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uò
yáng
dào
shǒu
xiàn
láng
zhōng

朝代:唐作者:储光羲浏览量:2
luò
shuǐ
chūn
bīng
kāi
luò
chéng
chūn
shuǐ
绿
zhāo
kàn
dào
shàng
luò
huā
luàn
mèng
zhī
míng
qiān
jīn
mǎi
bǎo
jiàn
chū
píng
jīn
yán
jiāo
qiě
yàn
dào
zhí
chūn
jiā
duō
líng
guì
gōng
shuāng
shuāng
míng
chūn
fēng
èr
yuè
shí
dào
páng
liǔ
kān
shàng
zhī
guān
xià
zhī
chē
luò
shuǐ
zhào
qiān
mén
qiān
mén
kōng
shào
nián
zhì
zǒu
yóu
xīn
shì

译文

洛阳的河水解冻,洛城的春水变绿。清晨漫步大道,只见落花纷纷扬扬洒落在马蹄旁。剧孟这名字并不为人所知,却愿千金购得宝剑。经常出入平津邸那里,她自认为自己娇且美艳。这里的大路和那头发一样的平直,春日气息清新宜人。五陵的贵族公子们,成双结队,马鞍上的玉饰叮咚作响。春风二月时节,道旁柳枝轻垂可握。柳树枝条覆盖在官阁上面,下端轻掩往来车马。洛水照亮着天子宫殿,天子宫殿在蔚蓝的天空之中。年轻人没有得志,骑马徜徉在新市之间。

逐句剖析

"洛水春冰开":洛阳的河水解冻,

# 洛水:在河南洛阳西南。

"洛城春水绿":洛城的春水变绿。

# 水:一作树。,洛城:洛阳,即河南洛阳市。

"朝看大道上":清晨漫步大道,

"落花乱马足":只见落花纷纷扬扬洒落在马蹄旁。

"剧孟不知名":剧孟这名字并不为人所知,

# 剧孟:汉洛阳人,以任侠显诸侯。这里泛指游侠。

"千金买宝剑":却愿千金购得宝剑。

"出入平津邸":经常出入平津邸那里,

# 平津邸:汉公孙弘继薛泽为丞相,并受封为平津侯,后遂以平津邸代指相府。

"自言娇且艳":她自认为自己娇且美艳。

"大道直如发":这里的大路和那头发一样的平直,

"春日佳气多":春日气息清新宜人。

# 佳气:指阳气,春天气温回升,生气蓬勃。

"五陵贵公子":五陵的贵族公子们,

#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长安附近。当时富家豪族和外戚都居住在五陵附近。

"双双鸣玉珂":成双结队,马鞍上的玉饰叮咚作响。

# 玉珂:用玉石装饰的马勒,两勒相击而发声,又叫鸣珂。珂:马笼头上的装饰品。

"春风二月时":春风二月时节,

"道傍柳堪把":道旁柳枝轻垂可握。

# 把:把握。,傍:通“旁”。

"上枝覆官阁":柳树枝条覆盖在官阁上面,

"下枝覆车马":下端轻掩往来车马。

# 覆:一作拂。

"洛水照千门":洛水照亮着天子宫殿,

# 千门:指天子宫殿。

"千门碧空里":天子宫殿在蔚蓝的天空之中。

# 碧空:蔚蓝的天空。

"少年不得志":年轻人没有得志,

"走马游新市":骑马徜徉在新市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是唐代储光羲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这组诗通过不同场景描绘洛阳风貌,其一写洛水春景与大道落花,展现春日生机;其二借剧孟典故写侠客形象,暗含对游侠精神的感慨;其三状大道笔直、贵公子出行,凸显都市贵胄生活;其四绘二月道旁柳景,体现春日洛阳的市井风情;其五写洛水映照千门与少年游新市,流露少年不得志的情绪。组诗以简洁笔触勾勒盛唐洛阳的自然景色、社会风貌与人物情态,兼具写实与抒情,风格清新明快,于细微处见时代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储光羲(706?~763?),唐代诗人。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西南)人,祖籍兖州(今山东济宁市兖州区)。开元进士,初任冯翊县尉,后转任安宜、下邽、汜水尉,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被叛军俘获,迫受伪职,乱平后自归朝廷请罪,后贬岭南。储光羲的诗,多写田园生活的闲适情趣,风格朴实。在各种诗体中,其“独以五言古胜场”,但是有刻意学习陶渊明,力造古雅的倾向。殷璠评其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代表作品有《杂咏五首》《江南曲四首》。明人辑存《储光羲诗集》5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是储光羲所作。开元十四年(726年),他考中进士,最初任职冯翊县(今陕西省大荔县)尉,之后辗转担任安宜县(今江苏宝应西南)尉、下邽县(今陕西渭南东北)尉、氾水县(今河南省荥阳市氾水)尉。由于仕途不顺,他选择辞官返乡,后来隐居于终南山。此后,他曾被授予太祝一职,后升任监察御史。安史之乱爆发,他不幸在长安沦陷时被叛军俘获,并被迫担任伪职。成功脱身回到朝廷后,他却遭贬谪至岭南,最终在贬谪之地离世。纵观其一生,仕途多舛,历经诸多坎坷。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得他对权贵子弟的奢靡生活有所不满,于是创作了这首诗,以抒发内心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五言绝句,也是一组写景叙事诗。其一描绘洛水春冰消融、大道落花沾马足的春日生机;其二借剧孟典故刻画豪侠形象并暗含思考;其三展现春日大道上五陵贵公子骑马鸣珂的奢华生活;其四勾勒二月道旁柳覆官阁车马的市井风光;其五通过洛水映千门与少年游新市,抒发不得志的郁闷心绪,共同呈现了盛唐洛阳的风物人情与时代气息。

2. 写作手法

象征:“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一句,以“玉珂”象征贵族公子的身份地位与奢靡生活。玉珂为贵公子马具上的玉饰,行走时发出清脆声响。诗中通过描绘贵公子佩戴玉珂成双结对出行的场景,以玉珂这一具体事物象征其优越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沉溺于享乐、追求虚荣的生活状态,含蓄地批判了贵族阶层的奢靡之风与浮华本质。

3. 分段赏析

其一:“洛水春冰开,洛城春水绿”两句描绘洛阳春日的景象。“春冰开”“春水绿”点明时节,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洛水解冻、水波碧绿的画面,展现出春天到来时生机勃勃的气息,为全诗奠定了明快的基调。“朝看大道上,落花乱马足”是对洛阳大道春日情景的描写。清晨的大道上,落花纷飞,随着马蹄凌乱四散,既生动展现出春日繁花飘落的动态美,又以“乱”字暗示出人事繁忙、车马喧嚣的热闹场景,在繁华中暗含纷扰之意。其二:“剧孟不知名,千金买宝剑”引用典故。剧孟是汉代著名侠士,诗中说他本无名却能千金购剑,借这一行为隐喻世人追逐名利、看重外在虚华的现象,讽刺人们忽视内在价值,只热衷于追求表面的荣耀与财富。“出入平津邸,自言娇且艳”刻画人物形象。描绘一些人频繁出入权贵府邸,还自夸娇艳艳丽,通过对这类人言行的描写,揭露攀附权贵者的虚荣与谄媚之态,进一步讽刺社会上追逐名利的不良风气。其三:“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再次描写洛阳大道。以“直如发”形容大道笔直,展现城市道路的规整;“春日佳气多”描绘春天里万物欣欣向荣的美好氛围,从视觉和氛围上渲染出洛阳春日的繁华盛景。“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聚焦贵族子弟。五陵贵公子成双结对,身上佩戴的玉珂发出清脆声响,诗人通过对贵公子外在装饰和出行场景的描写,凸显他们的富贵与闲适,也暗讽贵族阶层的奢靡生活和特权地位。其四:“春风二月时,道傍柳堪把”写二月春风中的柳树。道旁柳树垂下枝条,粗可一握,描绘出柳树繁茂的姿态,呼应春日主题,同时“堪把”赋予读者直观的触觉感受,使画面更具感染力。“上枝覆官阁,下枝覆车马”进一步描绘柳树。柳枝上可覆盖官府楼阁,下能遮蔽车马,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柳树生长的茂盛,同时从侧面展现出洛阳建筑的宏伟和街道的繁华。其五:“洛水照千门,千门碧空里”展现壮阔画面。洛水波光映照众多城门,城门高耸于碧空之下,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将洛水、千门与碧空融为一体,营造出雄浑壮观的城市图景。“少年不得志,走马游新市”点明主旨。在繁华景象之下,笔锋一转,写少年因不得志而在新市骑马游荡,与前文的热闹、奢靡形成对比,流露出诗人对年轻一代命运的关切,以及对现实社会中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思考。

4. 作品点评

该诗词以洛阳为场景,勾勒出春日的繁盛之貌与并存的世态炎凉。凭借细致逼真的刻画与表达,诗人抒发了对追名逐利之态的辛辣讽刺,以及对青年群体的关切与思索。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才开春冰,旋看绿树,转瞬花又落矣,“乱马足”三字说得衮楚可怜。千红万紫,不免委弃埃尘,人何苦劳劳名利而不知止耶?怆然,悚然。

清刘宏煦、李德举《唐诗真趣编》

# 满肚不平。

明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

# 贵介乘春得意,举措直道安在?

明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

# 此赋道中所见,盖有“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之意。

明唐汝询《唐诗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佚名《凤归云·闺怨》

下一篇:唐·邓倚《春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