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千仞立":陡峭的石壁如屏风般耸立千仞,
"古寺半空悬":古老的寺庙仿佛悬在半空之中。
"净土绝尘境":这片净土隔绝了尘世的喧嚣,
"岑楼缀远天":高耸的楼阁像星辰点缀着远天。
"一弯岩畔月":一弯新月斜挂在悬崖边的石畔,
"半壁画中禅":半幅壁画里沉淀着禅意与空灵。
"俯视行人小":站在高处俯瞰,地上的行人渺小如蚁,
"飘然意欲仙":恍惚间仿佛御风而行,快要羽化登仙。
邓克劭:清人。
邓克劭,字如许,灵丘人。诸生。有《自适集》。
1. 分段赏析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悬”两句是描写悬空寺的远景。“石屏千仞立”描绘出陡峭如屏风般的石壁高耸千仞,用“千仞”夸张地突出了石壁的险峻与高大,为悬空寺营造出险峻的背景;“古寺半空悬”直接点明悬空寺悬空而立于半空的奇特景象,简单直白的表述,却生动地展现出悬空寺令人惊叹的建筑特点,为全诗奠定了奇异、壮观的基调。“净土绝尘境,岑楼缀远天”两句进一步描绘悬空寺的环境与建筑形态。“净土绝尘境”强调悬空寺所在之地犹如远离尘世喧嚣的净土,一个“绝”字,将其与世俗的隔绝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突出了寺庙的清幽与静谧;“岑楼缀远天”形容高耸的楼阁仿佛点缀在遥远的天际,“缀”字用得巧妙,把楼阁与天空的关系形象化,让悬空寺的高峻与飘逸之感跃然纸上,也暗含着对这一建筑与自然融合之美的赞叹。“一弯岩畔月,半壁画中禅”两句营造出一种静谧、空灵的意境。“一弯岩畔月”描绘出在岩石旁,一弯明月高悬的景象,以月的清冷、孤寂,烘托出悬空寺周边环境的清幽;“半壁画中禅”则是说壁画中仿佛蕴含着禅意,一个“半壁”点明壁画的位置与规模,而“禅”字将壁画赋予了宗教的神秘与深邃,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禅意与艺术气息,给人以无限遐想。“俯视行人小,飘然意欲仙”两句则是从诗人自身的感受出发。“俯视行人小”通过俯视的视角,展现出从悬空寺向下看时,行人变得渺小,侧面突出了悬空寺的高耸;“飘然意欲仙”直接抒发诗人此时的感受,仿佛自己也飘飘欲仙,生动地表达出诗人身处悬空寺,被其奇妙景象所感染,产生的超凡脱俗、飘飘欲仙之感,使读者能深切体会到诗人对悬空寺的陶醉与赞美。
上一篇:清·姚燮《春晚江楼晓吟》
下一篇:清·林旭《狱中示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