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īn
·
·
zèng
liáng
fén

朝代:清作者:纳兰性德浏览量:3
kuáng
shēng
ěr
ǒu
rán
jiān
chén
jīng
guó
mén
yǒu
jiǔ
wéi
jiāo
zhào
zhōu
shuí
huì
chéng
shēng
xìn
dào
suì
chéng
zhī
qīng
yǎn
gāo
wèi
lǎo
xiàng
zūn
qián
shì
jìn
yīng
xióng
lèi
jūn
jiàn
yuè
shuǐ
gòng
jūn
chén
zuì
qiě
yóu
é
méi
yáo
zhuó
jīn
tóng
shēn
shì
yōu
yōu
wèn
lěng
xiào
zhì
zhī
ér
xín
cóng
tóu
fān
huǐ
xīn
qiān
jié
zài
hòu
shēn
yuán
kǒng
jié
shēng
rán
nuò
zhòng
jūn

译文

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偶然安排,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这不过是因为出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安排。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万万没有想到,能和你(顾贞观)称为知己。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纵酒高歌,把精神振作起来、擦去感伤的眼泪。您难道看不见,月光像水一样清澈皎洁。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姑且由他去吧,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从古到今,这都是常有的事。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若总是耿耿于怀,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我们今朝以情相许,以后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劫难,而我害怕的是,我们以后得缘分,却恐怕会在他生他世里了。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逐句剖析

"德也狂生耳":我原本也是个狂妄的小子。

# 德也狂生耳:我本是个狂放不羁的人。德,作者自称。

"偶然间、":偶然安排,

"淄尘京国":我在京城混迹于官场,

# 淄尘京国:表居北京之无奈。淄尘:黑尘,喻污垢。此处作动词用,指混迹。淄,通“缁”,黑色。京国,京城。

"乌衣门第":这不过是因为出身于高贵门第和命运的安排。

# 乌衣门第:东晋王、谢大族多居金陵乌衣巷,后世遂以该巷名指称世家大族。

"有酒惟浇赵州土":我真心仰慕平原君的广结贤士,希望能有赵国平原君那样招贤纳士的人来善待天下贤德才士,

# 赵州土:平原君墓土。,浇:浇酒祭祀。

"谁会成生此意":可是却没有谁会理解我的这片心意。

# 成生:作者自称。作者原名成德,后避太子讳改性德。,会:理解。

"不信道、":万万没有想到,

"遂成知己":能和你(顾贞观)称为知己。

# 遂成知己:一作“竟逢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今天,趁我们还不算老,纵酒高歌,

# 青眼:契重之眼光,此指青春年少。

"向尊前、":把精神振作起来、

# 尊:同“樽”。

"拭尽英雄泪":擦去感伤的眼泪。

"君不见":您难道看不见,

"月如水":月光像水一样清澈皎洁。

"共君此夜须沉醉":今天我们一定要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且由他、":姑且由他去吧,

"娥眉谣诼":才干出众、品行端正的人遭受谣言中伤,

# 谣诼:造谣毁谤。,娥眉:亦作“蛾眉”,喻才能。

"古今同忌":从古到今,这都是常有的事。

# 忌:语助词,无实义。

"身世悠悠何足问":人生岁月悠悠,难免遭受点挫折苦恼,这些都没必要放在心上,

# 悠悠:遥远而不定貌。

"冷笑置之而已":思过之后冷笑一声放在一边就完事儿了。

"寻思起、":若总是耿耿于怀,

# 寻思起:若对挫折耿耿于怀,反复寻思。

"从头翻悔":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

# 从头翻悔:那么从人生一开始就错了。

"一日心期千劫在":我们今朝以情相许,以后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劫难,

# 心期:以心相许,情投意合。

"后身缘、恐结他生里":而我害怕的是,我们以后得缘分,却恐怕会在他生他世里了。

# 后身缘、恐结他生里:来世他生,我们的情缘还将保持。后身缘:来生情缘。

"然诺重":这个诺言是很沉重的,

# 然诺重:指守信誉,不食言。

"君须记":您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金缕曲·赠梁汾》由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选自《纳兰词》。此词上片讲述在繁华喧嚣又尘俗纷扰的京洛之地,二人蓦然相逢,立时便引为知己,投以青眼相待。在他们心中,彼此身份的门第之见根本算不得什么,不会成为两人交好的阻碍。下片里,两人推心置腹,以真心相许,郑重地结下为知己的约定。哪怕日后会遭遇狂风骤雨般的重重风波,这份诚挚深厚的情谊也绝不会被撼动半分。整首词情感充沛、酣畅淋漓,在行文中波澜起伏、姿态万千。这和他其他作品那般凄美婉转、缱绻缠绵的风格迥然不同,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待这份情谊时的执着坚定。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清词三大家”之一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满族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大学士明珠长子,康熙进士,官至一等侍卫。善骑射,好读书,曾从徐乾学受经学,并广泛搜集整理诸家经解文献,主持编纂《通志堂经解》。纳兰性德一生以词名世,尤长于小令,多感伤情调,风格近于李后主。其与陈维崧、朱彝尊并称为“清词三大家”,擅悼亡词、边塞词和友情词。亦工诗,颇得盛唐风神。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顾贞观与纳兰性德初逢,二人一见如故,迅速缔结下深厚情谊。这首题赠之作,正是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相识不久后的倾心之作。据顾贞观记载:“岁丙辰,容若年方二十二,初次相见便深恨相识太晚。数日后,他挥笔填下此词,为我所藏之画像题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金缕曲·赠梁汾》是纳兰性德的词作,也是一首赠别题材的词。描绘了身处繁华却又满是风尘的京洛之地,抒发了两人以心相托,郑重其事地结为挚友。即便未来可能遭遇重重风波险阻,这份真挚的情谊也绝不会有所动摇之情。

2. 写作手法

引用:“有酒惟浇赵州土”,源自唐代李贺的“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平原君即战国时期赵国的公子赵胜,他平生喜好结交宾客。李贺写下这两句诗,是对那些能赏识贤士者的怀念,举杯浇向赵州,认为在茫茫世间,唯有平原君值得敬仰。纳兰性德直接将此句融入词中,同样是表达对爱惜人才者的敬佩。不过,他与李贺的心境并不完全相同。李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而纳兰性德出身高门,仕途光明。但他从好友顾贞观、吴兆骞等人的遭遇中,深切感受到社会的种种不公,人才总是难以逃脱被排挤的厄运,因此忧思满怀,悲愤不已。融情于景:“君不见,月如水”诗人直抒胸臆,但也注意顺手拈来一二景语,词人在歇拍中稍作跌宕,略写月色,正是在豪爽中夹入工细之笔。这似乎是闲笔,却使人感到,诗人极度激动的感情,又蕴含着深沉的意味。

3. 分段赏析

词的上片,“德也狂生耳”,这一开篇,如惊雷乍起,陡然让人一惊。纳兰性德,其父明珠乃当时权倾朝野的宰辅,他本人更是风华正茂,文武双全,前程恰似一幅铺就的荣华富贵画卷。然而,他却以“狂生”自称,且那语气中满是不屑。这简短的一句,瞬间抓住了读者的心,让人不禁好奇,如此出身的他,究竟有着怎样独特的心境。紧接着的三句“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是他对自身身世的感慨。“缁尘”即尘污,象征着世俗的污浊。他化用谢朓“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的诗意,坦言自己生于京师的富贵之家,无奈蒙受尘世污浊。“偶然间”三字,清晰地表明他对那金粉世家的繁华喧嚣毫无希罕之意。在词的开篇,他就如此坦率地向顾贞观袒露自己鄙薄富贵家庭的心境,显然是希望这位出身寒素的朋友能理解他,莫将他视作寻常的贵介公子。“有酒惟浇赵州土”,源自唐代李贺的“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平原君即战国时期赵国的公子赵胜,他平生喜好结交宾客。李贺写下这两句诗,是对那些能赏识贤士者的怀念,举杯浇向赵州,认为在茫茫世间,唯有平原君值得敬仰。纳兰性德直接将此句融入词中,同样是表达对爱惜人才者的敬佩。不过,他与李贺的心境并不完全相同。李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而纳兰性德出身高门,仕途光明。但他从好友顾贞观、吴兆骞等人的遭遇中,深切感受到社会的种种不公,人才总是难以逃脱被排挤的厄运,因此忧思满怀,悲愤不已。他也明白,自己的这种心境很难被人理解,于是发出“谁会成生此意”的呼喊,字里行间尽显孤独落寞。前几句,作者极力描绘内心的抑郁之情,实则是在为后文得遇知己的兴奋蓄势。就在他仿佛陷入绝境之时,命运的转折出现了,他遇到了梁汾。“不信道,遂成知己”,表面上“不信道”之后又加“遂”字,似乎有些累赘,但这恰恰是在反复强调那种意外的惊喜之感。这几句,笔势如闪电般迅猛,尽显腾挪变化之妙。紧接着,词中描绘了知己相逢的情景。“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拭尽英雄泪”。“青眼”是高兴时的眼色,晋代阮籍常以青白眼示人,对意气相投者便露出青色眼珠。杜甫《短歌行》中有“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我老矣”。纳兰性德反用其意,说他们相遇时正值盛年,都未老去,于是青眼相对,慷慨高歌。然而,在举杯痛饮之际,却又不禁泪水滂沱。英雄失路,惺惺相惜,得友的喜悦与落拓的悲哀交织在一起。辛弃疾曾有“倩何人,唤取翠袖红巾,揾英雄泪”,纳兰性德此时的心境与之相似,只是辛词的“揾”字较为含蓄,而纳兰用“拭尽”一词,将情感宣泄得淋漓尽致。这几句,把歌哭笑啼的情感巧妙交织,比杜甫和辛弃疾的诗句更加鲜明奔放。最后以“君不见,月如水”作结。这句是全篇唯一写景的句子。那一夜,明月皎洁,清冷的光辉洒下,似是在映衬着他们悲凉的情怀,又仿佛是他们纯洁友谊的见证。词的下片,“共君此夜须沉醉”,其中“须”字耐人寻味,它表明诗人要刻意让自己的神经麻木。这与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虽写法相似,但意境却截然不同。“纵酒”或许只是稍作放纵,而“沉醉”却是要醉得不省人事。为何要如此烂醉?答案就在下句“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屈原曾言“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在纳兰性德看来,古往今来,有才识之士被排斥的现象屡见不鲜,顾贞观等人遭受不公待遇也难以避免。面对这不合理的现实,他劝慰好友,姑且一醉方休。这种借酒消愁的做法,固然有逃避现实的嫌疑,但其中交织的愤怒与消极情绪,更凸显了他的无奈。“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由顾贞观等今古才人的遭遇,诗人联想到自己。在这污浊的社会中,过去的生涯毫无意趣,未来的命运也不值一提,于是他发出“寻思起,从头翻悔”的感叹。在词的开头,他已流露出对门阀出身的不屑,此处再次强调,是为了突出他和顾贞观有着同样的烦恼,对现实有着相同的认知,他们都承受着不合理社会带来的压力。在这里,通过诗人对朋友的安慰与体贴,我们也能分明感受到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愤懑。在情绪激动之余,纳兰性德将笔锋收回,用沉着坚定的语调抒写对友情的珍视。“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在他生里”。“劫”是梵语劫簸的省略,这里表示时间。他郑重承诺,一旦与朋友倾心相交,这份友谊便能历经千年万载。同时,因彼此相见恨晚,只能期望来世再续今生错过的时光。这番誓言,如同一团炽热的火焰,炽热而坚定。结句“然诺重,君须记”,再三叮咛,强烈地表达了与顾贞观世世为友的心愿。

4. 作品点评

纳兰性德的部分词作,风格悲凉而艳丽,例如“春云吹散湘帘雨,絮粘蝴蝶飞还住”,“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这类词句,读来仿若齿颊留香,令人回味无穷。然而,纳兰词最为突出的特点,当属直抒性灵、感情直率。他始终秉持着“诗乃心声,性情之事也”这一观念。将这一主张贯彻于创作之中,便呈现出一种不事雕琢、宛如天籁的创作境界。王国维曾评价:“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评价精准地概括了纳兰性德的独特创作风格。以《金缕曲·赠梁汾》为例,我们能深切感受到词人如行云流水般运笔,让纯粹而充沛的情感在笔端肆意挥洒。不过,需注意的是,纳兰性德作诗虽直抒怀抱,但绝非忽视艺术锤炼,随意为之。从对《金缕曲·赠梁汾》的深入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常常化用经典名句,巧妙运用典故。刘熙载在《艺概》中提到:“词中用事,贵无事障。晦也,肤也,多也,板也,此类皆障也。姜白石用事入妙,其要诀所在,可于其《诗说》见之,曰:‘僻事实用,熟事虚用。学有余而约用之,善用事者也。乍叙事而间以理言,得活法者也。’”纳兰性德在词中运用故实时,浑然天成、流畅自如,无疑是“善与活”的典范。也正因如此,《金缕曲·赠梁汾》显得既酣畅淋漓,又蕴含深沉意蕴;既慷慨豪迈、一泻千里,又耐人寻味、发人深省。这首词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却能让读者读来血脉偾张、心潮澎湃,真切感受到作者字字句句皆发自肺腑。它的成功,有力地证实了一条颠扑不破的创作真理:真情实感,乃是诗歌的生命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金粟顾梁汾舍人,风神俊朗,大似过江人物。画《侧帽投壶图》,长白成容若题《贺新凉》一阕干其上云云,词旨嵌崎磊落,不啻坡老、稼轩。都下竞相传写,于是教坊歌曲间,无不知有《侧帽词》者。

清徐釚《词苑丛谈》卷五

# 《香海棠馆词话》及《薇省词钞》梁汾小传后,载顾、成交谊綦详。阋武进汤曾辂先生(大奎、贞愍之祖)《炙砚琐谈》一段甚新,为他书所未载,亟录如左:纳兰成德侍中与顾梁汾相从最密。尝填《贺新凉》词为梁汾题照,有云:‘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梁汾答词亦有‘托结来生休悔’之语。侍中劝后,梁汾旋亦归里。一夕,梦侍中至,曰:‘文章知己,念不去怀。泡影石光,愿寻息壤。’是夜,其嗣君举一子,梁汾就视之,面目一如侍中,知为后身无疑也,心窃喜甚。弥月后,复梦侍中别去。醒起,急询之,已卒矣。”

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

# 纳兰容若深于情者也。固不必刻画《花闻》,俎豆《兰畹》,而一声《河满》,辄令人怅惘欲涕。情致与《弹指》最近,故两人遂成莫逆。读两家短调,觉阮亭脱胎温、李,犹费拟议。其中赠寄梁汾《贺新凉》、《大醣》诸阕,念念以来生相订交,情至此,非金石所能比坚。

清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清·纳兰性德《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下一篇:清·黄景仁《别老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