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说今宵旧岁除":即便人们都说今宵是旧岁除去之时,
"未应除得旧臣荼":却不应该能除去旧臣的痛苦。
"摩云即有回阳雁":那高入云端的地方,即便有能传回春天讯息的大雁,
"寄得南枝芳信无":能否寄来南枝的美好消息呢?
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书画家、医学家
傅山(1607~1684),明末清初思想家、文学家、书画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字青主,号真山、石道人、松侨老人等,山西阳曲人。康熙十七年,他被征博学鸿词科,授中书舍人,坚辞不就。在哲学上,傅山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注重实际,自称崇拜老庄,以“异端”自居。他评注诸家子书,并提倡“经子不分”,开清代子学研究的风气。他能画山水,风格古拙奇特;善书法,尤精于草书,并提出著名的“四宁四毋”主张。其诗风奇辟精奥,学杜甫,但较艰涩,多用隐喻。傅山医术精湛,擅长内、外、儿诸科,尤精于妇科。著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绝句诗,也是一首咏史抒怀诗。介绍了除夕之夜的情景,描绘了诗人在欢乐时刻却有岁除而亡国之恨难消的感触,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营造了沉郁的氛围,表达了对江南抗清力量的厚望。
2. 分段赏析
“纵说今宵旧岁除,未应除得旧臣荼。”首句以“纵说”二字领起,点明即便今夜是辞旧迎新的除夕,本该除旧布新,但“未应除得”的转折,却将笔触转向了无法消除的“旧臣荼”。“旧臣”二字,体现出诗人仍以明朝臣子自居。“荼”通“涂”,意思是痛苦得像陷入泥沼炭火一般。此联将除夕的欢腾氛围与内心的沉痛形成对比,为全诗奠定了沉郁悲愤的情感基调。“摩云即有回阳雁,寄得南枝芳信无?”诗人笔锋一转,以“摩云”形容高飞入云的归雁,“回阳”暗指阳气渐生的春日,借候鸟北归的自然景象,巧妙化用“鸿雁传书”的典故。“南枝”典出《古诗十九首》“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代指江南抗清势力盘踞之地;“芳信”则以花木萌发喻指反清复明的希望。诗人以设问收束,表面问归雁能否捎来南方的音讯,实则寄托了对江南抗清力量的深切期盼——即便天地间已有春回的征兆,但故国复兴的消息是否也能随雁而至?这一追问既展现了诗人对故国情势的关切,又以“芳信无”的怅惘,流露出现实中抗清局势渺茫的无奈,含蓄而深沉地传递出遗民的复杂心绪。
上一篇:清·陈煇《雪夜访戴》
下一篇:清·舒位《花生日诗魏塘道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