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ǎi
shù

朝代:唐作者:陈子昂浏览量:2
jiā
jǐn
yán
zhī
zhēn
shù
cuò
zhòng
cǎi
zhī
fēn
yūn
zhuàng
yáo
tái
zhī
wēi
yuè
diǎn
shān
zhī
zhāo
yún
qīng
chūn
féng
kuàng
huì
zhī
zēng
fēn
jié
fāng
ér
shuí
shǎng
yuàn
jué
shì
zhī
wén
hóng
róng
yàn
zuò
kàn
xiē
huá
liú
nián
dài
jūn
kūn
lún
zhī
shù
yàn
táo
zhī
bīn
fēn

译文

那装饰在华美丰盛筵席旁的珍贵树木啊,交错的众多色彩弥漫交融、纷繁绚丽。它的模样犹如瑶台上那清幽的明月,又好似点缀在巫山上那清晨的云朵。美好的青春年华一去不可再逢啊,更何况这树木如蕙草般散发着愈发浓郁的芬芳。我心中凝结着美好的情意,可又有谁来欣赏呢,只能怨恨这世间的绝世芳华却无人知晓。那红花的艳丽和绿叶的鲜嫩,眼看着就会凋零,洁白的花朵随着流年时光的流逝也不会等待着你。所以我思念昆仑山上那珍贵无比的琪树,而厌恶那纷纷扬扬、杂乱无章的桃李之花。

逐句剖析

"嘉锦筵之珍树兮":那装饰在华美丰盛筵席旁的珍贵树木啊,

# 锦筵:盛美的筵席。

"错众彩之氛氲":交错的众多色彩弥漫交融、纷繁绚丽。

# 错:交错。

"状瑶台之微月":它的模样犹如瑶台上那清幽的明月,

# 微月:新月。指农历月初的月亮。

"点巫山之朝云":又好似点缀在巫山上那清晨的云朵。

# 朝云:巫山神女名。

"青春兮不可逢":美好的青春年华一去不可再逢啊,

"况蕙色之增芬":更何况这树木如蕙草般散发着愈发浓郁的芬芳。

"结芳意而谁赏":我心中凝结着美好的情意,可又有谁来欣赏呢,

"怨绝世之无闻":只能怨恨这世间的绝世芳华却无人知晓。

# 绝世:死亡。

"红荣碧艳坐看歇":那红花的艳丽和绿叶的鲜嫩,眼看着就会凋零,

# 歇:凋谢。,红荣碧艳:红花绿叶。

"素华流年不待君":洁白的花朵随着流年时光的流逝也不会等待着你。

# 待:弘治本缺此字,四库本作“见”。,素华:白色光华,指时光。

"故吾思昆仑之琪树":所以我思念昆仑山上那珍贵无比的琪树,

# 琪树:仙家玉树。

"厌桃李之缤纷":而厌恶那纷纷扬扬、杂乱无章的桃李之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彩树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作品。此诗围绕筵席旁的珍树展开。诗人借彩树自喻,描绘其色彩缤纷之姿,如瑶台微月、巫山朝云,叹其青春难逢、结芳无人赏,红荣碧艳易歇,流露出对自身绝世才华却不被赏识的哀怨,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运用比喻,将彩树比作瑶台月、巫山云,生动展现其美;又借物抒情,以彩树的遭遇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开篇写彩树之绚丽,接着感慨青春与芬芳无人赏,最后以思昆仑琪树、厌桃李缤纷表明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这首诗以物为喻,抒情含蓄深沉,虽篇幅不长,却将诗人的复杂情感与追求展现得细腻入微。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杰出诗人,“诗骨”

陈子昂(659后~702),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文明元年进士,因上书论政被武则天赞赏,授麟台正字,转右拾遗,故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先驱,主张恢复建安文学传统。所作《感遇》等诗,指斥时弊,抒写情怀,风格高昂清峻。其文力求内容充实,说理精辟;形式上破骈为散,疏朴近古,为唐代古文运动发展起了先导作用。代表作品有《感遇》《登幽州台歌》。著有《陈伯玉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大致创作于长寿二年(693年)至圣历元年(698年)期间,彼时作者任职右拾遗。诗作围绕彩树展开吟咏,其间寄寓着盛年匆匆流逝、壮志难以实现的深沉慨叹,同时也流露出作者意欲归隐的内心诉求。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嘉锦筵之珍树兮,错众彩之氛氲。状瑶台之微月,点巫山之朝云。”开篇诗人以华丽的笔触描绘珍树。“嘉锦筵之珍树兮,错众彩之氛氲”,点明这是装饰在华美筵席旁的珍贵树木,众多色彩相互交错,营造出缤纷绚烂、氤氲迷人的氛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状瑶台之微月,点巫山之朝云”,运用比喻,将珍树比作瑶台上清幽的微月,又似点缀在巫山上的朝云,生动形象地写出珍树的美好与空灵,从不同角度展现其绰约风姿,为后文抒情做铺垫。“青春兮不可逢,况蕙色之增芬。结芳意而谁赏,怨绝世之无闻。”此部分情感基调陡然转变。“青春兮不可逢”,感慨美好的青春时光一去不复返,流露出时光易逝的无奈与伤感。“况蕙色之增芬”,进一步强调珍树如蕙草般散发着愈发浓郁的芬芳,却无人欣赏。“结芳意而谁赏,怨绝世之无闻”,直接抒发诗人内心的哀怨,珍树(实则自比)怀着美好的情意与才华,却在这世间默默无闻,无人赏识,深刻地表达出怀才不遇的幽愤。“红荣碧艳坐看歇,素华流年不待君。故吾思昆仑之琪树,厌桃李之缤纷。”“红荣碧艳坐看歇,素华流年不待君”,诗人目睹珍树那红花绿叶的艳丽容颜渐渐消逝,感叹洁白的花朵随着流年匆匆而过,不会等待任何人,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喟叹。“故吾思昆仑之琪树,厌桃李之缤纷”,诗人由对珍树命运的感慨,上升到对自身志趣的表达,思念昆仑山上珍贵无比的琪树,厌恶桃李那纷繁杂乱的景象,表明自己追求高洁、脱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下一篇:唐·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