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ìng
zhōng
xīng
gǎn
yīn
chéng
shī
ān
lǎo
chán

朝代:明作者:乌斯道浏览量:3
gān
dài
chī
è
shí
shǔ
shé
zhǎng
tūn
xiàng
wèi
xiǎo
néng
zhì
yīng
zhān
jiā
é
shēng
tóng
máo
niàn
tóng
lèi
xiāng
yuān
yāng
hǎo
wén
cǎi
chóu
néng
ài
lián

译文

蝍蛆向来以带蛇为美食,鸱鹗喜欢捕食老鼠。蛇长大了就能吞下大象,刺猬虽小却能制服老虎。鹰鹯和鴐鹅,生来都披着毛羽。为何不想想同类,却相互搏击、苦苦欺侮。鸳鸯有着美丽的文采,谁能来怜爱你呢。

逐句剖析

"蝍蛆素甘带":蝍蛆向来以带蛇为美食,

"鸱鹗喜食鼠":鸱鹗喜欢捕食老鼠。

# 食:一作餐。,鹗:一做鸮。

"蛇长即吞象":蛇长大了就能吞下大象,

"猬小能制虎":刺猬虽小却能制服老虎。

"鹰鹯与鴐鹅":鹰鹯和鴐鹅,

# 鴐:一作鹥。

"生同被毛羽":生来都披着毛羽。

"胡不念同类":为何不想想同类,

"搏击苦相侮":却相互搏击、苦苦欺侮。

"鸳鸯好文采":鸳鸯有着美丽的文采,

# 采:一作彩。

"畴能爱怜汝":谁能来怜爱你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病中兴感因成七诗寄蒲庵老禅(其四)》是元末明初诗人乌斯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前四句通过列举蝍蛆、鸱鹗、蛇、猬等动物,展现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习性和特点,有的以特定生物为食,有的虽小却有强大的能力。后六句将鹰鹯、鴐鹅与鸳鸯进行对比,鹰鹯和鴐鹅虽为同类却相互搏击欺侮,而鸳鸯有美丽文采却无人怜爱。整首诗通过对动物关系的描写,借物喻人,表达了对同类相残现象的不满和对美好事物无人赏识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乌斯道,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字继善。乌本良弟。与兄俱有学行。长于诗,意兴高远,飘逸出群。尤精书法。洪武初得有司荐,为永新县令,有惠政。后坐事谪戍定远。放还,卒。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蝍蛆素甘带,鸱鹗喜食鼠”,介绍了蝍蛆和鸱鹗的食性。“蝍蛆素甘带”表明蝍蛆向来以带蛇为食,“鸱鹗喜食鼠”说明鸱鹗喜欢捕食老鼠,通过这两种动物的食性特点,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方式。“蛇长即吞象,猬小能制虎”,进一步描述了蛇和猬的特点。“蛇长即吞象”突出了蛇长大后的强大捕食能力,“猬小能制虎”强调了刺猬虽小却有制服老虎的特殊能力,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鹰鹯与鴐鹅,生同被毛羽”,将鹰鹯和鴐鹅进行类比。“生同被毛羽”指出它们生来相同,为下文对它们行为的质问做铺垫。“胡不念同类,搏击苦相侮”,对鹰鹯和鴐鹅的行为提出质问。“胡不念同类”质问它们为何不想想同类之情,“搏击苦相侮”则描述了它们相互搏击欺侮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同类相残现象的不满。“鸳鸯好文采,畴能爱怜汝”,表达了对鸳鸯的同情。“鸳鸯好文采”说明了鸳鸯有美丽的文采,“畴能爱怜汝”则表达了谁能来怜爱你呢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人赏识的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鲁铎《忆尔锡西庄旧游》

下一篇:明·吴惟善《寄武昌诸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