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养千年寿":它静养可享千年长寿,
"重泉自隐居":在幽深水底独自隐居。
"不应随跛鳖":不屑跟随跛脚鳖同行,
"宁肯滞凡鱼":怎愿混迹平凡鱼群中。
"灵腹唯玄露":灵异的腹甲只沾仙露,
"芳巢必翠蕖":巢穴必筑在翠绿荷茎上。
"扬花输蚌蛤":像飞扬的柳絮输给蚌壳的光华,
# 花:一作光。
"奔月恨蟾蜍":却像奔月的嫦娥憎恨偷药的蟾蜍。
"曳尾辞泥后":摆尾挣脱淤泥之后,
"支床得水初":刚在浅水支起龟甲休憩。
"冠山期不小":头戴山岳的抱负不小,
"铸印事宁虚":"龟钮印"的典故岂会虚传。
"有志酬毛宝":怀着毛宝放龟得报的志向,
"无心畏豫且":无心惧怕渔夫豫且的威胁。
"他时清洛汭":待到清澈洛水转弯处,
"会荐帝尧书":定会衔来献给帝尧的洛书。
晚唐诗人
李群玉(810?~862?),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举进士不第,后以布衣游长安,进诗于宣宗,授弘文馆校书郎,不久去职。李群玉为人清才旷逸,不乐仕进,以吟咏自适,善吹笙,擅书法。其诗文辞遒丽,含思深婉,善写羁旅之情,亦有个别艳情之作。因久居湘沅,宗师屈原、宋玉,故其所作颇有湖湘民歌气息。代表作品有《题二妃庙》《黄陵庙》。
1. 分段赏析
“静养千年寿,重泉自隐居”:开篇点明龟的长寿特性与隐居习性。“静养”突出其超然物外的生存智慧,“重泉”指幽深水底,暗示其远离尘嚣的栖息环境。“不应随跛鳖,宁肯滞凡鱼”:通过对比表现龟的孤高。“跛鳖”象征能力不足者,“凡鱼”代表平庸之辈,龟宁可独处也不愿与之为伍,彰显其清高品性。“灵腹唯玄露,芳巢必翠蕖”:具体描写龟的生活细节。“灵腹”写其腹甲沾仙露的灵异,“翠蕖”指荷叶,表现其对栖息环境的高洁要求,暗喻君子择善而居。“扬花输蚌蛤,奔月恨蟾蜍”:运用典故形成反差。“扬花”喻龟甲光泽虽不及蚌蛤明亮,却心怀“奔月”高志,借嫦娥恨蟾蜍的典故,表达对庸俗者的不屑。“曳尾辞泥后,支床得水初”:动态描写龟的生活状态。“曳尾”生动展现挣脱淤泥的姿态,“支床”化用《史记》龟支床脚的典故,暗含虽处卑微仍坚守本心的寓意。“冠山期不小,铸印事宁虚”:连用两个龟相关典故。“冠山”典出《庄子》巨龟戴山,喻抱负远大;“铸印”指汉制龟钮官印,强调其象征意义并非虚设。“有志酬毛宝,无心畏豫且”:借用历史故事明志。东晋毛宝放龟得报的典故表达报恩之志,豫且捕龟的传说则表明不惧外患的从容,体现刚柔并济的品格。“他时清洛汭,会荐帝尧书”:收尾呼应祥瑞传说。以“洛龟负书”的典故作结,既符合龟的神异形象,又暗含诗人期待如神龟般建功立业的抱负,余韵悠长。
上一篇:唐·杜甫《过客相寻》
下一篇:唐·鲍防《忆长安·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