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舟一路转青蘋":你乘坐归乡的小船,一路上船儿绕过水中的青萍,曲折前行,
# 青蘋:水上浮萍。蘋:一作苹。
"更欲随潮向富春":到了杭州之后,你还打算趁着潮水继续前往富春一带游览。
"吴郡陆机称地主":吴郡的陆机堪称当地有才德的贤主,
"钱塘苏小是乡亲":而钱塘的苏小小可以说是你的乡亲。
# 苏小:即南齐钱唐名妓苏小小。
"葛花满把能消酒":你手中满把的葛花可以用来消解酒意,
# 葛花:即葛藤的花,入药,常用以解酒。
"栀子同心好赠人":那象征着同心的栀子花正好拿来赠送给友人。
"早晚重过鱼浦宿":我早晚会再次经过鱼浦,在那里留宿与你相聚,
"遥怜佳句箧中新":我现在就已经在远方,满心期待着欣赏你藏在箱子里新创作的优美诗句了。
# 箧:箱子。大的叫箱,小的叫箧。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进士,后数入节度幕府中任职,官至中书舍人,约卒于建中、贞元之际。其诗工整清丽,注意辞藻和技巧,多为流连光景和唱酬赠送别之作,《寒食》诗较有名。高仲武评其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此外,许尧佐作传奇小说《柳氏传》,叙述韩翃与其妾柳氏在战乱中悲欢离合的故事。代表作品有《寒食》《送故人归鲁》,著有《韩君平诗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友人归杭的行程,融入对杭州风土人情的联想,表达了真挚的送别之情与含蓄的归隐之志,打破一般赠别诗的泛泛应酬,别具特色。
2. 写作手法
比喻:“归舟一路转青蘋”中,以“青蘋”(浮萍)比喻人的行踪无定。曹丕、杜甫等都曾以浮萍喻漂泊,此处同样借浮萍随波逐流、居无定所的特点,暗喻友人归途中漂泊之感,既贴合行船于水路的情境,又委婉传达出一种人生漂泊的意味,使抽象的行踪不定变得具体可感,增添了诗句的韵味与内涵。用典:“更欲随潮向富春”化用严子陵的典故,严子陵名光,与汉光武帝刘秀一同游学,刘秀称帝后多次征召,他却拒不出仕,隐居于富春山。诗人借此典,希望友人到杭州后去追寻严子陵遗迹,表达对高洁隐逸之风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期许。
3. 分段赏析
“归舟一路转青蘋,更欲随潮向富春”两句开篇即点明友人归杭的行程。“归舟一路”四字凝练概括,将归途中的种种情事一笔带过,尽显笔墨省净之妙。“青蘋”即浮萍,作为水中植物,既暗示行船所经之处,写出旅途的漫长遥远,又巧妙化用典故,暗喻人的行踪无定,如曹丕“泛泛渌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波,随风靡倾”、杜甫“相看万里路,同是一浮萍”,赋予词句双重含义。“转”字堪称此句“诗眼”,既生动描绘出沿水路曲曲折折、迤逦而行的动态画面,又自然引出下句。“更欲随潮向富春”进一步设想友人抵达杭州后的行程,建议其不停舟楫,而是随着潮水前往富春江,意在追寻严子陵的遗迹。严子陵少有高名,拒刘秀征召,隐居富春山,诗人特意提及此人,含蓄地表达出对高洁隐逸之风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期许。“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这一颔联巧妙运用杭州一带的史实典故。陆机为西晋著名文人,吴郡人,文采斐然,倾动一时;苏小小则是南齐钱塘名倡。诗人以陆机比杭州当地的贤达,以苏小喻此地的灵秀,极力渲染杭州人杰地灵、文采风流的特质。通过书写这两位才子佳人,凸显此地向来是文人墨客的千古知己,既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又将杭州的地域风情生动展现,暗含对友人归杭的艳羡与祝福。“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早晚重过鱼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四句以亲切真挚的口吻寄语友人。“葛花”向来是文人喜爱之物,可解酒毒,常现于文人题咏,如孟郊“客衣飘飘秋,葛花零落风”、梅尧臣“葛花葛蔓无断时,女萝莫剪连古枝”。诗人让友人预备葛花,诙谐地表达出自己酒兴正浓,渴望与友人一醉方休的畅快心情。“栀子”又名同心花,常用于赠人,饱含吉祥之意,体现出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后两句“早晚重过鱼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诗人直言希望能再次到鱼浦住宿,与友人相聚,迫切地表达出对友人诗文中佳句的期待,尽显对友人才华的欣赏,以及渴望与友人诗酒相聚、共赏佳作的殷切期盼,将文人才士超尘绝俗、诗酒自适的高雅情趣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传递出两人之间真挚深厚的情谊。
4. 作品点评
盛唐时期刚健雄浑的诗歌风格,至大历年间(766-779)已转变为“清空”之貌,韩翃的这首七律,其优劣之处均体现在“清空”二字上。整首诗毫无世俗尘嚣之气,诗中提及的人物,无论是隐逸的严子陵、才高的陆机、传奇的苏小小,都不是流于世俗之人;而君平与王少府,同样也非平庸无能之辈。从描写的景物来看,青苹、葛花、栀子、渔浦等意象,皆清新雅致、纯净高洁。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合于诗篇之中,确实营造出了鲜明的“清空”之风。然而,该诗虽充满超凡脱俗的意趣,但其内容却稍显单薄匮乏。诗歌中间两联的对仗不够精巧有力,显得较为平淡,整体给人一种空洞疏阔之感,这也正是“清空”风格所带来的弊端。
# 中唐至君平气调全卑,又降文房数格矣,但刻意纤秀,实启晚唐及宋、元、初明修词饰事之习,此亦开关运会人也。
清毛奇龄、王锡《唐七律选》
# 典雅清新,从容有馀地。调虽不高,意甚淡远。
清屈复《唐诗成法》
上一篇:唐·杜甫《游修觉寺》
下一篇:唐·张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