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ān
chuí
gāng

朝代:清作者:严遂成浏览量:3
yīng
xióng
shā
tuó
nài
zhū
liáng
zhī
shǒu
nán
táng
shè
lián
chéng
qiě
yōng
jìn
shān
fēng
yún
zhàng
xià
ér
zài
jiǎo
dēng
qián
lǎo
lèi
duō
xiāo
sān
chuí
gāng
pàn
zhì
jīn
rén
chàng
bǎi
nián

译文

起自沙陀的横刀立马的英雄李克用,却奈何不得飞扬跋扈的朱梁。一个人的力量虽然难扶李唐王朝,却依旧拥踞着连城的三晋山河。风云帐下大业可承的奇儿(李存勖)已在,鼓角灯前悲喜交集的老泪犹多。纵目三垂冈边萧瑟的小路,至今仍有人唱着百年如梦的歌。

逐句剖析

"英雄立马起沙陀":起自沙陀的横刀立马的英雄李克用,

# 沙陀:古代部落名,此处指李克用。唐宪宗时,沙陀部酋长朱邪执宜内附,其子赤心以功赐姓李,名国昌。国昌子克用因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晋王。,英雄:指李克用,沙陀人。其父朱邪赤心因参加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赐姓名为李国昌。李克用率沙陀军帮助唐朝军队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晋王。

"奈此朱梁跋扈何":却奈何不得飞扬跋扈的朱梁。

# 何:怎样。,跋扈:骄横,强暴。这里指朱温废帝自立事。,朱梁:朱温(全忠),初从黄巢起义,后归朝廷,以镇压黄巢起义有功封梁王。唐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朱废昭宣帝自立,是为后梁太祖。

"只手难扶唐社稷":一个人的力量虽然难扶李唐王朝,

# 社稷:土神和谷神,代称国家。,只手:比喻一个人的力量。

"连城且拥晋山河":却依旧拥踞着连城的三晋山河。

# 晋山河:指李克用据有的今山西一带。,且:一作犹。,连城:指连接成片的城池。

"风云帐下奇儿在":风云帐下大业可承的奇儿(李存勖)已在,

# 奇儿:指李克用长子李存勖。《新五代史·唐庄宗纪》:“初,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冈,伶人奏《百年歌》,至于衰老之际,声辞甚悲,坐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克用死后,存勖曾在上党打败后梁军。经过三垂冈时追怀往事,慨叹道:“此先王置酒处也。”后四句本于上述史事。

"鼓角灯前老泪多":鼓角灯前悲喜交集的老泪犹多。

# 老泪多:老泪纵横。

"萧瑟三垂冈畔路":纵目三垂冈边萧瑟的小路,

# 畔:一作下。

"至今人唱《百年歌》":至今仍有人唱着百年如梦的歌。

# 百年歌:西晋文学家陆机仿照乐府诗所作的一篇10段诗作,每段表现10年,逐段描述了人从出生走向百年的生命情景,70岁时转入悲凉,写尽了人之将逝之际的衰迈凄怆,后世多被配乐传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三垂冈》是清代严遂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首联叙写李克用崛起,却难以遏制朱温的飞扬跋扈之势;颔联刻画其忠于唐室,虽无力恢复社稷,却不甘朱温篡唐,遂退保封地与朱温分庭抗礼;颈联讲述李克用置酒三垂冈的典故,寄寓他对后人的殷切期望;尾联生发感慨,借《百年歌》声表达对李克用的崇敬之情。全诗仅五十六字,却气势宏阔,尽显李克用父子气盖万夫的英雄风貌。作品囊括史事、融贯古今,起首与结尾尤为不凡,且对仗工整、用笔老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代诗人

严遂成(1694~?),清代诗人。字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进士,官至云南嵩明知州。严遂成与厉鹗、钱载、王又曾、袁枚、吴锡麒并称为“浙西六家”。严遂成工于咏物,以咏史诗见长。法式善谓其咏物诗“如李龙眠画入神品”。阮元谓其诗具有“造句雄奇”和“言情旖旎”“两种笔意”。著有《海珊诗钞》《明史杂咏》。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途经三垂冈,因感怀李克用的事迹而创作的怀古诗篇,其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古诗。描绘了唐末李克用崛起沙陀,面对朱梁跋扈,虽有心恢复唐室却无力回天,只能占据晋地的历史状况。同时刻画了李克用帐下李存勖的不凡,以及李克用壮志未酬的无奈。通过对三垂冈这一历史地点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英雄壮志难酬的感怀与叹惋。

2. 分段赏析

诗的首、颔两联回溯历史,李克用出身沙陀族,作为沙场骁将,他力助唐王朝、坚决抵制朱温篡唐,与朱温展开长期争战。然而面对朱温僭越称帝的嚣张气焰,李克用亦感无力回天。彼时唐王朝气数将尽、分崩离析,李克用独木难支,最终选择割据晋地,据山河之险固守一方。颈联紧扣三垂冈主题,援引史料:昔日李克用战胜孟方立后,于三垂冈设宴庆功,席间听乐工演奏《百年歌》,慨叹岁月流逝、暮年将至,遂将未竟霸业寄望于儿子李存勖。此地既是李克用置酒听曲、托志传业之所,亦是后来李存勖大败梁军的功勋之地,堪称李克用父子两代人建功立业的历史见证。尾联以景寓情,描绘三垂冈畔萧瑟清冷之景,耳畔《百年歌》声依旧,而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却早已消逝在历史长河中。诗人借景抒情、吊古伤今,将对沧海桑田、历史更迭的深沉感慨,尽付于这苍凉的词句之中。

3. 作品点评

从诗歌本身来看,此诗自是佳构。前人称严遂成擅长咏古,将其作品视为“诗史”,认为其诗格调高古、声韵清亮,接近唐诗风貌。“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两句,更是精妙之笔,生动勾勒出人物形象,传递出人世沧桑之感,称其为“奇诗”并不为过。正因为此诗具有诸多优点,才得到诗名远播的毛泽东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海珊(严遂成)自负咏古为第一,余读之果然。《三垂冈》云。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

# 格高调响,逼近唐音。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佚名《阮郎归·春风吹雨绕残枝》

下一篇:清·林则徐《塞外杂咏(其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