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o
nián
xíng

朝代:明作者:李云龙浏览量:3
wàn
jiā
chū
sài
yuán
yuán
xiōng
jìng
jiāo
huān
gōu
shàng
yǒu
chóu
rén
xuè
jiě
xiàng
zūn
qián
xiào
gòng
kàn

译文

离别家乡万里远赴边塞,在五原与战友们尽情欢聚。吴钩宝剑上还沾着仇人的鲜血,解下兵器在酒樽前笑着共赏战绩。

逐句剖析

"万里辞家出塞垣":离别家乡万里远赴边塞,

"五原兄弟竞交欢":在五原与战友们尽情欢聚。

"吴钩上有仇人血":吴钩宝剑上还沾着仇人的鲜血,

"解向尊前笑共看":解下兵器在酒樽前笑着共赏战绩。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少年行(其一)》是明代诗人李云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勾勒少年辞别家乡、远赴边塞的豪迈身影;次句描绘与边塞战友欢聚的场景,尽显战友情谊;后两句以带血的吴钩兵器和筵席前的笑看动作,既暗示激烈的战斗场面,又刻画少年战胜敌人的自豪与从容。全诗以雄浑刚健的笔触,通过离别、欢聚、展刃等场景的串联,生动展现少年将士的报国之志与热血豪情,风格慷慨激昂,画面感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末将领

李云龙(?~?),明末将领。字烟客,番禺(今属广东)人。少补诸生,胸怀大志,很多名士皆敬重他。其人生际遇不佳,捐监入国子监,然未有所成。后赴边塞,成为东莞袁崇焕的宾客。时袁崇焕统管三边军事,威名远扬,云龙于其幕府中参与军事谋划。不久之后,袁崇焕被处死,云龙遂出家为僧,自号二严和尚。明亡后下落不明。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万里辞家出塞垣,五原兄弟竞交欢”两句以宏大空间感开篇。“万里辞家”突显少年辞别家乡的决绝,“出塞垣”点明奔赴边塞的壮举,“万里”与“塞垣”的组合,既见征途遥远,亦显胸怀天下的豪迈;“五原兄弟竞交欢”转写边塞生活,“五原”(泛指边塞)之地的战友欢聚,“竞交欢”以质朴语言勾勒热烈场景,暗衬少年在边塞找到志同道合的兄弟情谊,为全诗奠定慷慨基调。“吴钩上有仇人血,解向尊前笑共看”两句聚焦细节,陡生刚健之气。“吴钩”(代指兵器)染有“仇人血”,虽未直写战斗,却以兵器上的血迹暗示厮杀的激烈与少年的英勇,“仇人”二字更见憎爱分明的战斗立场;“解向尊前笑共看”中,“解”(解下兵器)与“笑”的动作神态形成张力——筵席前从容解刃、笑对血迹,既展现少年对战斗的自豪与对敌人的蔑视,亦刻画其视死如归的从容气度。此句以略带血腥的细节与明快的“笑”字碰撞,将少年的热血豪情与战友间的默契肝胆,凝练于极具画面感的场景之中,语言简练而张力十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徐祯卿《送范静之迁威州(四首)》

下一篇:明·傅汝舟《月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