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间清风簟":清风徐来,我在檐下铺设竹席,
# 簟:竹席。,间:一作前。
"松下明月杯":松树下摆着酒杯,明月高悬,照亮了四周。
"幽意正如此":此时的氛围清幽雅致,
# 幽意:高雅的心情。
"况乃故人来":恰在此时,故人来访。
# 乃:竟有。,况:何况。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友人夜访》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也是一首闲适诗。描绘屋檐清风拂簟、松下明月照杯之景,营造清幽闲适氛围。体现诗人悠然心境,表达其在美好夜中,与清风明月相伴候友的惬意,展现闲适生活状态与高雅情趣,反映“知足保和,吟玩情性”的创作宗旨。
2. 写作手法
铺垫:诗的前两句“檐间清风簟,松下明月杯”以对仗的形式开篇,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围,为下文抒情做铺垫。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清风、明月、松树等自然景物,烘托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氛围,进而表达内心的幽闲雅致。
3. 分段赏析
首句:“檐间清风簟。”诗人描绘了在檐下铺设竹席,清风徐来,带来一丝凉意和宁静。这里的“清风簟”不仅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次句:“松下明月杯。”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在松树下摆设酒杯,明月相伴的场景。通过“明月杯”的意象,诗人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雅致而宁静的氛围。第三句:“幽意正如此。”这句诗总结了前两句所营造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幽闲雅致。诗人通过“幽意”二字,传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末句:“况乃故人来。”诗人以“况乃故人来”作为结尾,将前面的清幽氛围与友人的到来相结合,进一步升华了诗的意境。友人的到来不仅增添了欢乐,也使得这份幽意更加浓厚。
上一篇:唐·李白《望鹦鹉洲怀祢衡》
下一篇:唐·韩愈《与陈给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