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朝代:唐作者:司空图浏览量:2
shēn
bìng
shí
wēi
féng
qiū
duō
tòng
fēng
yáo
dàng
tiān
fān
yíng
chū
huāng
chí
luò
chuān
穿
shì
zhǎng
cǎo
cǎo
rén
fǎng
访
yōu

译文

身体抱恙时局更显危急,每逢秋天便悲痛难抑,潸然泪下。人生如风波般动荡不安,天地间几经沧海桑田的巨变。孤独的萤火虫从荒废的池塘飞起,枯叶飘零,穿透我破败的屋舍。世人追逐势利如野草般疯狂,又有谁会来探望我这般幽居独处之人。

逐句剖析

"身病时亦危":身体抱恙时局更显危急,

"逢秋多恸哭":每逢秋天便悲痛难抑,潸然泪下。

"风波一摇荡":人生如风波般动荡不安,

"天地几翻覆":天地间几经沧海桑田的巨变。

"孤萤出荒池":孤独的萤火虫从荒废的池塘飞起,

"落叶穿破屋":枯叶飘零,穿透我破败的屋舍。

"势利长草草":世人追逐势利如野草般疯狂,

"何人访幽独":又有谁会来探望我这般幽居独处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思》是唐代诗人司空图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逢秋的悲凉心境,通过对秋景的描写,抒发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孤独的感慨。前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身体虚弱且逢秋而悲的心境,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第三、四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动荡,隐喻了社会的不安定,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第五、六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荒凉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后两句批判了世俗的势利,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无奈。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病中逢秋的悲凉心境,以及对时代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司空图(837~908),唐代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司空图工文能诗,亦擅书法。其论诗极力推崇王维、韦应物,强调“味外之旨”和“韵外之致”,对后代严羽、王士禛等人的诗论颇有影响。其诗作以写景咏物、反映隐居生活为主。苏轼谓其“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遗风”(《东坡题跋》)。代表作品有《河湟有感》《狂歌》,后人辑有《司空表圣文集》《司空表圣诗集》行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身病时亦危,逢秋多恸哭。”诗人开篇点明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心境。“身病时亦危”表明诗人身体虚弱,病情严重,而“逢秋多恸哭”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秋天时的悲痛情绪。秋天本就容易引发人们的愁绪,诗人因病体弱,更感秋日的凄凉,悲从中来。第三、四句:“风波一摇荡,天地几翻覆。”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世事动荡的感慨。“风波一摇荡”描绘了风波的动荡不安,而“天地几翻覆”则进一步夸张地表达了这种动荡的剧烈程度。诗人以自然界的风波比喻社会的动荡,暗示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第五、六句:“孤萤出荒池,落叶穿破屋。”诗人通过描写孤萤和落叶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和凄凉的氛围。“孤萤出荒池”描绘了一只孤独的萤火虫在荒芜的池塘边飞舞,而“落叶穿破屋”则描绘了落叶穿过破旧的屋顶,落在屋内。这两句通过对细节的描写,突出了诗人生活的贫困和内心的孤独。后两句:“势利长草草,何人访幽独。”诗人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势利长草草”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人们追逐名利、草率行事的风气,而“何人访幽独”则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无奈和孤独。诗人以“幽独”自况,表达了自己在动荡的社会中坚守孤独、不随波逐流的志向。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得于寂寥,则有“孤萤出赛池,落叶穿破屋”。得于惬适,则有“客来当意惬,花发遇歌成”。虽庶几不滨于浅涸,亦未废作者之讥诃也。

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

# 表圣大节,与韩致光相等。论诗酸咸之喻,东坡以为名言。

清杨钟羲《历代五言诗评选》

# 表圣论诗,味在酸咸之外。因举右丞、苏州以示准的,此是诗家高格,不善学之,易落空套。唐人中王、孟、韦、柳四家,诗格相近,其诗皆从苦吟而得……其自举所得,亦多警句,如“松凉夏健人”、“树密鸟冲人”、“棋声花院闭”、“落叶穿破屋”、“得剑乍如添健仆”、“小栏花韵午晴初”等句,皆眼前实境,而落笔时若无淘洗熔炼工夫,必不能著此等语。由此而推,王、韦诸家诗能出奇之故,可默会矣。

近代许印芳《与李生论诗竹跋》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峤《汾阴行》

下一篇:唐·李中《离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