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如画里":走进山村如同走进画里,
"小市两三家":小小集市有两三家商户。
"几担白莲藕":路旁几担白莲藕,
"一篱黄菜花":篱边开满黄菜花。
# 篱:用竹、苇、树枝等编成的围墙屏障。
"草沾旗角湿":酒旗低垂被草上的露水沾湿,
"柳拂帽檐斜":柳条轻拂弄歪了我的帽子。
"津吏逢迎熟":渡口的小吏独自迎来送往,
# 熟:熟练。,逢迎:迎接。,津吏:古代管理渡口、桥梁的官吏。津,渡口。
"行人静不哗":路上的行人安静从容不慌不忙。
吴大澄(1835—1902)江苏吴县人,字清卿,号恒轩,又号恪斋。同治七年进士。授编修,以请裁减“大婚”经费,直声震朝中。光绪十一年,以左副都御史赴吉林,与俄使勘界,争回被侵之珲春黑顶子地。后为湖南巡抚,甲午战争中,自请率湘军出山海关拒敌,旋以兵败革职。善篆籀,亦能画,精金石、文字等学,收藏书画、古铜器甚富。有《恪斋诗文集》、《恪斋集古录》、《古籀补》、《权衡度量考》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行旅诗。描绘了二月二日途经龙阳道时所见的小村集市景象,白莲藕、黄菜花、湿草、斜柳等寻常景物,以及津吏与行人自然的互动,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朴素宁静,流露出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和旅途中的闲适心情。
2. 写作手法
对比:“几担白莲藕,一篱黄菜花”中,诗人巧妙运用白莲藕的素雅与黄菜花的明艳形成色彩对比,通过这两种农家常见作物的并置,既展现了乡村集市的鲜活气息,又勾勒出一幅和谐自然的田园画面。
3. 分段赏析
“山村如画里,小市两三家”:开篇用“如画”二字点出山村的秀美,三两户人家的小集市更显乡野的宁静。诗人以简笔勾勒,将远山近村尽收眼底,市集虽小却透着生活的温度,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恬淡的田园图景。“几担白莲藕,一篱黄菜花”:白莲藕与黄菜花相映成趣,一“担”一“篱”都是农家常见之物。白藕鲜嫩,黄花灿烂,色彩明快却不浓艳,正是乡村风物的本色。这寻常的农家物产,在诗人笔下却显得生机盎然,展现出小集市的丰饶与活力。“草沾旗角湿,柳拂帽檐斜”:细雨沾湿草叶,垂柳轻拂行人。诗人捕捉到春雨润物的细腻,又写出柳枝与行人的互动,两个细节一动一静,既写出早春的湿润,又暗含行人的悠然。笔触细腻如工笔画,将自然与人情巧妙融合。“津吏逢迎熟,行人静不哗”:结尾处津吏熟络的招呼与行人安静的姿态,不着痕迹地透露出此地民风的淳厚。没有市井的喧嚷,只有熟人间的默契问候,展现出山居生活的安宁祥和,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的闲适之趣。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用语质朴清新,描绘出恬静悠然的田园图景,洋溢着浓厚的诗意。
上一篇: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283》
下一篇:清·仓央嘉措《情诗(其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