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ǒ

朝代:唐作者:李中浏览量:2
mén
yǎn
cán
huā
lián
chuí
xié
yuè
yōu
yōu
zòng
yǒu
tíng
xuān
cǎo
céng
wàng
yōu

译文

门儿掩着,残花在寂静中凋零,帘子垂着,斜挂的月亮缓缓移动。纵然庭院里长满了萱草,可它又何曾帮我忘却过忧愁呢。

逐句剖析

"门掩残花寂寂":门儿掩着,残花在寂静中凋零,

"帘垂斜月悠悠":帘子垂着,斜挂的月亮缓缓移动。

"纵有一庭萱草":纵然庭院里长满了萱草,

"何曾与我忘忧":可它又何曾帮我忘却过忧愁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所思》是唐代李中所作的一首六言诗,属抒情诗。前两句以“残花”“寂寂”“斜月”“悠悠”描绘出门掩帘垂的寂静夜景,营造清幽孤寂氛围;后两句写庭院萱草虽有“忘忧”之名,却无法驱散愁绪。全诗语言清丽,抒发了难以排遣的忧愁与思念,风格含蓄婉约,情感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南唐诗人

李中(?~?),五代南唐诗人。字有中,九江(今属江西)人。南唐昇元中曾与刘钧共游庐山国学。元宗时,仕于下蔡。后因双亲老病,上表请归家侍奉。后主时,任吉水县尉,乾德二年罢职。李中耽于诗作,成痴成魔,自谓“诗魔”。孟宾于称其诗“缘情入妙,丽则可知”“备多奇句”,辛文房《唐才子传》多摘其句,称之“惊人泣鬼之语”。代表作品有《春日野望》。著有《碧云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门掩残花寂寂,帘垂斜月悠悠”,前两句以景物勾勒出寂静的夜景。“残花”带衰败之象,“斜月”含清冷之意,“寂寂”“悠悠”两个叠词,既写环境的幽静,也衬出人心的孤寂。门掩、帘垂的动作,暗示诗人封闭的心境,借景抒情,为后两句的愁绪铺垫氛围。“纵有一庭萱草,何曾与我忘忧”,后两句转写内心的忧愁。萱草自古称“忘忧草”,诗人却反用其意,说即便满院萱草,也无法让自己忘却忧愁。“纵有”“何曾”的转折,强化了愁绪的深重,结合诗题“所思”,可见这忧愁源于深切的思念。语言直白却情感浓郁,将无形的愁思与有形的萱草相对照,更显悲戚难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

下一篇:唐·鱼玄机《江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