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ǐ
使
dōng
chuān
·
·
nán
qín
xuě

朝代:唐作者:元稹浏览量:2
chéng
hán
jìn
lín
hán
shí
luò
chūn
shēn
wèi
yǒu
chūn
cái
jiàn
lǐng
tóu
yún
gài
jīng
yán
xià
xuě
chén
qiān
fēng
sǔn
shí
qiān
zhū
wàn
shù
sōng
luó
wàn
duǒ
yín
fēi
niǎo
fēi
yuán
dòng
qīng
cōng
shǐ
shàng
nán
qín

译文

京城的寒冬已经过去,快到寒食节了,而骆谷已是春深时节却没有一点春的气象。抬头只见山顶的白云只有车盖大小,更让人心惊的是山脚下的积雪就像粉尘一样。冰雪把千峰石柱装扮成了千株玉笋,又把万株松萝装扮成了万朵银白色的花朵。山上的飞鸟都栖息在树上,猿猴也一动不动,只有我骑着一匹青骢马独自走在出使东川的路上。

逐句剖析

"帝城寒尽临寒食":京城的寒冬已经过去,快到寒食节了,

# 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帝城:京城。

"骆谷春深未有春":而骆谷已是春深时节却没有一点春的气象。

# 未有春:未见春天。,春深:犹言春事已深。指临近三月的暮春,其时万紫千红,春意盎然。,骆谷:在今陕西周至西南。谷长四百余里,为关中与汉中间的交通要道。

"才见岭头云似盖":抬头只见山顶的白云只有车盖大小,

"已惊岩下雪如尘":更让人心惊的是山脚下的积雪就像粉尘一样。

"千峰笋石千株玉":冰雪把千峰石柱装扮成了千株玉笋,

# 株:一作条。,笋石:尖峭如笋的巉岩。

"万树松萝万朵银":又把万株松萝装扮成了万朵银白色的花朵。

# 松萝:植物,别名女萝、松落、树挂、龙须草、天蓬草、树胡子等。

"飞鸟不飞猿不动":山上的飞鸟都栖息在树上,猿猴也一动不动,

"青骢御史上南秦":只有我骑着一匹青骢马独自走在出使东川的路上。

# 青骢:毛色青白相杂的骏马。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使东川·南秦雪》是唐代元稹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描绘了诗人在寒食节前夕,从帝城前往南秦途中,在骆谷见到的春深无春、反见大雪的奇异景象。首联对比两地气候,突出骆谷的寒冷。颔联写岭头云与岩下雪,展现雪来之快。颈联以比喻描绘千峰万树的雪景,壮观奇丽。尾联以飞鸟、猿的静止和自己的前行作对比,烘托旅途孤寂,表达了对雪景的惊叹及旅途的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诗人开篇将帝城和骆谷的气候进行对比。在帝城,寒食节临近时寒冷已经过去,而骆谷此时虽已春深,却丝毫没有春天的气息。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骆谷气候的独特,也让读者对诗人即将描绘的骆谷景象充满好奇,为全诗定下了基调。颔联“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骆谷行进过程中的所见。刚刚看到岭头的云像车盖一样,转眼间就惊讶地发现岩下的雪如同灰尘般纷纷扬扬落下。“才……已……”的句式,生动地表现出雪来得迅速,让诗人猝不及防,进一步强调了骆谷气候的多变。颈联“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此联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对骆谷的雪景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千万座山峰上的石头像竹笋一样,被雪覆盖后宛如千株玉石;千万棵树上的松萝挂满雪花,仿佛万朵银花。诗人用这两句诗,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壮美、奇丽的雪景图,表达了对骆谷雪景的赞美之情。尾联“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前半句描绘了飞鸟因寒冷不再飞翔,猿猴也因严寒而静止不动的景象,衬托出骆谷环境的寒冷与寂静。后半句则笔锋一转,写自己这位青骢御史却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继续前往南秦赴任,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旅途的孤寂与艰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月圆》

下一篇:唐·白居易《有木诗八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