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óng
chuāng
yuè
·
·
yàn
guī
huā
xiè

朝代:清作者:纳兰性德浏览量:3
yàn
guī
huā
xiè
yòu
guò
qīng
míng
shì
bān
fēng
jǐng
liǎng
yàng
xīn
qíng
yóu
táo
yǐng
shì
sān
shēng
lán
zhǐ
jiāo
hóng
zhuàn
chūn
xīng
dào
xiū
yuē
jiàn
shēn
méng
xiāng
shī
湿
yín
píng

译文

燕子归来,花儿凋谢,又过了清明。风景是一样的,但心里却是两样的愁情,都在思念着对方。好像还记得那次在回廊里相逢、我们互相发誓要相爱三生,永不分离。我们在丝绢上写就的鲜红的篆文,好像那天上的星星一样清晰可见。说道不辜负你我的密约,这丝绢上的深盟即可为凭。说罢已是深夜,一丝清淡的露珠、湿了银色的屏风。

逐句剖析

"燕归花谢":燕子归来,花儿凋谢,

# 燕:请复审老师打回下面的句子

"又过清明":又过了清明。

"是一般风景":风景是一样的,

"两样心情":但心里却是两样的愁情,都在思念着对方。

"犹记碧桃影里、":好像还记得那次在回廊里相逢、

"誓三生":我们互相发誓要相爱三生,永不分离。

# 三生:佛家语,指前生、今生、来生。

"乌丝阑纸娇红篆":我们在丝绢上写就的鲜红的篆文,

# 乌丝阑纸娇红篆:乌丝二句:意谓在丝绢上写就鲜红的篆文,好像那天上清晰的明星一般。乌丝阑纸,指书写作画用的丝绢。参见《菩萨蛮》(乌丝画作回文纸)注。娇红,鲜艳的红色。

"历历春星":好像那天上的星星一样清晰可见。

# 春星:星斗。参见《青衫湿》(近来无限伤心事)注。,历历:清晰貌。《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道休孤密约":说道不辜负你我的密约,

# 道休孤密约:道休孤二句:意谓说道不要辜负你我的密约,这绢丝上的深盟即可为凭。孤,辜负、对不住之义。唐贾岛《喜雍陶至》:“且莫孤此兴,勿论穷与通。”

"鉴取深盟":这丝绢上的深盟即可为凭。

# 深盟:指男女对天发誓,永结同心的盟约。,鉴取:察知了解。取,助词,表示动作之进行。

"语罢一丝香露、":说罢已是深夜,一丝清淡的露珠、

# 香露:花草上的露水。

"湿银屏":湿了银色的屏风。

# 银屏:镶有银饰的屏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红窗月·燕归花谢》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抒写恋人间温馨旧事的词作。词的上阕以景带情,既描绘眼前之景,又勾起对过往的回忆;下阕则由物及人,在对旧日事物的凝望中,流露出旧情难续的无奈感慨。全词运用今昔对比之法,起笔蕴含深意,结尾余韵悠长,构思精妙,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红窗月·燕归花谢》的具体创作时间尚无确切考证。词中倾诉离绪别情,一般认为是一首悼亡之作,所怀之人或为亡妻,或为与他有缘无分的表妹。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情词。词的上片借景抒情、追忆往昔,下片则因物思人,发出旧情难再的无奈慨叹。词中聚焦旧日恋情的细腻回忆,重现恋人两情相契、共缔盟约的深挚场景,在对往昔情境的宛然追述中,倾诉着离别后的酸楚心境。

2. 写作手法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上片选取“燕归”“花谢”“清明”等具有时序特征的意象,在暮春景物的勾勒中自然融入对往昔的追忆,以节序流转的客观景象承载怀旧伤逝的主观情思;下片“一丝香露、湿银屏”以清幽的物象收束,将难以言说的哀痛融入“香露湿屏”的视觉画面,使抽象的离情别绪获得具象化的呈现。

3.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以写景与回忆交织展开。“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开篇借燕子回归、百花凋谢的景象,点出时令已至暮春。词人以“燕归”暗示自然时序的循环往复,却反衬出所爱之人再难重返的怅惘,故有“景物依旧而心境迥异”的感慨。下片转向对旧物的描摹与情思的抒发。“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丝绢上的鲜红篆文,在记忆中如同春夜星辰般清晰分明,承载着昔日“休孤密约,鉴取深盟”的郑重承诺。这些见证深情的文字,如今却成为誓言难践的映照,往事如在眼前,唯有泪水湿了银屏。词在“语罢一丝香露湿银屏”处收束,以景语作结,将未尽的哀伤与怀念融入留白之中,给读者以回味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词写离情,词取今昔对比之法。起而意在笔先,结则意留言外,确为佳构。

清学者张秉戌《纳兰词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纪映淮《咏秋柳》

下一篇:清·纳兰性德《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