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zhāo
zhāng
宿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guò
xià
xiāng
rùn
yíng
qiū
diàn
xiān
xié
zhī
huā
shí
zhěn
yǒng
ruǐ
zhū
piān
nìng
fēi
yóu
yīn
chén
hǎo
shuì
tiān
néng
lái
tóng
宿
fǒu
tīng
duì
chuáng
mián

译文

夏天过去,衣物带着润泽的香气,迎接秋天的竹席色泽鲜艳。我斜靠着花石枕头,躺着吟诵《蕊珠篇》。道路泥泞,不是出游的日子,天色阴沉,正适合睡觉。你能来和我一同住宿吗,咱们一起听着雨声,在同一张床上安睡。

逐句剖析

"过夏衣香润":夏天过去,衣物带着润泽的香气,

"迎秋簟色鲜":迎接秋天的竹席色泽鲜艳。

"斜支花石枕":我斜靠着花石枕头,

"卧咏蕊珠篇":躺着吟诵《蕊珠篇》。

"泥泞非游日":道路泥泞,不是出游的日子,

"阴沉好睡天":天色阴沉,正适合睡觉。

"能来同宿否":你能来和我一同住宿吗,

"听雨对床眠":咱们一起听着雨声,在同一张床上安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雨中招张司业宿》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七言绝句。此诗风格质朴写实,语言浅白如话,却营造出悠远深长的意境。开篇两句着重写景,寥寥数笔勾勒出夏末秋初之际,诗人悠然闲适、幽居家中的情景。后两句笔锋一转,直白袒露渴望与张司业对床夜谈、共听淅淅雨声的热切期盼,字里行间尽显诗人洒脱旷达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邀约诗。描绘了夏末初秋诗人闲散幽居的情景,借对雨景的描写以及对与张司业对床共听雨声的期盼,表达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与豁达心境,同时也体现出对友人真挚深厚的情谊。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直接向友人发出邀请,直白地表达出希望与友人共度雨夜、增进情谊的心情。

3. 分段赏析

诗的前四句“过夏衣香润,迎秋簟色鲜。斜支花石枕,卧咏蕊珠篇”,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夏日过去,衣物散发着微微香气,秋天将至,竹席颜色鲜艳,诗人斜靠着花石枕,悠然地吟诵着诗篇,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后四句“泥泞非游日,阴沉好睡天。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先点明因雨天泥泞不适宜出游,这样阴沉的天气倒是适合睡觉,接着笔锋一转,直接向友人张司业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前来一同住宿,伴着雨声促膝长谈。前半部分的生活场景描绘为后半部分的邀请做了很好的铺垫,使整首诗情感过渡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

下一篇:唐·杜甫《九日四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