饰,上系珠、玉等,质料和形状不一,故称杂佩。
"知子之顺之":深知你对我体贴,
# 顺:柔顺。
"杂佩以问之":送你杂佩表我情。
# 问:慰问,问候。一说赠送。
"知子之好之":知你对我情义深,
# 好:爱恋。
"杂佩以报之":回赠杂佩情更真。
# 报:赠物报答。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婚恋诗。借夫妻间的对话场景,写出了和睦的家庭生活与夫妻间真挚的爱情,以及对美好人生的心愿。
2. 写作手法
重章叠句:末章“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三句结构相同,仅替换“来之”“顺之”“好之”与“赠之”“问之”“报之”,反复咏叹。通过重复强化男子对妻子的深情,层层递进地展现爱意的浓烈,使情感表达更充沛。
3. 分段赏析
第一个镜头:鸡鸣催晨。起初,妻子清晨的催促,并没让丈夫觉得舒心。公鸡刚叫,勤劳的妻子就起身准备开始一天的活计,告诉丈夫“鸡已打鸣”。“女曰鸡鸣”,妻子的催促语气委婉,话语里满是疼惜;“士曰昧旦”,丈夫回应得直白,明显带着不快。他好像实在想多睡会儿,怕妻子再催,便辩解着补充:“你开窗看看夜空,满天的星星还亮着呢。”妻子很执着,想到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就提高声音提醒他该承担的生活责任:“巢里的鸟雀就要满天飞了,该整理好弓箭去芦苇荡了。”语气坚定,话语却依旧温和。钱锺书说:“‘子兴视夜’二句皆士答女之言;女谓鸡已叫旦,士谓尚未曙,命女观明星在天便知”(《管锥编》第一册)。这一说法符合生活实际;而两人的来回对话,让第一个镜头更有情趣。单说女子催起而男子贪睡这一情景,《齐风·鸡鸣》和这有点像,但人物的语气和行动不一样。《齐风·鸡鸣》里女子的语气急切坚决,连声催促,提醒丈夫早起,别耽误公事;男子却一再推脱,留恋被窝一动不动。这篇诗里女子的催促声中满是温柔缠绵,男子听到再次催促后,做出了让妻子满意的积极回应。首章和次章之间的留白,可理解为对男子的动作做了暗场处理,这样就自然过渡到下面的情节。第二个镜头:女子祈愿。妻子对丈夫的回应感到满意,当丈夫整理好行装,迎着晨光出门打猎时,她反倒对自己的急躁生出愧疚,于是半带歉意半作安慰,向丈夫道出一连串祈愿:一愿丈夫打猎时箭无虚发,射中野鸭与大雁;二愿日常起居能常有美酒佳肴;三愿夫妻内外分工,家庭和睦,相守到老永相爱。丈夫有这样勤勉贤惠、体贴温柔的妻子,心中定然满是幸福与满足。故而,接下来出现热烈赠佩以表爱意的场景,便是合乎情理、自然而然的了。实际上,诗人吟诵到这琴瑟和鸣的场景时也心生触动,不禁在一旁赞叹:“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就像女子弹琴、男子鼓瑟,夫妻和美融洽,生活何等美好。诗歌具有跳跃性,这篇作品的章节与诗句间的跳跃更为明显。第三个镜头:男子赠佩。就像“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所蕴含的道理,丈夫以赠佩表达爱意的热烈举动,既是诗人艺术构思的体现,也是诗歌情境发展的必然结果。他深切体会到妻子对自己的“来之”“顺之”与“好之”,于是解下杂佩,用“赠之”“问之”“报之”来回应。一番倾诉不够,便反复咏叹,换用词句来表达心意。在热烈的情感氛围中,满是夫妻间深厚的恩爱。到这里,这幕充满温情的生活小剧也达到了艺术的高潮。末章六句形成三组叠句,每组叠句都变换词语却延续着相同的情意,将这位猎手对妻子浓烈而真挚的感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 大率此诗妇人为主辞,故“子兴视夜”以下皆妇人之词。
宋王质《诗总闻》
# 此(指“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二句)诗人凝想点缀之词,若作女子口中语,觉少味,盖诗人一面叙述,一面点缀,大类后世弦索曲子。《三百篇》中述语叙景,错杂成文,如此类者甚多,《溱洧》《齐·鸡鸣》皆是也。
清张尔岐《蒿菴闲话》
# 庄正和雅,《周南》风调复见于此。
清牛运震《诗志》
上一篇:先秦·佚名《小雅·谷风》
下一篇:先秦·佚名《有女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