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è
shàng

朝代:清作者:方京浏览量:3
xiè
shàng
chū
zhāo
jǐn
槿
huā
wěi
wēi
zhuǎn
shùn
jiān
rén
shēng
liàng
péng
yáo
mín
tóng
suǒ
guī
shí
qiú
shén
xiān
xiān
chéng
jìng
shí
shǒu
dào
dài
zhōng
lìng
míng
shù
chuí

译文

薤草上的露珠啊,太阳一升起就会蒸发殆尽。早晨盛开的木槿花,到傍晚便会枯萎凋零。微小的生命转瞬之间就消逝了,人生大概也是如此吧。传说中活到八百岁的彭祖,本是帝尧时的百姓,最终也和普通人一样归入黄土。有人服食丹药追求成仙,可即便真的成仙,又能等到何时呢。不如坚守道义等待生命的终结,这样或许才能留下美好的名声流传后世。

逐句剖析

"薤上露":薤草上的露珠啊,

"日出晞":太阳一升起就会蒸发殆尽。

"朝槿花":早晨盛开的木槿花,

"日暮萎":到傍晚便会枯萎凋零。

"微物转瞬间":微小的生命转瞬之间就消逝了,

"人生谅如斯":人生大概也是如此吧。

"彭祖帝尧民":传说中活到八百岁的彭祖,本是帝尧时的百姓,

"亦复同所归":最终也和普通人一样归入黄土。

"服食求神仙":有人服食丹药追求成仙,

"仙成竟何时":可即便真的成仙,又能等到何时呢。

"守道以待终":不如坚守道义等待生命的终结,

"令名庶可垂":这样或许才能留下美好的名声流传后世。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薤上露》是清代诗人方京创作的一首杂言诗。此诗开篇以薤上露珠日出即干、朝槿之花日暮便萎,点明微小事物转瞬即逝,进而感慨人生亦是如此;又提及彭祖这样的长寿之人也终有一死,批判了服食求仙的虚妄。最后表达应坚守正道直至生命尽头,以期留得美名。全诗借自然物象与典故,层层深入地探讨了人生短暂及生命价值的话题,富有哲理,发人深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诗人

方京,字彩林,番禺人。殿元女,金綎室,祖静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薤上露,日出晞”以“薤叶上的露水”起兴,日出即干的自然现象,暗喻人生短暂易逝,为全诗奠定时光易逝的基调。“朝槿花,日暮萎”承接前句,以朝开暮谢的木槿花进一步类比人生须臾,两组自然意象叠加,强化生命转瞬凋零的感慨。“微物转瞬间,人生谅如斯”由物及人,直接点明微小事物尚难久存,人生亦然的朴素哲理,语言直白却蕴含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彭祖帝尧民,亦复同所归”以长寿的彭祖与贤君尧为例,指出无论贵贱寿夭皆难逃一死,突破个体悲叹,上升至对人类共同命运的豁达观照。“服食求神仙,仙成竟何时”质疑通过服食丹药追求长生的行为,以反问句否定虚妄幻想,体现务实的生命态度。“守道以待终,令名庶可垂”收束全诗,提出坚守道义、坦然待终方能留名后世的价值观,将对生命短暂的慨叹转化为对精神永恒的追求,格调转为积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易顺鼎《青玉案 闰三月,和家大人原韵》

下一篇:清·金武祥《赠薛慰农观察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