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ēn
zuò
shī
zhě

朝代:清作者:袁枚浏览量:3
xiū
kuā
zǎo
jiā
xiàng
zhōng
jìng
zōu
méi
jiàn
shǎo
fāng
wéi
guì
shī
dào
néng
chí
zhuǎn
shì
cái
qīng
jué
shēng
gāo
fēi
zòu
yōu
tán
huā
hǎo
qīng
kāi
zhī
shén
xiān
jìng
xiū
liàn
duō
cóng
chù
lái

译文

不要夸赞自己能像倚马可待那样迅速写出华丽词藻,司马相如作文毕竟胜过邹、枚。物品要稀少才显得珍贵,写诗能文反复推敲方显出真才。演奏高雅的乐曲并不是容易的事,优昙花虽美却不轻易开放。要知道天上的极乐世界,大多是从艰苦的修炼中得来的。

逐句剖析

"倚马休夸速藻佳":不要夸赞自己能像倚马可待那样迅速写出华丽词藻,

# 速藻:谓为文敏速,挥笔立就。,倚马:晋桓温北征,袁宏倚马前草拟文告,顷刻写成七纸。

"相如终竟压邹枚":司马相如作文毕竟胜过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物品要稀少才显得珍贵,

"诗到能迟转是才":写诗能文反复推敲方显出真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演奏高雅的乐曲并不是容易的事,

# 清角:乐调名,相传为黄帝所作。

"优昙花好不轻开":优昙花虽美却不轻易开放。

# 优昙:即昙花。花美易残,有“昙花一现”之说。

"须知极乐神仙境":要知道天上的极乐世界,

"修炼多从苦处来":大多是从艰苦的修炼中得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箴作诗者》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开篇以袁宏倚马草檄及司马相如、邹阳、枚皋创作快慢与成就对比,点明作诗不能仅求快速。颔联阐述诗歌创作贵精不贵多,需反复推敲。颈联借“清角声高”“优昙花好”比喻好诗难得。尾联以修炼得神仙境作比,强调诗歌创作要历经磨砺。整首诗富含哲理,对诗歌创作的态度与方法予以深刻探讨,劝诫作诗者要精益求精,不要追求速成,体现了袁枚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和深刻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乾隆三大家”之一

袁枚(1716~1797?),清代文学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号随园老人、仓山居士等,世称随园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慈溪(今属浙江宁波)。乾隆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四十岁告归,于江宁小仓山筑随园。作为诗人,袁枚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其论诗主“性灵”说,强调“性情之外本无诗”,抨击程朱理学和儒家“诗教”。对诗歌创作,袁枚主张直抒性情,真率自然、清新灵巧,诗人应不为格律所拘。其所作古文、骈文亦纵横跌宕,自成一家。著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今人辑有《袁枚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比喻:“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以清角高音难以吹奏、优昙花不易开放来比喻高质量诗歌创作的艰难,生动地表达出好诗需要诗人付出更多努力和心血。“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将诗歌创作达到高境界比喻为修炼成仙,强调要经过艰苦的过程才能实现。

2. 分段赏析

首联,开篇诗人就告诫作诗者,不要仅仅因为自己能像袁虎那样倚马可待、迅速写出华丽的辞藻就自我夸耀。袁虎以文思敏捷著称,但诗人认为,像司马相如这样的大家,其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终究是超越邹阳和枚乘这些同样有才华之人的。这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歌创作不能只追求速度,更要注重质量和深度,不能因一时的快速成文而沾沾自喜,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颔联进一步阐述诗歌创作的道理。诗人将诗歌创作与物品的价值进行类比,指出事物因为稀少而显得珍贵,诗歌也是如此。那些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不急于求成写出来的诗,往往更能体现出诗人的才华。“迟”并非指拖延,而是指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沉下心来,精心构思,仔细打磨,这样才能使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揭示了诗歌创作需要耐心和匠心的真谛。颈联,诗人在此以“清角”这种高音调的乐器演奏和“优昙花”难得开放来比喻高质量诗歌创作的不易。“清角声高”代表着诗歌创作中那些高难度的艺术追求,不是轻易能够达到的;“优昙花好”则象征着优秀的诗歌作品,它们如同优昙花一般,不会轻易地绽放,需要诗人付出艰辛的努力和长期的积累,才能创作出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诗作。尾联,诗人将诗歌创作比作修炼成仙,指出要知道那极乐的神仙境界,都是通过在苦处不断修炼得来的。这是在激励作诗者不要害怕创作过程中的艰难困苦,要把艰苦的创作过程视为一种修炼,只有经过不断地磨砺和积累,才能达到诗歌创作的理想境界,实现艺术上的升华。这两句诗以形象的比喻,为作诗者指明了方向,强调了坚持和努力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钱谦益《和盛集陶落叶二首(其二)》

下一篇:清·曾国藩《岁暮杂感十首(其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