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péi
xiàng
gōng
bàng
shuǐ
xián
xíng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2
wèi
ài
xiāo
yáo
piān
shí
shí
xián
shǎng
fēng
yān
kàn
huā
lín
shuǐ
xīn
shì
gōng
chéng
lái
èr
shí
nián

译文

钟爱那自由逍遥的诗篇,时常悠闲漫步,欣赏自然的风光与云烟。在花前水畔静赏,心中全无挂碍,二十年的功业已然成就。

逐句剖析

"为爱逍遥第一篇":钟爱那自由逍遥的诗篇,

"时时闲步赏风烟":时常悠闲漫步,欣赏自然的风光与云烟。

"看花临水心无事":在花前水畔静赏,心中全无挂碍,

"功业成来二十年":二十年的功业已然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裴相公傍水闲行》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与对功成名就的淡然。诗中,诗人通过描写闲步赏景、看花临水的生活场景,末句“功业成来二十年”以功成名就的背景,反衬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展现了诗人在功成名就后追求心灵自由的豁达与超脱。诗中透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高远情操,是刘禹锡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和裴相公傍水闲行》是唐代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属于闲适诗题材。诗歌通过描写诗人闲步赏景、看花临水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与对功成名就的淡然。诗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超脱与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刘禹锡晚年追求心灵自由的高远情操。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描写“闲步赏风烟”和“看花临水”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宁静。

3. 分段赏析

第一句篇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热爱与向往。“逍遥”一词源自道家思想,象征着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精神状态。第二句描绘了诗人悠闲漫步、欣赏自然风光的场景。“闲步”与“赏风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进一步深化了对逍遥生活的向往。第三句通过“看花临水”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心无事”不仅是对外在闲适生活的描写,更是对内心宁静境界的展现。第四句以“功业成来”收束全诗,暗示了诗人在追求逍遥生活之前,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这一句既是对过去努力的总结,也反衬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珍视与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刘禹锡《杂曲歌辞·壮士行》

下一篇:唐·杜牧《杂曲歌辞·少年行二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