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ǎn
bēi
huái
怀
sān
shǒu

朝代:唐作者:元稹浏览量:2
xiè
gōng
zuì
xiǎo
piān
lián
jià
qián
lóu
bǎi
shì
guāi
sōu
jìn
qiè
jiǔ
jīn
chāi
shū
chōng
shàn
gān
cháng
huò
luò
tiān
xīn
yǎng
huái
jīn
fèng
qián
guò
shí
wàn
jūn
yíng
diàn
yíng
zhāi
yán
shēn
hòu
shì
jīn
zhāo
dōu
dào
yǎn
qián
lái
cháng
shī
xíng
kàn
jìn
zhēn
xiàn
线
yóu
cún
wèi
rěn
kāi
shàng
xiǎng
jiù
qíng
lián
céng
yīn
mèng
sòng
qián
cái
chéng
zhī
hèn
rén
rén
yǒu
pín
jiàn
bǎi
shì
āi
xián
zuò
bēi
jūn
bēi
bǎi
nián
dōu
shì
duō
shí
dèng
yōu
xún
zhī
mìng
pān
yuè
dào
wáng
yóu
fèi
tóng
xué
yǎo
míng
suǒ
wàng
shēng
yuán
huì
gèng
nán
wéi
jiāng
zhōng
cháng
kāi
yǎn
bào
píng
shēng
wèi
zhǎn
méi

译文

你如同谢公最受偏爱的女儿,嫁给我这个贫士事事不顺利。你见我没有衣衫就在箱子找,你拔下金钗因我相求而买酒。你用野蔬充饥却说食物甘美,你用落叶作薪你用枯枝做炊。如今我高官厚禄你却离人间,为你祭奠延请僧道超度士灵。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怜爱,多次梦到你我便为你焚纸烧钱。谁不知夫妻永诀人人都会伤怀,曾经共度贫贱生活的夫妻想起往事更令人伤悲。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即使能合葬也无法倾诉衷情,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只能睁着双眼整夜把你思念,报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双眉。

逐句剖析

"谢公最小偏怜女":你如同谢公最受偏爱的女儿,

# 女:用谢道韫比妻子。这夜指出了韦丛的身份,她是东都留守相当于宰相的韦夏卿最小的女儿。,偏怜:偏爱。,谢公:东晋宰相谢安,他最偏爱侄女谢道韫。此以谢安借指韦丛的父亲韦夏卿。公,对谢安的尊称。

"自嫁黔娄百事乖":嫁给我这个贫士事事不顺利。

# 百事乖:什么事都不顺遂。乖,违背。此指不称心、不顺利。,黔娄:战国时齐国隐士,家甚贫,死时衣不蔽体。此借以自指,含有居贫而清高之意。言韦丛以名门闺秀屈身下嫁。,自嫁:一作“嫁与”。

"顾我无衣搜荩箧":你见我没有衣衫就在箱子找,

# 荩箧:一作“画箧”,竹或草编的箱子。

"泥他沽酒拔金钗":你拔下金钗因我相求而买酒。

# 沽:买。,泥:软缠,央求。

"野蔬充膳甘长藿":你用野蔬充饥却说食物甘美,

# 藿:豆叶,嫩时可食。,甘:此处为吃得香甜之意。,膳:饮食。,充:充当。,野蔬:野菜。

"落叶添薪仰古槐":你用落叶作薪你用枯枝做炊。

# 仰:依靠。,薪:柴火。

"今日俸钱过十万":如今我高官厚禄你却离人间,

# 过十万:超过了十万钱,形容生活很富裕。,俸钱:俸禄,旧时官吏所得的薪水。

"与君营奠复营斋":为你祭奠延请僧道超度士灵。

# 斋:本指斋戒。此处当指延请僧、道,超度死者,俗称“做斋”。,奠:祭奠,设酒食而祭。,营:营求,筹办。

"昔日戏言身后事":往昔曾经戏言我们身后的安排,

# 身后事:一作“身后意”,死后的安排,遗嘱之意。,戏言:开玩笑的话。

"今朝都到眼前来":如今都按你所说的展现在眼前。

"衣裳已施行看尽":你穿过的衣裳已经快施舍完了,

# 行看尽:眼看快要完了。,施:施舍,给人财物。

"针线犹存未忍开":你的针线盒我珍存着不忍打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因怀念你我对婢仆也格外怜爱,

# 怜:怜爱,痛惜。,旧情:指韦丛生前的怜惜婢仆之意。

"也曾因梦送钱财":多次梦到你我便为你焚纸烧钱。

# 因:凭借,依靠。

"诚知此恨人人有":谁不知夫妻永诀人人都会伤怀,

# 诚知:确实知道。

"贫贱夫妻百事哀":曾经共度贫贱生活的夫妻想起往事更令人伤悲。

# 贫贱夫妻:此处指曾经共过贫贱生活的夫妻。

"闲坐悲君亦自悲":闲坐无事为你悲伤为我感叹,

"百年都是几多时":人生短暂百年时间又多长呢。

# 百年:指短促的人生。

"邓攸无子寻知命":邓攸没有后代是命运的安排,

# 寻:不久。,邓攸:西晋人,字伯道,官河西太守。《晋书·邓攸传》载:“永嘉末年战乱中,他舍子保侄,后终无子。”此处借指与韦丛婚后无子。

"潘岳悼亡犹费词":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鸣。

# 费词:徒费言词。,悼亡:哀悼死者。悼,悲伤。,潘岳:西晋人,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

"同穴窅冥何所望":即使能合葬也无法倾诉衷情,

# 何所望:有什么指望。望,指死后重聚。,窅冥:深远难见的样子,形容死后无知。,同穴:同穴而葬,指夫妻合葬。穴,墓穴。

"他生缘会更难期":来世结缘是多么虚幻的企望。

# 期:期待,等待。,缘会:指结为夫妇。缘,缘分。会,会合。,他生:再世,来生。

"惟将终夜长开眼":只能睁着双眼整夜把你思念,

# 长:一作“常”。

"报答平生未展眉":报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双眉。

# 未展眉:皱起眉头。指韦丛生前操劳忧虑而心情忧郁。展,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遣悲怀三首》是唐代诗人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这组作品主要表达对亡妻的深切怀念,通过三个层次展现悼亡情感:第一首回忆夫妻早年相濡以沫的岁月,着重追述共同经历的清贫生活及妻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流露出共度清贫却未能共享荣华的遗憾;第二首承接前篇,以整理遗物、周济婢仆等日常细节寄托哀思,展现妻子离世后物是人非的怅惘;第三首第三首诗因妻子的早逝而慨叹人生的短暂,一死便成永别,抒发没有穷尽的长恨,突出悲怀,深化主题。全诗以质朴语言记述真实情感,通过生活化场景的细腻描摹,将夫妻深情与生命感悟融为一体,既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又保持着自然真切的表达特质,是古代悼亡诗中的感人至深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三首诗是元稹为悼念亡故原配妻子韦丛所作,约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前后,或说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韦丛系太子少保韦夏卿幼女,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与时任低阶官吏的元稹成婚,时年二十岁,元稹二十五岁。婚后虽家境清寒,然韦氏勤勉持家,夫妇琴瑟相谐。至元和四年(809)元稹任监察御史期间,韦丛病逝,年仅二十七岁。元稹异常沉痛,陆续创作多篇悼亡之作,其中以《遣悲怀三首》最为著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七言律诗,也是一组悼亡诗,全诗通过追忆日常生活细节,以浅近通俗的语言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悼念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谢公最小偏怜女”以谢道韫喻妻,暗含妻子曾被珍视却下嫁的命运反差,强化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对亡妻的愧疚之情与爱怜之意。“邓攸无子自叹命运,潘岳悼亡诗文成空”,邓攸与潘岳二人命中都有所缺憾,诗人借用此典,表明自己也同二人一样,痛失爱妻,进一步深化了诗人悲怆的情感。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追忆往昔夫妻患难与共的岁月,慨叹未能共享荣华,引出“悲怀”之叹。开篇两句引用典故,以谢安爱侄谢道韫代称韦氏,借战国黔娄自喻,暗含对方屈身下嫁之意。“百事乖”统括婚后七载坎坷,由此铺陈四句。笔法简练处既勾勒窘迫境遇,又传神摹写贤妻形象。四句叙事句句浸透诗人对妻子的赞叹与悼念挚情。末两句忽从追忆中恍然惊觉,怅恨而今俸禄优渥却再难与爱妻一道共享荣华富贵,惟以祭奠与延僧超度寄托哀思。“复”写出这类悼念活动的频繁。这两句出语虽然平和,然而字句间尽是锥心之痛。第二首承续前篇末章凄怆情调,描写亡妻遗物引发的追思。人已仙逝,而遗物犹在。为免触物伤怀,便将妻子穿过的衣裳施舍出去;将妻子做过的针线活仍然原封不动地保存起来,此等消极举措恰证其情难自抑。婢仆身影亦成伤心之源,昼夜萦怀,白天事事触景伤情,夜晚梦魂飞越冥界相寻。梦中遗钱之举虽显迂阔,却是痴心一片。结发糟糠身故,富贵加身的诗人唯余“营奠复营斋”。末两句由“诚知此恨人人有”的普世之叹,落至“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切肤之痛。夫妻死别,固然是人所不免的,但对于同贫贱共患难的夫妻来说,一旦永诀,是更为悲哀的。末句从上一句泛说推进一层,着力写出自身丧偶不同于一般的悲痛感情。第三首诗首句承上启下。以“悲君”总括上两首,以“自悲”引出下文。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寿的有限。人生百年,也没有多长时间。诗中引用了邓攸、潘岳两个典故。邓攸心地如此善良,却终身无子,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潘岳《悼亡诗》写得再好,对于死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等于白费笔墨。诗人以邓攸、潘岳自喻,故作达观无谓之词,却透露出无子、丧妻的深沉悲哀。接着从绝望中转出希望来,寄希望于死后夫妇同葬和来生再作夫妻。但是,再冷静思量:这仅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更是难以指望的。因而更为绝望,死者已矣,过去的一切永远无法补偿了。诗情愈转愈悲,不能自已,最后逼出一个无可奈何的办法:“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作者仿佛在对妻子表白自己的心迹。真是痴情缠绵,哀痛欲绝。

4. 作品点评

《遣悲怀三首》以“悲”为情感主线,通过层层递进的抒写方式,形成完整的情感脉络。前两首聚焦对亡妻的追思,从前世今生的共同时光延展至身后岁月的孤寂;末章则转向自我观照,从现在写到将来。全篇以家常絮语般的温婉笔调展开,但字字皆出于肺腑。作者善于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所无的意思,用极其质朴感人的语言来表现。在取材上,作者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几件小事来写,事情虽小,但都曾深深触动过他的感情。叙事叙得实,写情写得真,写出了作者的至情至性,因而成为古今悼亡诗中的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俗谓柔言索物曰泥,乃计切,谚所谓“软缠”也。杜子美诗“忽忽穷愁泥杀人”,元微之《忆内》诗“顾我无衣搜画匣,泥他沾酒拔金钗”,……

明杨慎《升庵诗话》

# 四句极写“百事乖”(首四句下)。以反映收,语意沉痛(末二句下)。

毛张健《唐体馀编》

# 此微之悼亡韦氏诗。通首说得哀惨,所谓贫贱夫妻也。“顾我”一联,言其妇德,“野蔬”一联,言其安贫。俸钱十万,仅为营奠营斋,真可哭杀。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 此诗前六句形容甘受贫苦,第七句极写贵显,斋奠二句万种伤心,酒丐亦亦,慨鸣豚养志,不逮生存。每读欧九“祭而丰”两句,不觉欷歔也。

清邹弢《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 于夫妇则当如苏子卿之《别妻》,顾彦先之《赠妇》,潘安仁之《悼亡》,暨张正言之“南园春色正相宜,大妇同行小妇随……”元微之之“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

清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

# 真镂肝擢肾之语(末二句下)。第一首生时,第二首亡后,第三首自悲,层次即章法。末篇末句“未展眉”即回绕首篇之“百事乖”,天然关锁。

毛张健唐体馀编

# 字字真挚,声与泪俱。骑省悼亡之后,仅见此制。

清周咏棠《唐贤小在昧续集》

# 悼亡之作,此为绝唱。元、白并称,其实元去白甚远,唯言情诸篇传诵至今,如脱于口耳。

清陈世镕《求志居唐诗选》

# 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忽以浅近忽之。

清孙洙《唐诗三百首》

# 夫微之悼亡诗中其最为世所传诵者,莫若《三遣悲怀》之七律三首。……悼亡诸诗,所以特为佳作者,直以韦氏之不好虚荣,微之之尚未富贵。贫贱夫妻,关系纯洁,因能措意遣同,悉为真实之故。夫唯真实,遂造诺独绝欤?

近现代陈寅恪《元白诗笺证槁》

# 这是元稹悼念亡妻韦丛(字蕙丛)所写的三首七言律诗。韦氏是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幼女,二十岁时嫁与元稹。七年后,即元和四年(809)七月,韦氏去世。此诗约写于元和六年前,时元稹在监察御史分务东台任上。

《唐诗鉴赏辞典》

# 微之诗云:“潘岳悼亡犹费词”,安仁《悼亡》诗诚不高洁,然未至如微之之陋也。“自嫁黔娄百事乖”,元九岂黔娄哉!“也曾因梦送钱财”,直可配村笛山歌耳。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煜《病起题山舍壁》

下一篇:唐·白居易《迂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