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én
yīn
xíng

朝代:唐作者:李峤浏览量:2
zhāi
gōng
宿
qǐn
shè
chǔ
gòng
zhuàng
zhōng
míng
shù
hàn
jiā
cái
qiě
xióng
bīn
yán
wàn
líng
cháo
jiǔ
róng
bǎi
liáng
shī
gāo
yàn
zhào
shū
jià
xìng
dōng
dōng
tài
shǒu
qīn
sǎo
chú
fèng
yíng
zhì
zūn
dǎo
luán
yíng
jiā
dào
liè
róng
wèi
sān
zòng
guān
kōng
huí
jīng
zhù
jiàng
líng
chǎng
fén
xiāng
diàn
yāo
bǎi
xiáng
jīn
dǐng
zhèng
kūn
huáng
líng
wěi
shū
jǐng
guāng
mái
chén
shēng
shén
huī
shàng
shèng
chū
fén
zhī
jiā
yóu
lán
wéi
guì
wèi
zhōu
zhào
wēi
yín
cǎi
xiāo
āi
míng
bái
yún
qiū
huān
yàn
qià
qún
hòu
jiā
jiā
chú
niú
jiǔ
shēng
míng
dòng
tiān
yǒu
qiān
qiū
wàn
suì
nán
shān
shòu
寿
cóng
tiān
xiàng
qín
guān
niǎn
jīn
chē
huán
zhū
lián
shàn
cháng
dǐng
lóng
rán
ān
pān
qiān
líng
rén
shì
zhāo
kōng
hǎi
wéi
jiā
qióng
háo
xióng
jīn
zài
tán
chǎng
gōng
guǎn
jìn
hāo
péng
féng
lǎo
cháng
tàn
shì
shì
huí
huán
shí
qīng
lóu
duì
jīn
huáng
āi
jīng
shān
chuān
mǎn
lèi
zhān
guì
róng
huá
néng
shí
jiàn
zhǐ
jīn
fén
shuǐ
shàng
wéi
yǒu
nián
nián
qiū
yàn
fēi
jūn
jiàn
西
jīng
quán
shèng
shí
,
fén
yīn
hòu
qīn

译文

斋宫中彻夜准备祭品,敲钟击鼓竖起华盖旗。汉朝第五代帝王雄才大略,宴请万神朝拜九州戎狄。柏梁殿上赋诗宴会散,下诏驾临河东巡幸。河东太守亲自洒扫道路,恭迎天子车驾前行。五大军营沿路列队护卫,三河百姓夹道空巷瞻望。仪仗回旋停驻祭坛,焚香献酒祈求福佑。金鼎光彩夺目映日,神灵光辉照亮天地。献玉摆牲完成祭祀,挥旗上马启程返程。汾水弯曲处风景绝佳,木兰做桨桂木为船。船桨轻摇歌声低吟,彩船漂浮秋云萧瑟。君臣欢宴赏赐群臣,家家户户得赐美酒牛肉。礼乐声响彻天地间,祝颂帝王万岁南山寿。自从天子远征入秦关,玉辇金车再未回长安。珠帘羽扇久已蒙尘,鼎湖仙驾再难追寻。千年繁华一朝成空,四海漂泊再无归路。当年豪杰意气今何在,祭坛宫苑尽成荒草丛。路上偶遇老者长叹息,世事变幻难以预料。昔日青楼歌舞正热闹,如今黄土荆棘满地生。满目山河令人泪落,富贵荣华能存几时。如今汾水上空不见人,唯有秋雁年复一年飞。你难道没看见昔日西京处于全盛时期,皇帝亲自前往汾阴祭祀后土神吗。

逐句剖析

"斋宫宿寝设储供":斋宫中彻夜准备祭品,

"撞钟鸣鼓树羽旂":敲钟击鼓竖起华盖旗。

"汉家五叶才且雄":汉朝第五代帝王雄才大略,

# 五叶:五代,五世。一作四世。

"宾延万灵朝九戎":宴请万神朝拜九州戎狄。

# 九戎: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

"柏梁赋诗高宴罢":柏梁殿上赋诗宴会散,

"诏书法驾幸河东":下诏驾临河东巡幸。

# 法驾:天子车驾的一种。天子的卤簿分大驾、法驾、小驾三种,其仪卫之繁简各有不同。

"河东太守亲扫除":河东太守亲自洒扫道路,

"奉迎至尊导銮舆":恭迎天子车驾前行。

"五营夹道列容卫":五大军营沿路列队护卫,

# 五营:指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领部队。

"三河纵观空里闾":三河百姓夹道空巷瞻望。

# 三河:汉代以河内、河东、河南三郡为三河,即今河南省洛阳市黄河南北一带。

"回旌驻跸降灵场":仪仗回旋停驻祭坛,

# 驻跸:帝王出行,途中停留暂住。

"焚香奠醑邀百祥":焚香献酒祈求福佑。

"金鼎发色正焜煌":金鼎光彩夺目映日,

# 焜煌:明亮,辉煌。

"灵祇炜烨摅景光":神灵光辉照亮天地。

# 炜烨:亦作“炜晔”。美盛貌。,灵祇:天地之神。亦泛指神明。

"埋玉陈牲礼神毕":献玉摆牲完成祭祀,

# 埋玉:祭神的一种仪式。

"举麾上马乘舆出":挥旗上马启程返程。

"彼汾之曲嘉可游":汾水弯曲处风景绝佳,

"木兰为楫桂为舟":木兰做桨桂木为船。

"棹歌微吟彩鹢浮":船桨轻摇歌声低吟,

# 棹:一作櫂。

"箫鼓哀鸣白云秋":彩船漂浮秋云萧瑟。

"欢娱宴洽赐群后":君臣欢宴赏赐群臣,

"家家复除户牛酒":家家户户得赐美酒牛肉。

"声明动天乐无有":礼乐声响彻天地间,

"千秋万岁南山寿":祝颂帝王万岁南山寿。

"自从天子向秦关":自从天子远征入秦关,

"玉辇金车不复还":玉辇金车再未回长安。

"珠帘羽扇长寂寞":珠帘羽扇久已蒙尘,

# 扇:一作盖。,羽:一作帐。

"鼎湖龙髯安可攀":鼎湖仙驾再难追寻。

# 安可:一作何处。,鼎湖:地名。古代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升天。

"千龄人事一朝空":千年繁华一朝成空,

"四海为家此路穷":四海漂泊再无归路。

"豪雄意气今何在":当年豪杰意气今何在,

"坛场宫馆尽蒿蓬":祭坛宫苑尽成荒草丛。

# 馆:一作观。

"路逢故老长叹息":路上偶遇老者长叹息,

# 故:一作古。

"世事回环不可测":世事变幻难以预料。

# 环:一作还。

"昔时青楼对歌舞":昔日青楼歌舞正热闹,

"今日黄埃聚荆棘":如今黄土荆棘满地生。

"山川满目泪沾衣":满目山河令人泪落,

"富贵荣华能几时":富贵荣华能存几时。

"不见只今汾水上":如今汾水上空不见人,

# 只:一作即。《明皇传信记》云:“上将幸蜀,登花萼楼,使楼前善水调者登而歌,至山川满目云云。上顾侍者曰:‘谁为此?’曰:‘宰相李峤词也。’因凄然涕下,遽起曰:‘峤真才子也。’不待曲终而去。”

"唯有年年秋雁飞":唯有秋雁年复一年飞。

# 唯有年年秋雁飞:《明皇传信记》云:“上将幸蜀,登花萼楼,使楼前善水调者登而歌,至山川满目云云。上顾侍者曰:‘谁为此?’曰:‘宰相李峤词也。’因凄然涕下,遽起曰:‘峤真才子也。’不待曲终而去。”

"君不见昔日西京全盛时,":你难道没看见昔日西京处于全盛时期,

"汾阴后土亲祭祠":皇帝亲自前往汾阴祭祀后土神吗。

# 汾阴:地名。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内。因在汾水之南而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汾阴行》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长篇怀古诗,追述了汉武帝巡幸河东、祭祀汾阴后土的史事。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这年夏天六月,汾阴的巫师锦在魏脽后土祠旁边为民祭祀时,发现地面有如钩状凹陷,挖掘后发现一口鼎。此鼎与寻常鼎差异极大,鼎身纹饰精美却无铭文,巫师感到惊异,向官吏报告。官吏上报河东太守胜,胜再禀报朝廷。天子派遣使者查验,确认巫师献鼎并无欺诈,便以隆重礼节进行祭祀,将鼎迎至甘泉宫,随行供奉,最后由皇帝亲自向上天献祭。当皇帝的仪仗行至中山时,天气温暖,天上有黄云笼罩其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武后及唐中宗时期的文学领袖之一

李峤(645?~714?),唐代诗人。字巨山,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二十岁举进士,曾三次拜相,也曾数次贬官,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官至中书令。李峤与同乡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他的诗作以五言诗成就最高,作诗讲求声律,多咏物之作,《汾阴行》感慨遥深,玄宗许为“真才子”之作。其诗多应制、咏物之作,词采典丽,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明人辑其诗为《李峤集》3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歌行体诗,也是一首怀古诗。这首诗开篇极尽铺陈之能事,描绘汉武帝祭祀汾阴后土时的盛大排场与奢华场景,“斋宫宿寝设储供,撞钟鸣鼓树羽旂”展现出祭祀前的庄重准备。整首诗借古讽今,蕴含着对唐朝统治者的劝诫之意。

2. 分段赏析

第一部分赏析“到了武帝,更是雄图大展,天下太平。他筑柏梁台,宴集能写七言诗的臣僚。就在这次盛宴之后,他又下诏巡幸河东。可见,此举是汉朝的国势发展到巅峰时的大典。”此段以“雄图大展”总领武帝朝气象,通过“筑柏梁台”“宴集七言臣僚”等具体史实,凸显盛世文治之盛;“下诏巡幸河东”既呼应前文“国势巅峰”,又为下文祭祀、泛游等场景埋下伏笔。“大典”二字点明巡幸的政治象征意义,暗含对汉武功业的礼赞。“接着,诗仍以四句为一节,分写河东地方长官隆重迎接天子的大驾光临;百姓倾城而出,领略皇帝威仪的气势;祭祀汾阴后土的盛况,等等。至此,汾阴后土之祠的正题已经简括地叙写完毕。”此处点明诗歌结构特点——“四句一节”的叙事节奏,通过“地方官迎驾”“百姓观礼”“祭祀大典”三层场景递进,展现仪式的庄重与全民参与的热烈。“简括地叙写”强调诗人用笔凝练,既覆盖核心事件,又避免冗赘。“诗人巧妙地调转笔锋,用‘埋玉陈牲礼神毕,举麾上马乘舆出’两句承上启下,将诗意由祭祀引至泛河上来。”“埋玉陈牲”呼应前文祭祀场景,“举麾上马”自然过渡至泛游活动,两句既收束前文又开启下文,体现诗人谋篇布局的匠心。“承上启下”精准概括其过渡功能,使行文浑然一体。“接着,先用四句描述泛游汾河的热闹场面,写得富丽堂皇,极恣酣玩赏之乐。再以四句描写欢宴的场面。不但群臣享受到宴饮的欢乐,老百姓也分享到牛肉和美酒的犒赏。”此段聚焦“泛游”与“欢宴”两大场景:“富丽堂皇”形容船队仪仗之盛,“恣酣玩赏”凸显帝王纵情游乐之态;后文“群臣”“百姓”共享宴饮,则展现君民同乐的和谐图景。“牛肉和美酒”以细节入诗,增强画面真实感。“因此,皇帝博得了上上下下的热烈拥戴,他们衷心祝愿皇帝万寿无疆。诗的喜庆气氛和祝颂之意,达到了最高潮,巡幸河东的整个活动也被写得纤毫毕现。”“万寿无疆”直抒对帝王的祝颂,“上上下下”涵盖各阶层情感,体现统治合法性的广泛认同。“纤毫毕现”既赞诗歌描摹细致,亦暗含对仪式完整性的艺术再现。第二部分赏析“从‘自从天子向秦关’到篇末为诗的第二部分。这部分都是诗人的议论,抒发对今昔盛衰无常的慨叹。”以“秦关”起兴,借老子过函谷关的典故,隐喻汉武帝求仙未果、终归尘土的命运。“议论”点明此段抒情方式,“慨叹”揭示情感基调,奠定全诗由盛转衰的哲思脉络。“‘秦关’,指函谷关。相传道家始祖老子过此关仙去,这里借以讽喻汉武帝学长生术,但还是命归黄泉。”以“秦关”为切入点,通过老子传说与汉武求仙的对照,暗讽帝王长生梦的虚妄。“讽喻”手法含蓄而尖锐,赋予典故批判性内涵。“这一部分仍以四句为一小节而转换,反反复复地借当日的坛场官馆、青楼歌舞,化为蒿莱蓬草、黄埃荆棘,渲染世事翻覆,盛衰无常,使人无限伤感。”“四句一节”延续前文结构规律,“坛场官馆”与“蒿莱蓬草”的今昔对比,强化沧桑巨变的视觉冲击。“渲染”“伤感”凸显诗人对历史虚无的深沉喟叹。“特别是最后四句,由汾阴的古今盛衰,总结出‘富贵荣华能几时’的一般议论,揭示了社会发展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发人深省,具有启示性。”“富贵荣华能几时”提炼全诗核心命题,将个案升华为普世规律。“发人深省”肯定其思想深度,“启示性”则强调对后世的警醒作用。“相传唐玄宗听梨园弟子唱到此诗的这四句,不禁凄然涕下,并说:‘峤真才子也。’”以唐玄宗的反应侧面印证诗句感染力,“凄然涕下”体现情感共鸣,“真才子”评价凸显艺术成就,赋予历史典故以现场感。

3. 作品点评

李峤的《汾阴行》兼具“四杰”歌行的艺术遗韵与盛唐七古的时代特征。其文辞华美典雅,注重辞采雕饰,多采用对偶句式,整体以四句为一单元,分层铺展情节,结构条理分明,明显承袭“初唐体”的创作范式。不过在叙事手法上则较为克制,避免过度铺张渲染,主要采取单线推进、一气贯穿的叙述方式,而非“四杰体”惯用的多维度、全景式铺陈,因而展现出情节转折突兀、节奏跌宕起伏的独特韵律,这与“四杰体”七古所追求的流畅婉转、韵律和谐的美学风格形成鲜明对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诗中议论性内容显著增多,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规律的透彻洞察与深沉感怀,相较于“四杰体”七古常见的在结尾处抒发个人际遇之慨的模式,其思想境界得以拓宽,情感格局得到提升,逐渐趋近于盛唐七古关注广阔社会现实、洋溢慷慨豪情的精神风貌与艺术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天宝末,幺宗尝乘月登勤政楼。命梨园弟子歌数阙。有唱李峤诗云:“富贵荣华能几时,山川满目泪沾衣。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时上春秋已高,问是谁诗,或对曰李峤。因凄然涕下,不终曲而起,曰:“李峤真才子也”。又明年,幸蜀,登白卫岭,览眺久之,又歌是词,复言:“李峤真才子。”不胜感叹。时高力士在侧,亦挥涕久之。

唐孟棨《本事诗》

# 李峤《汾阴行》,玄宗剧赏,然声调未谐,转换多踬,出沈、宋下。

明文学家、诗论家胡应麟《诗薮》

# 周珽曰:此借汉事以刺时事也。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尔时风格乍开,故句调未能全合。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二句双锁上文(“昔时”二句下)。

唐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步伐整齐,词旨凄恻,为有唐一代七言占正声所起。

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 平平铺叙,气仍健举,此非可以学得。

现代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元稹《高荷》

下一篇:唐·司空图《秋思》

猜你喜欢