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èng
tóng
pān
yǒu
shí
zuǒ
chéng
zhá
fàn
zhōu
rén
yùn

朝代:明作者:陈汝言浏览量:3
shuǐ
绿
shēng
lín
shān
hòu
xīn
cǎo
cáng
mián
zhǔ
niǎo
huā
yǐn
huàn
shā
rén
shì
wàng
zhōu
yuǎn
qíng
huān
jiè
jiǔ
pín
yún
jiāng
huí
shǒu
fēng
chén

译文

溪水绿得像长出了鳞片,溪边的山在雨后显得清新。草丛里藏着在渚边睡眠的鸟儿,花朵隐藏着洗衣服的人。心情舒适忘记了船行路途遥远,欢乐的情绪凭借频繁饮酒而更添几分。碧云不要合拢,回头望去已被风尘隔开。

逐句剖析

"溪水绿生鳞":溪水绿得像长出了鳞片,

"溪山雨后新":溪边的山在雨后显得清新。

"草藏眠渚鸟":草丛里藏着在渚边睡眠的鸟儿,

"花隐浣沙人":花朵隐藏着洗衣服的人。

"意适忘舟远":心情舒适忘记了船行路途遥远,

"情欢藉酒频":欢乐的情绪凭借频繁饮酒而更添几分。

"碧云莫将合":碧云不要合拢,

"回首隔风尘":回头望去已被风尘隔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奉同潘友石左丞霅溪泛舟得人字韵》是明初诗人陈汝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同游霅溪的所见所感。首联以清新之笔开篇,简洁勾勒出雨后溪山焕然一新之态,营造出清新自然氛围。颔联视角转向溪边具体景致。以细腻笔触描绘出一幅静谧画面,草丛藏鸟,繁花隐人,动静相宜。颈联诗人因惬意而忘却路途遥远,借频频饮酒增添欢乐,生动刻画了诗人惬意欢畅的心境。尾联由欢悦转为不舍。诗人祈愿碧云莫合,似想留住眼前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末明初诗人、画家

陈汝言(1331?~1371?),元末明初诗人、画家。字惟允,号秋水,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市)人,后随其父移居吴中(今江苏苏州)。为人有胆略,元末曾为张士诚参谋。洪武初任济南经历,后受胡惟庸案所累被杀,临难时从容绘画,画毕就刑。陈汝言博学工诗,与其兄陈汝秩皆擅长山水画,名于一时,有“大髯、小髯”之称。其画师法董源、巨然,近宗赵孟𫖯、王蒙,行笔清润,构图严谨,意境幽深。有《荆溪图》《百丈泉图》《仙山图》等作品传世。著有《秋水轩诗稿》。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溪水绿生鳞,溪山雨后新。”开篇描绘霅溪绿水泛起层层鳞波,雨后的溪山清新明丽,为全诗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点明泛舟的地点和环境,奠定愉悦的基调。颔联:“草藏眠渚鸟,花隐浣沙人。”细腻刻画溪边近景,草丛中藏着在渚上安睡的鸟儿,花丛中隐隐约约能看到浣沙之人。一动一静,使画面充满生机与生活气息,进一步展现了溪边景色的清幽与美好。颈联:“意适忘舟远,情欢藉酒频。”由景及人,写诗人在如此美景中,心情愉悦闲适,以至于忘记舟行的距离,还频繁借酒来增添欢乐,直接表达出诗人泛舟时的惬意感受。尾联:“碧云莫将合,回首隔风尘。”诗人希望碧云不要聚合,流露出对眼前美好景色的留恋,不想让碧云遮蔽视线。“回首隔风尘”则暗示尘世与眼前美好自然的距离,表达出对尘世的疏离之感,使诗歌情感得到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汪广洋《赠孙炎》

下一篇:明·纪青《夜行潭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