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三千里":故乡远在三千里之外,
# 故国:故乡。此为代宫女而言。
"深宫二十年":关闭在皇宫整整二十年。
# 深宫:指皇宫。
"一声何满子":我唱一曲悲凉的《何满子》,
# 何满子:唐教坊曲名。《乐府诗集》载白居易语:“何满子,开元中沧州歌者,临刑进此曲以赎死,竞不得免。”《何满子》曲调悲绝,白居易《何满子》诗中说它“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
"双泪落君前":眼泪不由得双双落在唐武宗的面前。
# 君:指唐武宗。
晚唐诗人
张祜(785?~852?),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一说南阳(今河南邓州)人。早年浪迹江湖,狂放不羁。元和十五年,令狐楚(一说裴度)表荐张祜,令其入朝献诗,然为权贵所抑。后至淮南,晚年喜爱曲阿(今江苏丹阳)风物,隐居以终。张祜的诗多写落拓不遇的情怀和隐居生活,对时政有所谏讽,又以咏史诗及宫词著名。代表作品有《宫词二首》《惠山寺》《题金山寺》《孤山寺》等。有南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宫词·故国三千里》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也是一首宫怨诗。通过对女子幽居深宫,展现其悲惨的一生,揭露了宫女制度的残酷,抒发了诗中人积蓄已久的哀怨之情。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双泪落君前”这种直露手法与前半部分蓄积的压抑形成强烈反差,凸显对封建制度的直接控诉。用典:“何满子”作为唐代著名悲曲,暗含双重典故:既指开元年间临刑歌者的故事,又暗合孟才人殉情的史实。诗人借此曲将个人悲剧升华为群体命运的象征,赋予诗歌历史批判的深度对比:“三千里”、“二十年”、“一声”和“双泪”等词形成强烈的对比与递进,高度概括了宫女的生存困境。
3. 分段赏析
首句“故国三千里”,以空间之遥写宫女离乡之痛,三千里路途隔断故土,暗含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与无法逾越的鸿沟。次句“深宫二十年”,以时间之长述宫女幽闭之苦,二十年青春年华尽付高墙,道尽命运之无奈与孤寂。后两句“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借《何满子》之悲音,引宫女压抑多年的哀怨迸发,双泪潸然而下,直抒胸臆,将深藏心底的悲怆宣泄无遗。
4. 作品点评
《宫词·故国三千里》以时空交错之笔,勾勒宫女凄凉境遇,前两句凝练概括,后两句情感喷薄,形成强烈艺术张力。诗中“三千里”“二十年”以数字入诗,增强表现力,凸显宫女命运之悲怆。全诗直抒哀怨,不假雕饰,却深情无限,既是对宫女个体命运的悲悯,亦是对封建宫廷制度的无声控诉,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张祜此作,语言简练,意蕴深远。
# 张祜有《观猎诗》并《宫词》,白傅称之。《宫词》云:“故国三千里······”小杜守秋浦,与祜为诗友,酷爱祜《宫词》,赠诗曰:“如何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
宋王直方《王直方诗话》
# 张祜诗云:“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杜牧赏之,作诗云:“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故郑谷云:“张生故国三千里,知者惟应杜紫薇。”诸贤品题如是,祜之诗名安得不重乎?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
# 衷情苦韵。
明高棅《批点唐诗正声》
# 宫体请诗,实皆浅淡,即“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亦甚平常,不知何以合誉至此!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 一气奔注。
清范大士《历代诗法》
# 《何满子》其声最悲,乐天诗云:“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此诗更悲在上二句,如此而唱悲歌,那禁泪落!
清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 白居易曰:何满子,开元中沧州歌者,临刑进此曲以赎死,竟不得免。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
# 二章,祜所作《宫词》也,传入宫禁。武宗疾笃,目孟才人曰:“吾即不讳,尔何为哉?”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上悯然。复曰:“妾尝艺歌,请对上歌一曲,以泄其愤。”上许。乃歌一声《何满子》,气哦亟殒。上令医候之,曰:“脉尚温而肠已绝。”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
# 这首五绝又题作《何满子》。短短二十字,写宫人的悲苦,令人一唱三叹,感慨系之。诗中每一句都嵌着一个数字,句与句基本对偶,也是一个特色。
近代萧涤非、马茂元、程千帆等《唐诗鉴赏辞典》
上一篇:唐·吴兢《唐太宗吞蝗》
下一篇:唐·王维《老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