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泊鸾飘别有愁":凤凰漂泊鸾鸟飘摇心中别有哀愁,
"三生花草梦苏州":三世轮回的魂梦中,尽是苏州的花草美景。
"儿家门巷斜阳改":旧日门巷在斜阳下已面目全非。
"输与船娘住虎丘":竟不如船娘能长居虎丘。
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字尔玉,又字璱人,后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又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曾官内阁中书、礼部主事。龚自珍与魏源并称为“龚魏”。其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评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龚自珍的诗歌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语言清奇多采,不拘一格。代表作品有《尊隐》《明良论》《病梅馆记》及《己亥杂诗》等。著有《定盦文集》,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1. 分段赏析
“凤泊鸾飘别有愁”:此句开篇便以“凤泊鸾飘”起势,凤凰与鸾鸟皆是祥瑞、高贵之象征,本应翱翔天际、栖息仙境,如今却漂泊无依,四处流落,诗人借此自比,暗示自己如同凤鸾般才华出众却命运多舛,在动荡尘世中历经坎坷,一个“愁”字直抒胸臆,将内心深沉复杂的忧愁如开闸洪水般宣泄而出,奠定全诗落寞哀愁的情感基调,让读者一眼便能窥探到诗人漂泊的灵魂与紧锁的眉头。“三生花草梦苏州”:“三生”本就寓意着前世、今生与来世,饱含着悠长的时间跨度与深深的执念,诗人言及“三生花草”,仿若将自己往昔在苏州度过的如梦似幻、美好旖旎的时光一一勾勒,那些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的画面在脑海中闪现,“梦”字更是点睛之笔,点明这段苏州记忆于他而言如同虚幻梦境,既美好得遥不可及,又刻骨铭心,流露出诗人对那段美好过往的无限眷恋与怀念,使往昔与今朝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儿家门巷斜阳改”:视角一转,从对往昔梦幻之地的追忆回到眼前现实,诗人将目光投向自家门巷,曾经熟悉的地方在斜阳余晖映照下,竟已面目全非,“斜阳”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里常与迟暮、沧桑相关联,此刻它洒落在门巷之上,见证着岁月的侵蚀、人事的变迁,诗人以小见大,借家门巷陌的改变抒发内心深处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喟叹,那一抹斜阳,仿佛也照进了读者心间,勾起各自心底的怀旧情思。“输与船娘住虎丘”:在前三句层层铺垫之后,此句将情感推向一个带有自嘲意味的高潮,虎丘作为苏州的名胜之地,风景秀丽,船娘日日泛船其上,悠然自得,而诗人自己呢,空有满腹经纶、一腔豪情,如今却漂泊沦落,甚至觉得自己连船娘都比不上,她们尚有虎丘这般安身之所,自己却只能在世间辗转,一个“输”字饱含无奈与辛酸,尽显诗人在现实打击下的落寞心境,引发读者对其命运的深切同情。
下一篇:清·曾国藩《桂湖五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