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定尔":上天保佑您安宁,
# 尔:指国君。,定:平安。,保:保护。
"亦孔之固":王位稳固国昌盛。
# 固:巩固。,之:句中助词。,孔:很。,亦:又。
"俾尔单厚":让您国力加倍增,
# 单厚:确实很多。单,“亶”之假借,确实。,尔:你,即周宣王。,俾:使。
"何福不除":何种福禄不赐您?
# 除:通“予”,给予,赐予。
"俾尔多益":使您财富日丰盈,
# 多益:多富,即富有。
"以莫不庶":没有什么不盛兴。
# 庶:富庶,众多。,莫不:无不。,以:而。
"天保定尔":上天保佑您安宁,
# 定:吉祥,幸福。善。
"俾尔戬穀":享受福禄与太平。
# 戬穀:吉祥,幸福,福禄。榖,禄。
"罄无不宜":所有事情无不宜,
# 宜:相宜,适合。,罄:尽,指所有的一切。
"受天百禄":受天百禄数不清。
# 百禄:百福。百,言其多。
"降尔遐福":给您福气长久远,
# 遐福:远福,即久长、远大之福。
"维日不足":唯恐每天缺零星。
# 维日不足:言因福之多而广远,日日享福也享受不完。维,通“惟”,惟恐;一说通“虽”。
"天保定尔":上天保佑您安宁,
"以莫不兴":没有什么不兴盛。
# 兴:兴盛。
"如山如阜":福瑞宛如高山岭,
# 阜:土山,高丘。
"如冈如陵":绵延就像冈和陵。
# 陵:丘陵。
"如川之方至":又如江河滚滚来,
# 川之方至:河水涨潮。
"以莫不增":没有什么不日增。
# 增:增加。
"吉蠲为饎":吉日沐浴备酒食,
# 饎:祭祀用的酒食。,蠲:通“涓”,清洁。此谓祭祀前沐浴斋戒使清洁。,吉:吉日。
"是用孝享":敬献祖先供祭享。
# 孝享:献祭。孝,祭祀。,是用:即用是,用此。
"禴祠烝尝":春夏秋冬四季忙,
# 禴祠烝尝:一年四季在宗庙里举行的祭祀的名称,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尝,冬曰烝。
"于公先王":献祭先公与先王。
# 于公先王:指献祭于先公先王。公,先公,周之远祖。
"君曰":先祖说:
# 君曰:即尸传达神的话。君,指先公先君的神灵。
"卜尔":祝福你,
# 卜:“畀”字之假借,给予。
"万寿无疆":寿手无止境万年长。
# 无疆:无穷。,万:大。
"神之吊矣":神灵感动来降临,
# 吊:至。指神灵、祖考降临。,神:神灵。此指先公先王的神灵。
"诒尔多福":赐您鸿运多福庆。
# 诒:通“贻”,赠给。
"民之质矣":您的人民多纯朴,
# 质:质朴,诚实。一说常,平安。
"日用饮食":饮食满足就算行。
# 日用饮食:以日用饮食为事,形容人民质朴之状态。
"群黎百姓":黎民百官心一致,
# 百姓:贵族,即百官族姓。,群黎:民众,指普通劳动人民。
"遍为尔德":普遍感激您恩情。
# 为:通“讹”;一说通“化”,感化。,遍:“遍”的异体字。
"如月之恒":您像明月在天恒,
# 恒:“縆”字的假借,指月到上弦。
"如日之升":您像太阳正东升。
"如南山之寿":您像南山永长寿,
"不骞不崩":永不亏损不塌崩。
# 崩:崩溃。,骞:因风雨剥蚀而亏损。
"如松柏之茂":您像松柏永繁茂,
"无不尔或承":福寿都由您传承。
# 或承:即“是承”。一说或为动词词头,相当于“有”。承,继承,承受。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政治颂祷题材的四言诗,借山岳川流的永恒之势、日月星辰的运行之象及祭祀场景的庄重之景,写出了臣子对君王“国祚稳固、德业兴盛、福寿绵长”的殷切祝福。
2. 写作手法
比喻:“如山如阜,如冈如陵”,以山陵、土丘的稳固高大作比,祝愿对方根基牢固、地位尊崇;“如川之方至”,用江河奔涌而来、日益壮阔的景象,喻指福泽不断增益;“如月之恒,如日之升”,以月亮恒久明亮、太阳冉冉升起为喻,祈愿对方前程光明、绵延不绝;“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借南山的永恒、松柏的繁茂,祝福对方福寿绵长、生机永续。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强化了祝福的恳切与厚重。
3. 分段赏析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首章以“天保定尔”破题,直陈上天对君王的护佑之坚,“亦孔之固”强调这份稳固至极。“俾尔单厚”是劝勉君王,上天将赐予深厚的福泽与力量,消解其即位之初的疑虑;“何福不除”以反问强化“所有福泽皆会降临”的肯定,“莫不庶”则落脚于民生富庶的愿景,短短数句既借天命稳固君心,又以“厚福”“庶民”勾勒治国根基,奠定全诗“天命佑君”的核心基调。“天保定尔,俾尔戬穀。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次章延续“天保定尔”的句式,以“戬穀”(善福)、“百禄”(多福)、“遐福”(远福)层层递进,极言上天赐福之丰。“罄无不宜”称许君王行事无不合宜,暗合“天命所归”的合理性;“维日不足”更以“唯恐赐福时日不够”的迫切感,凸显上天对王室的偏爱与护持之殷,将祝福从“稳固”推向“丰饶”,为君王树立“受天眷顾”的自信。“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第三章以“莫不兴”总写国家百业兴盛之象,继而连用五个“如”字构成博喻:“如山如阜”状基业之厚重,“如冈如陵”喻国势之崇高,“如川之方至”比发展之蓬勃,且以“莫不增”强调万物皆在增益。五个比喻从静态的山岳到动态的川流,全方位铺陈上天佑护下国家蒸蒸日上的图景,将抽象的“兴”化为具象的自然意象,气势磅礴而意象鲜明,尽显对王朝基业永固的期许。“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第四章笔锋转向祭祀场景,“吉蠲为饎”写祭品洁净精善,“孝享”点明以孝道奉祀祖先;“禴祠烝尝”列举四季祭祀之名,见出仪式之庄重规范,“于公先王”则明确祭祀对象为历代先祖。“君曰:卜尔”借祖先“赐卜”之语,以“万寿无疆”的祝辞将人间君王的寿命与祖先庇佑直接关联,既体现“敬天法祖”的治国传统,又通过祭祀仪式将“天命”与“祖德”勾连,为君王权威增添双重背书。“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第五章写祖先神灵受祭而降,“诒尔多福”回应前文“天保”之意,将上天与祖先的福佑合一。“民之质矣,日用饮食”转而聚焦民生,称百姓安于日用饮食之常,看似平淡却暗含“政简民安”的治理理想;“群黎百姓,遍为尔德”则强调民众普遍感戴君王之德,将君王的“受福”与“得民”结合,既落实了“庶民”的愿景,也揭示“天命”与“民望”的内在关联,使祝福从君王个人延伸至治国实效。“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末章以四个“如”字构成祝颂高潮:“月恒”“日升”喻君王德业如日月渐盛,“南山之寿”祈国祚如山岳永固,“松柏之茂”颂基业如草木长青,且以“不骞不崩”“无不尔承”双重强调其不可动摇。四个比喻从时间(日月)、空间(山岳)、生命(松柏)维度全方位祝颂,既呼应第三章的自然意象,又将“天保”的愿景推向“万寿无疆”“基业永续”的终极境界,全诗以雄浑的比喻收束,余韵中满是对君王与王朝的炽热期许。
4. 作品点评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巧妙运用贴切新奇的比喻,如“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山岳的沉稳、川流的奔涌喻指国家基业的稳固与发展的蓬勃;“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则借日月的永恒、山岳的绵长祈愿君王德业兴盛、国祚久长。这些比喻既细腻传递出对新王的殷切期望与美好祝福,又让全诗在语言风格上达成了热情奔放与深刻含蓄的交融,使情感表达兼具磅礴的气势与悠长的韵味。
# 赋也。人君以《鹿鸣》以下五诗,燕其臣,臣受赐者,歌此诗以答其君,言天保之安定我君,使之获福如此也。
宋朱熹《诗集传》
上一篇:先秦·佚名《曾子易箦》
下一篇:先秦·佚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