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
shí

朝代:唐作者:刘商浏览量:2
cāng
xiǎn
qiān
nián
fěn
huì
chuán
jiān
zhēn
piàn
yóu
quán
zhī
fēi
cháng
yòng
fēn
zhū
shàng
tiān

译文

画面中一块古老的石头上长满青苔,它那一片坚贞的内质,在画上充分表现了出来。谁知突然遇到非凡用途,却未拿分毫去补天穹。

逐句剖析

"苍藓千年粉绘传":画面中一块古老的石头上长满青苔,

# 藓:青苔。

"坚贞一片色犹全":它那一片坚贞的内质,在画上充分表现了出来。

"那知忽遇非常用":谁知突然遇到非凡用途,

# 非常用:指补天的用处。

"不把分铢补上天":却未拿分毫去补天穹。

# 分铢:一分一铢,形容非常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画石》是唐代刘商所作的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以“苍藓千年”“坚贞一片”写石之天然属性:苔痕积淀千年形成天然画卷,石质历经风霜仍保持本色,暗喻君子守节之志。后两句笔锋陡转,以“非常用”与“不补天”构成强烈反讽——本可补天济世的良材(典出女娲炼石),却因不合时宜遭弃置不用。全诗透过诗行间的深意,不难窥见作者以这一诗一画为媒介,不仅勾勒出自我精神世界的巍峨轮廓,更将满腔壮志未酬、抱负难展的悲愤之情,倾注于这方寸之间的笔墨丹青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画家

刘商(?~?),唐代诗人、画家。字子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大历进士,官检校虞部郎中、汴州观察判官。其擅丹青,工山水树石,初师张璪,后自成一家。其诗长于歌行,武元衡称其诗作“皆思入窅冥,势含飞动,滋液琼瑰之朗润,濬发绮绣之浓华,触境成文,随文变象,是谓折繁音于孤韵,贯清济于洪流者也”。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著有《刘虞部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诗画双绝之形式,抒写其高远之精神境界,更将胸中块垒——理想难酬、壮志未伸之悲愤,倾注于笔墨之间。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苍藓千年粉绘传,坚贞一片色犹全”,聚焦于画中石本身,恰似一般抒情诗里写景之笔。“苍藓千年”与“坚贞一片”实为“千年苍藓”与“一片坚贞”的语序变换。这两句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一块历经岁月、布满青苔的古老石头呈现于画中,其内在的坚贞特质,借由画作精心调配的色彩展现得淋漓尽致。此番描写,既是对石头的赞美,亦是对画作技艺的肯定,更深层次而言,乃是诗人的自我赞许。其文气饱满,意境开阔,仿若在高冈之上堆叠巨石,为后文的情感陡转积蓄力量。后两句“那知忽遇非常用,不把分铢补上天”,情感迸发如石破天惊,令人猝不及防。就石头而言,所谓“非常之用”,即非凡之用途,便是神话传说中的“补天”壮举。“补天”源自我国古老神话,在《淮南子》《列子》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相传远古时期,天穹出现缺口,引发巨大灾难,女娲神炼制五色石,成功补好天缺。此后,诗人常以炼石补天象征整顿乾坤、力挽狂澜之非凡作为。而诗人在此却发出感慨:面临这“补天”的绝佳机遇,自己却连丝毫之力都难以施展,恰似杜甫所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短歌行赠王郎司直》),可又有谁能成为这“拔才”之人呢?这两句诗,以天上之景映照人间之事,以石头自比,上下联一扬一抑,相互映衬,共同勾勒出一幅完整的贞士怀才不遇之图景,精准地传达出诗人的本意。

3. 作品点评

《画石》这首诗,于明写层面,画作似为陪衬,石乃核心;而在暗喻维度,石不过是个引子,人才是真正的主角;从象征角度而言,天上之景是铺垫,人间之事才是核心表达。其篇章布局严谨有序,蕴含着广阔的想象空间,令人反复咀嚼、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田园言怀》

下一篇:唐·白居易《寄题忠州小楼桃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