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ǒ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3
jīng
zhōu
zuì
zhé
guān
zūn
dìng
cháng
kāi
jiǔ
jiāng
luò
xǐng
chù
zhù
guān
tóu
mián
huí
lián
huái
怀
bào
xiàng
rén
jìn
wèn
píng
ān
shǐ
使
lái
píng
jǐn
shuǐ
jiāng
shuāng
lèi
hǎo
guò
táng
yàn
duī

译文

想你想得好苦啊,荆州的醉司马!你贬官以来定会经常以酒浇愁。九江的太阳沉落之后,你在哪家酒店醒过来?一枉观是你常去之处,在那里你曾闷低低地睡过多少回?可怜你把心事向人说尽,却无人理解,我总想打听你的消息,却无信使往来。因此只好拜托锦水携带我的两行泪,一路慎重东行顺利通过滟滪堆。

逐句剖析

"苦忆荆州醉司马":想你想得好苦啊,荆州的醉司马!

# 司马:指作者友人崔漪。,荆州:唐代州名,治所在荆州(今湖北江陵县)。,苦忆:指苦苦的思念。

"谪官樽俎定常开":你贬官以来定会经常以酒浇愁。

# 定:表示是料想中的事情。,俎:一作酒。,樽:酒杯。,谪官:这里指崔漪由吏部贬荆州司马的事情。官,一作居。

"九江日落醒何处":九江的太阳沉落之后,你在哪家酒店醒过来?

# 九江:即荆州。

"一柱观头眠几回":一枉观是你常去之处,在那里你曾闷低低地睡过多少回?

# 一柱观:观名,在荆州。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镇守江陵的时候所建造的。

"可怜怀抱向人尽":可怜你把心事向人说尽,却无人理解,

"欲问平安无使来":我总想打听你的消息,却无信使往来。

"故凭锦水将双泪":因此只好拜托锦水携带我的两行泪,

# 将:携带。,锦水:锦江,杜甫创作此诗时的居住地。

"好过瞿塘滟滪堆":一路慎重东行顺利通过滟滪堆。

# 滟滪堆:在瞿塘峡口,到荆州的必经之地,最为险要。,瞿塘:即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西起四川奉节县白帝城,东至巫山县大宁河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所思》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虚拟的情景,展现友人崔漪被贬后的潦倒与孤寂,生动刻画了崔漪借酒浇愁的状态,体现出杜甫对其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与思念。全诗巧用虚写,情感深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诗中所思之人可能是杜甫在长安时的友人崔漪。崔漪曾在吏部任职,后被贬为荆州司马。杜甫与他情谊深厚,听闻其遭遇后,创作此诗以表关切与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友诗。全诗围绕对被贬友人崔漪的思念展开,想象崔漪在荆州借酒消愁、无人理解的苦闷生活,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以及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也暗讽了当时的政治黑暗。

2. 写作手法

虚实结合:前两联虚拟友人在荆州的醉酒生活,后两联回到自身对友人的牵挂,虚与实相互映衬,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借景抒情:尾联借锦江水和瞿塘滟滪堆之景,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想象:通过想象友人“樽酒常开”“醒何处”“眠几回”等情景,生动展现友人的境遇,使情感表达更为细腻。

3. 分段赏析

开篇“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酒定常开”点明对荆州崔司马的苦苦思念,推测其被贬后定会常以酒解忧,既体现对友人的牵挂,也暗示友人内心的愤懑。“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诗人想象崔漪在九江日落时,于醉醒之间辗转,在一柱观头多次昏睡,生动描绘出友人借酒浇愁、精神萎靡的状态。“可怜怀抱向人尽,欲问平安无使来”,由虚转实,感慨友人虽胸怀壮志却无人理解,自己想询问其平安却无信使往来,进一步强化了对友人的同情与牵挂。“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诗人借锦江水寄托相思之泪,希望它能越过瞿塘滟滪堆,将自己的思念带给友人,情真意切,把思念之情推向高潮。

4. 作品点评

《所思》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全诗用虚写手法构建出友人的生活画面,使读者能深切感受到友人的苦闷与诗人的关切。语言生动形象,如“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寥寥数语便勾勒出鲜明的人物状态。诗歌风格苍凉感慨,委婉沉郁,在体现杜甫对友人深情厚谊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五十六言,太抵多引韵起。若以侧句入,尤峻健。如老杜“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是也。然此犹是作对。若以散句起,又佳。如“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酒定常开”是也。

宋洪迈《容斋随笔》

# “苦忆”引起下三句,都是忆。“可怜怀抱”句,······还是自怜,亦根“苦忆”。因忆之苦,······起下“故凭”才有力。

明王嗣奭《杜臆》

# (杜诗)至如“黄草峡西”、“苦忆荆州”、“白帝城中”、“西岳峻嶒”、“城尖径仄”、“二月饶睡”、“爱汝玉山”、“去年登高”等篇,以歌行入律,是为大变,宋朝诸公及李献吉辈虽多学之、实无有相类者。

明许学夷《诗源辨体》

# 对属浑化(“可怜”联)。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

# 此种诗,不可不学,不可专学;不学则无格,专学则滑矣。

清赵执信《声调谱》

# 如此诗可谓古直悲凉矣,其性情真至,自然流露,又在语言文字之外,所以高视天壤,独称作者。卢世漼曰:突兀崚嶒,有拔剑斫地之意。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

# 三、四,醉况,谪况,历历想出,下乃一口气吐出衷情;却只是“苦忆”二字,全神流露。的是空思,不是投寄,一片神行。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侧句入突兀,通首亦一片神行,不为律缚。奇语(“故凭”句)。刘须溪云:肆笔纵横有疏野气,大家数不可无此。李子德云:极悲凉又极排宕,负才独大,故其运笔最高。

清杨伦《杜诗镜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雨二首》

下一篇:唐·戎昱《红槿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