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òng
shù

朝代:唐作者:李贺浏览量:2
yuán
zhōng
zhòng
shù
zhòng
shù
shí
chóu
shuì
nán
chuáng
yuè
jīn
qiū
qiū

译文

庭院里最好不要种树,种了树不管什么时候,总会引人生出无限哀愁。月亮高照,我独睡在南窗下,虽然看不到庭院种的树,但是今年秋天和去年秋天一样,我还是有那么多的哀愁。

逐句剖析

"园中莫种树":庭院里最好不要种树,

"种树四时愁":种了树不管什么时候,总会引人生出无限哀愁。

# 四时:四季。

"独睡南床月":月亮高照,我独睡在南窗下,虽然看不到庭院种的树,

# 床:一作“窗”。

"今秋似去秋":但是今年秋天和去年秋天一样,我还是有那么多的哀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莫种树》是唐代诗人李贺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种树引发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孤寂。诗的前两句“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愁。”指出种树会带来四季的忧愁,暗示人生中的牵挂与忧虑。后两句“独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则转向个人感受,诗人独自躺在南窗下,月光相伴,感叹今年的秋天与去年无异,透露出一种时间流逝而心境未变的孤寂。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种树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孤寂。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诗鬼”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仕途偃蹇,仅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不应进士科考试。世称李昌谷、李长吉。后世称李贺为“诗鬼”,其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李贺的诗长于乐府,多表现人生不得意的悲愤,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现实,也有所揭露、讽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顿,于世事沧桑、生死荣枯,感触尤多。善熔铸辞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诗境,在中唐时代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代表作品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秦王饮酒》等。有《昌谷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莫种树》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前两句“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愁。”通过种树引发的四季愁绪,表达了种树后带来的牵挂与忧虑。后两句“独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则转向个人感受,描述诗人独自躺在南窗下,月光相伴,感觉今年的秋天与去年无异,透露出一种时间流逝而心境未变的孤寂与忧愁。这首诗借物言情,表面是劝人莫种树,实则是说忧愁永伴,不必徒增挂碍。诗人通过对种树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忧愁永伴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借物抒情:诗人通过“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愁。”这一句,以种树为切入点,表达了种树带来的牵挂与忧愁。树木的生长与季节变化容易引发人们的情感波动,诗人借此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和忧愁永伴的感慨。虚实结合:“独睡南床月”一句,将诗人孤独的现实(实)与月光相伴的虚幻感(虚)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愁。”诗人劝诫人们不要种树,因为种树会带来四季的忧愁,这里的“树”象征着人生的牵挂。后两句:“独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诗人描绘了自己独自躺在南窗下,月光相伴,感叹今年的秋天与去年无异,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4. 作品点评

《莫种树》这首诗借物言情,表面看似描写客居生活的简朴,实则通过“麦饭荐莼丝”的意象,隐喻内心的忧愁与无奈。诗人以简单的食物为切入点,暗示生活的清苦与内心的挂碍,表达了一种对人生困境的豁达态度,认为忧愁永伴,不必因外物而徒增烦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怀素《寄衡岳僧》

下一篇:唐·孟浩然《寻香山湛上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