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xuān
zhōu

朝代:唐作者:耿湋浏览量:3
hán
zhú
cán
shòu
xiān
háo
rèn
zhòng
yǐng
duān
yuán
shǒu
zhí
xīn
jìn
lǎn
cáng
fēng
luò
zhǐ
jīng
fēng
yáo
kōng
jiàn
nóng
dān
qīng
wén
shì
shě
cóng

译文

寒竹惭愧自己徒有虚名,纤细的毫毛却能承载多重。笔的影子端正是因为它坚守正直,笔芯强劲有力却懒得隐藏锋芒。笔落在纸上,仿佛惊起了清风,在空中摇动,似乎带着浓郁的露珠。在丹青绘画和文学创作中,除了笔还能依靠什么呢。

逐句剖析

"寒竹惭虚受":寒竹惭愧自己徒有虚名,

"纤毫任几重":纤细的毫毛却能承载多重。

"影端缘守直":笔的影子端正是因为它坚守正直,

"心劲懒藏锋":笔芯强劲有力却懒得隐藏锋芒。

"落纸惊风起":笔落在纸上,仿佛惊起了清风,

"摇空见露浓":在空中摇动,似乎带着浓郁的露珠。

"丹青与文事":在丹青绘画和文学创作中,

"舍此复何从":除了笔还能依靠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宣州笔》是唐代诗人耿湋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围绕宣州笔展开,借咏笔表达对其品质与功用的赞美。诗开篇从笔的寒竹材质写起,以拟人手法赋予笔“惭虚受”的情感,颔联进一步赋予笔“守直”“心劲”等人格化特点,突出其正直刚劲品质。颈联通过“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生动描绘笔的书写效果,展现其流畅生动。尾联强调宣州笔在丹青绘画与文学创作中的不可或缺。整首诗自然流畅,以巧妙的拟人手法全方位刻画宣州笔,生动展现其特质,是咏物诗中对宣州笔进行细腻赞美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耿湋(736?~787),唐代诗人。字洪源,河东(今山西)人,宝应元年进士,历任左卫率府仓曹、许州司仓等职。耿湋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擅长写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其诗大多为酬赠送别之作,偶尔也写乱世之后的社会状况。后人称其“重芳叠业,特生才子;抱明禀秀,卓膺诗人”,在当时,他就有“才子”“诗人”的美称。代表作品有《春日即事》《凉州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寒竹惭虚受,纤毫任几重”,将笔杆比作寒竹,形象地写出了笔杆的质朴和坚韧,同时表明笔能够承载纤毫的重量,体现出笔的实用性。颔联“影端缘守直,心劲懒藏锋”,从笔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入手,“影端”说明笔的外形端正,“守直”寓意笔的刚正不阿;“心劲”表示笔芯的强劲有力,“懒藏锋”则突出了笔的锋芒毕露,展现出笔的独特个性。颈联“落纸惊风起,摇空见露浓”,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笔在纸上书写或绘画时的效果,仿佛一阵清风被惊起,又似带着浓郁的露珠在空中摇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尾联“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直接点明了笔在丹青绘画和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没有笔就无法进行这些艺术活动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杨监又出画鹰十二扇》

下一篇:唐·卢纶《春日题杜叟山下别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