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uì
gǎn
shí
shǒu

朝代:清作者:曾国藩浏览量:3
nián
cháng
zhēng
háo
hǎi
jīng
shàng
sān
gēng
yāo
yuè
yǐn
tiān
biān
wàn
lǐng
xié
zhōu
xíng
jìng
jiāng
yún
mèng
tūn
jiè
wèi
xìn
jūn
shān
chǎn
píng
piān
shì
dōng
huáng
lái
yòu
chuī
cǎo
绿
mǎn
péng
yíng

译文

去年这个时候写下远征的诗篇,豪迈的气概想着屠杀大海中的鲸鱼。湖面上三更时分邀请月亮一起饮酒,天边的万座山岭夹带着船只前行。竟然把云梦泽吞咽得像芥菜籽一样小,不相信君山不能被铲平。偏偏是春神来去容易,又吹得青草变绿布满蓬莱瀛洲。

逐句剖析

"去年此际赋长征":去年这个时候写下远征的诗篇,

"豪气思屠大海鲸":豪迈的气概想着屠杀大海中的鲸鱼。

"湖上三更邀月饮":湖面上三更时分邀请月亮一起饮酒,

"天边万岭挟舟行":天边的万座山岭夹带着船只前行。

"竟将云梦吞如芥":竟然把云梦泽吞咽得像芥菜籽一样小,

# 芥:芥子,极言细小。,云梦:泽名,在今湖北。

"未信君山刬不平":不相信君山不能被铲平。

# 君山:在洞庭湖中。,未:一作求。

"偏是东皇来去易":偏偏是春神来去容易,

# 东皇:春神。

"又吹草绿满蓬瀛":又吹得青草变绿布满蓬莱瀛洲。

# 蓬瀛:蓬莱、瀛洲,均为仙人居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岁暮杂感十首(其四)》是清代诗人曾国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回顾了去年此时的豪情壮志,展现出诗人当年的豪迈气概与远大抱负。首联追忆去年的壮志豪情,尽显豪迈气概;颔联以浪漫想象营造空灵壮阔之境,融浪漫与豪迈于一体;颈联强化自信与攻坚克难的决心;尾联感叹时光易逝,在豪迈中融入感怀惆怅,情感层次丰富,既显壮志又含时光未酬之思。全诗将个人的豪情壮志与对时光的感慨相结合,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岁暮杂感十首(其四)》是清代诗人曾国藩写的。这首诗创作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当时曾国藩进京参加会试未中,随后留在京城读书。诗作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与韩愈的文风有相似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去年此际赋长征,豪气思屠大海鲸”,追忆去年此时的情景,“赋长征”表明诗人当时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豪气思屠大海鲸”则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将诗人的壮志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颔联“湖上三更邀月饮,天边万岭挟舟行”,描绘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在湖面上三更时分邀请月亮一起饮酒,天边的万座山岭仿佛夹带着船只前行。此句营造出一种空灵、壮阔的意境,既表现出诗人的浪漫情怀,又体现出其豪迈的气概。颈联“竟将云梦吞如芥,未信君山刬不平”,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吞如芥”将云梦泽形容得微不足道,体现出诗人的自信和豪迈;“未信君山刬不平”则表现出诗人对困难的蔑视和战胜困难的决心,使诗人的形象更加高大。尾联“偏是东皇来去易,又吹草绿满蓬瀛”,由对往昔的回忆转到对现实的感慨,“东皇”指春神,春神的来去容易,又吹得青草变绿布满蓬莱瀛洲,暗示时光的匆匆流逝。此句在豪迈中又增添了一丝淡淡的惆怅,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袁枚《箴作诗者》

下一篇:清·黄景仁《感旧四首(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